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西岸时评>>评论热词>>南方供暖

随着南方多地不断刷新冬季最低气温的气象纪录,南方冬季是否应该供暖的讨论愈加热烈。仅从今冬来看,讨论从网络发展到现实生活持续数月,但鲜见各地政府部门出面回应,未免加重了人们心中的凉意。

一项有2万余人参与的网络调查显示,有八成以上的参与者支持南方冬季供暖,这从一个侧面说明支持南方冬季供暖的不在少数。也有专家从地形、气候、规划以及能耗等方面论证南方供暖缺乏可行性,甚至断言“如果突然增加集中供暖,可能导致南方居民身体不适”。面对这种讨论,政府积极参与,哪怕一句“认真听取各方意见加以研究”,也可令人心宽,但这样的声音却始终没有。

应该看到,南方冬季供暖的确是一种现实需求。最近有媒体在南方多座城市进行测试,结果显示无采暖居民家庭的平均气温,不仅普遍低于北方供暖城市15摄氏度的标准,甚至出现室内温度低于室外的情况。南方居民多年来也从未放弃冬季取暖的各种努力,从过去的蜂窝煤、焦炭到如今的电暖器、空调、家庭地暖,无视南方居民的冬季取暖需求,显然失之公允。

我国现今的供暖区划,制定于新中国成立之初。这当然是受当时国情所限。时过境迁,这样的区划是否应该随着国家的综合实力变化和人民群众对居住环境的期待做些变更,是完全可以讨论的。这不但关涉南方地区居民的合理诉求,也是对各地政府提供基本公共服务能力和水平的一种检验。

应该看到,我国幅员辽阔,各地发展极不均衡,这是制约发展的重要因素,也是加快发展的动力所在。因此我们在解决很多问题的时候,需要因地制宜。就南方冬季供暖问题而言,探索多层次的供暖服务,鼓励有条件的地区整合力量推动集中供暖,以及在条件具备的地区向居民提供取暖补贴,鼓励多渠道解决难题,都值得尝试和努力。

“人民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人们期待,南方各地政府从居民对温暖冬天的需求这样的具体关切开始,不断加大民生难题的解决力度,从而顺应人民期待,共创美好生活。(新华时评 李果)

今年以来,全国平均气温创近28年来最低。每到冬天,南方集中供暖的呼声便高涨起来,今年尤甚。《人民日报》记者在南方主要城市的实地调查显示,政府大楼的温度普遍达到20℃左右,而无采暖的普通市民家温度只有5℃甚至2℃。(1月8日《人民日报》)

同时有过南北生活经历的人一定知道,南方的冬天绝对要比北方的冬天难熬。由于没有暖气,南方室内体感非常寒冷。天晴,家里比外面还冷;天阴,里外一样阴冷。

因此每到冬天,要求南方供暖的呼声都会很高。让人难以理解的是,为何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供暖的南北线却一直停留在建国初期。限于新中国成立初期的经济能力和百姓生活水平,我国划分了以秦岭—淮河为界的“供暖线”。这就表明,供不供暖并不是需不需要的问题,而只是一个财政能力问题。如果说建国初是因财力无法承担,现在这个问题早已不存在,南方为何依旧不能享受公共取暖福利?

有专家认为“南方人习惯湿冷,突然供暖或致身体不适”,这种说法实在经不起推敲。如果北方没有集中供暖,想必北方人也是会“习惯”。如果仅以“习惯”与否来判断一件事情有无改进的必要,眼下所有的改革议程是否都可以搁置不管?显然,这样的“习惯论”是不值一驳的。

还有一种观点则认为,除了每家每户的经济账,南方集中供暖的最大争议是能耗问题。其实,现在南方家庭用电取暖的花费,效果虽然判若天壤,花费却一点不比北方低。在能耗上,现在南方家庭自行取暖也不比集中供暖低,就算在整体采暖能耗上相对较低,也是以极大牺牲取暖的舒适度和取暖的范围为代价。

政府大楼20℃,百姓家中5℃,这是非常刺眼的温差对比。如果南方没有集中供暖的必要,为何政府大楼都有集中供暖?如果“南方人习惯湿冷”,为何唯独官员“习惯”不了?如果集中供暖能耗大,为何政府大楼就该优先享受?

现在的问题只有一个,政府愿不愿也给公众提供公共取暖的福利?诚如有论者所言,“过去供暖对于北方是‘必需品’,而对于南方是‘选择品’,不供暖最多影响生活质量。如今,供不供暖更加关乎‘人心’冷暖”。

今年南方多地遭遇少见的寒冷天气,集中供暖这个话题再起波澜,相关新闻引起了广泛共鸣。比如有媒体刊发“南方湿冷,生冻疮儿童比北方多”后,就在微博上引起了广泛的大讨论,八成以上的网友赞同集中供暖。(见1月6日《现代快报》)

