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北京“中能兴业”公布贵州茅台、五粮液、洋河及习酒等11款白酒产品含有塑化剂一事,14日,五粮液、洋河股份均拿出国家质检部门的检测报告,否认塑化剂超标。面对愈演愈烈的塑化剂风波,消费者和酒企迫切希望官方能尽快发布真实调查结果,以正视听。(12月16日《北京晚报》)

最近闹的沸沸扬扬的白酒塑化剂事件,既让消费者闻酒呕吐,更让酒企醉卧不醒,不知如何是好。那么到底是什么让塑化剂有此威力,或者说又是谁制造了塑化剂。

对此,并没有人直接去回应,或者说给公众和消费者一个满意的答复,却是酒企醉酒之后,一再自表清白,似乎自己都与塑化剂无关,五粮液回应塑化剂事件时,更是经典“生产过程从不接触塑料制品”。

在生产过程中从不接触塑料制品,怎么会有塑化剂?真的是这样吗?笔者持否定态度。在生产过程中从不接触塑料,并不等于没有塑化剂。这样的例子见多了,就在毒奶粉事件出现时,奶企都说自己与毒没有接触,怎么会有毒?结果还是检测出有毒,非但有毒,还是三聚氰胺。

五粮液如此回应塑化剂不能让人信服,也不能自证清白。

其一,五粮液回应塑化剂以是否接触塑料为突破口,犯了常识性错误。塑化剂或称增塑剂、可塑剂,是一种增加材料的柔软性或是材料液化的添加剂。既然是添加剂,也不一定与接触塑料制品有关。对此有专家分析认为白酒中含有“塑化剂”成分,有两种可能性,一是生产用具、生产设施对食品产生污染,如输送管道、包装材料等,尤其是劣质塑料输送管道可能对酒质量污染更大。二是企业生产时添加的某些食品添加剂里本身带有“塑化剂”,因此可能残留在酒内。那么说,五粮液生产过程中不接触塑料制品,难道说没有“塑化剂”,简直是笑话。

其二,五粮液并非是真心替消费者着想,而是替自己开脱。据报道13日“塑化剂事件”第三波再度来袭,包括贵州茅台、五粮液和洋河股份在内的三大酒业巨头纷纷“中招”,检验结果显示,在其送检的11款产品中,茅台、五粮液和洋河股份塑化剂指标均超标,五粮液检出塑化剂超标10倍。为什么五粮液不是从内部找原因,好好反省,真心替消费者着想,怎么要替自己开脱罪责,从而来个金蝉脱壳?

其三,五粮液有没有用塑化剂,国家相关部门会给予公正的说法,况且公道自在人心,没必要心急火燎的自我表白。其实,五粮液中塑化剂超标与否,相关部门的检测结果最具有权威性,五粮液也没必要跳出来,东奔西跑,或者用“三寸不烂之舌”来说服消费者。

先是告知公众“塑化剂安全”、“三聚氰胺无毒”,然后又为自己“对公众造成了误导”道歉,北大教授李可基最近站在了舆论的风口浪尖上。

作为专家抛出“不当言论”而饱受抨击的,李可基并非第一人。去年,董藩就以“到40岁时,没有4000万身家不要来见我,也不要说是我的学生”的言论被戏称为“4000万教授”。诸如此类例子,不得不引发我们的思考:专家应该怎样出现在公众面前?尤其是在面对一些备受社会公众关注的热点事件时,以何种身份、何种立场、何种观点与公众交流?

借助微博的力量,一句不当的言论、一个出位的观点很有可能迅速被传播出去,造成难以挽回的影响,此事即如此。尽管有人声称:对于科学问题,我们首先应该关注其对不对,而不是该不该为企业站台。然而,作为专家,如果立场有问题,其所发表言论的真实性就将大打折扣。

当下,许多人都想“博出位”。许多专家也不顾社会潮流,故意发表一些奇谈怪论,以此提高自己的影响力。在这些语出无状甚至逻辑混乱的言论背后,反映了一个浮躁、虚妄的社会心理。尽管不排除有些专家由于不善表达、沟通导致社会认知差异,但确实有人为了名和利,一个劲地为商业和权贵“代言”,丝毫不顾及社会影响和公众感受。

作为一名专家,应该具有一定的行为规范,知道什么该说什么不该说,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无论是从科学的角度还是自身的发展,最适合科学家出现的场合应是实验室或者研讨会,而非企业的公关舞台。当科学家与公关场合、企业联系在一起时,势必会触发公众无穷的想象力。一方面,“吃人嘴软,拿人手短”,容易在商业和经济面前失去心智,发表一些违心的观点。另一方面,即便其研究有理有据,所言亦非虚,在如此场合说出来的话也难免遭受质疑。

一个应该被重申的常识是:科学是伦理的基础,而伦理是科学的目标。基于此,科学家应该具有一定的社会责任感和道德要求。当为数众多的婴儿因为吃了含有三聚氰胺的奶粉而罹患结石,当数百家台湾企业因为含有塑化剂而被停业整顿,“两种物质有毒”已经在科学界和社会上达成共识。在三聚氰胺对公众造成的阴影尚未消除,塑化剂带来的影响还在延续时,李可基教授就认为三聚氰胺和塑化剂无毒无害,显然是在挑战公众的承受底线。这种不顾及常识、逆社会潮流的做法是有违伦理、有悖科学的,被舆论认为谋取私利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科学家也好,教授也罢,本应是社会的标杆,而在现实中许多专家却被称为“砖家”,固然有公众认知与科学实际有偏差的问题,更多的原因恐怕还在于他们的出言不当。这样的后果,除了专家越来越得不到公众的认可外,层出不穷的怪异言论往往对社会造成更大的撕裂。一方面我们要不断提高公众的科学素养,另一方面,专家们更应顺社会潮流而“发声”,并提高与公众的沟通技巧。目前来看,任重道远。

12月12日,在某企业举行的发布会上,北大教授李可基称,三聚氰胺基本是无毒的物质,成人喝下去不会损害身体。他表示,人类几百万年都没灭绝,说明人类的排毒、解毒能力实际上是非常强大的。

三聚氰胺臭名昭著,俨然成了“有毒”的指代符号,在“闻之色变的舆论态度中,其负面形象已深入民心。随着“毒奶粉”的消隐,它也逐渐退出公共视野,谁曾料,李教授的一席惊人之论,又推向舆论前台。

李教授的“三聚氰胺无毒”观点,堪称颠覆性的。而他的佐证理据,就是“人类排毒进化论”。也许这番断言,源于个人学识的支撑,只不过为了表述简洁,省去了繁琐的专业论证;而在科学领域,向来不乏多元见解和乖僻结论。只不过,学术允许另辟蹊径,不等于可轻佻地背离常识。三聚氰胺有毒与否,当依据严谨分析、科学论证,而非诉诸感性的口头推演。