南方集中供暖这个沉积已久的话题,在寒冷中再次大热。正在召开的武汉“两会”,就有政协委员将武汉集中供暖提高到留住人才的高度。

南方集中供暖破冰该是时候了。不过,南方比北方寒冷的时间毕竟短些,寒冷的程度毕竟要弱些,因而大规模推广集中供暖,又需要有更审慎的考量,更多元的选择。

假定一个城市或者其中的一个区域具备集中供暖的条件,就不妨移植北方集中供暖模式。比如笔者所居住的地方,建有一座华中地区最大的火力发电厂,过去在发电过程中产生的热能纯粹是无效排放了,不仅造成浪费而且对于环境也是一种极大的破坏。这样一个后天营造的好热源原本就存在,如果稍加利用,给邻近的城区提供集中供暖,应该是较为便利的。除了后天再造的热源外,南方还有一些地方地热等资源也很丰富,都可以为城市集中供暖提供支持。

如果没有便利的热源,一味移植北方集中供暖模式,恐怕未必合算。毕竟集中供暖工程要花费大量的财力物力,必然给脆弱的环境生态带来不利影响。虽然如今的气候常有不确定性,但是地球变暖已经是一个不可逆的趋势。一般说来,南方寒冷的天气较短,即使是最冷的日子,给点阳光就灿烂,寒冷的感觉就会消失。还有,南方房屋较高,通风性能较好,建筑设计中从来就缺乏供暖方面的细节考虑,这些都可能使集中供暖工程建设的经济性大打折扣。

鉴于这样的种种情形,在完全不具备条件的地方,大规模投入集中供暖工程,反倒不如在需要供暖的情形之下,将供暖工程的刚性投入省下,在加强民生能源调度的同时,直接给居民发放寒冷补贴。现在的居民家庭大多装有冷暖空调,电暖设备,或者已接入天然气,之所以习惯于用身体扛住寒冷,而不是开动取暖器,更多的原因是家庭经济能力扛不住而已。一旦享受了政府补贴的阳光,寒冷的日子也将倍感温暖。

从2010年开始,每年全国“两会”,都有人建议南方要采取集中供暖,但一直没有得到政策层面的回应。最近几天,全国大部分地区都是持续低温,而且未来三天,冷空气还将会影响南方大部地区。南方要不要实施集中供暖,再次成为热议的话题。

正方:供暖不能只算经济账

中国供暖的南北之分,是以秦岭-淮河为分界,这一地理分界是一百多年前,从农耕角度出发提出的,更多的不是考虑人对温度的感受。随着全球气候变化,极端天气频现。湖南、江西、安徽等地近几年冬天最低温度都达到了零下十摄氏度,加上南方空气阴冷潮湿,并不比北方的冬天好过,很有必要实行集中供暖。

持反对意见者大多认为,在南方地区集中供暖难度大,能耗大,不经济。可是,在供暖这一民生问题上,显然不能只算经济账。如今许多地方的经济实力已经较为雄厚,让老百姓温暖地过冬,当是应有之义。随着技术的进步,南方集中供暖的起点较高,完全可以采取与北方完全使用煤炭的不同方式。随着清洁能源的推广、智能的计量方式收费等方法和技术的出现,南方居民在取暖方面的资金消耗能得到很好的控制。同时,也可以因地制宜地利用本地的资源,比如,广东核电资源丰富,就充分利用核电;西南部日照强、水力丰富,可以用太阳能、水电等清洁能源。既可以纾解民生之困,说不定还能带动经济的转型升级,何乐而不为?(乐水)

反方:集中供暖缺乏可行性

虽然,南方冬天也冷得要命,但冷的时间较短,一般也就是两三个月时间。短时间的集中供暖,必然存在一个效益问题,与巨大的成本投入相比,其效益是否达到最起码的要求?其次是可行性问题,与北方的集中居住不同,多处丘陵地带的南方村落比较分散,不便集中供热。且南方的城市没有集中供热传统,集中改造设备成本巨大,谁能负担得起。因此,必须认真审视集中供热的必要性问题。还有就是能源供给,缺乏煤炭资源的南方,普通电力是否足以应付巨大的集中供热需求也是一个问题。

集中供暖,是否受到南方老百姓欢迎,恐怕也未必。报道显示,南方某试点集中供暖的城市,用户一个月一平方米需要支付7元多的供暖费。也就是说,一百平方米的房子每月700多元。试想,有多少南方家庭愿意出这笔钱?寒冬冷春也就是两三个月时间,开开暖炉、空调,凑合着就过去了,大可不必耗费巨资去弄什么集中供暖。(阿蒙)

每年冬天都是“北方孩子得瑟,南方孩子哆嗦”的季节,主要原因就是北方孩子有暖气,而南方孩子只能“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之所以出现供暖的“南北差异”,主要就在于解放初制定的秦岭淮河供暖划界。但是当时制定这条线是基于经济发展水平的考虑,而非实际需要。没有暖气的南方,比北方更冷,甚至连许多北方人都受不了南方的冬天。一旦出现冰雪天气,南方气温降至零度以下就更让人“伤不起”。这一点,长江以南的武汉、南京、杭州市民恐怕深有体会。2008年冰雪灾害时我就体验过那种比以往更刺骨的冷。

继续按照百年前划定的南北划界线来决定是否供暖显然早已不合时宜。事实上,为南方集中供暖的呼声已有多年,然而每次都是雷声大雨点小,相关提案至今未得到决策层面的认可。反对方的依据主要是能耗巨大,但是这不能成为继续让南方孩子哆嗦的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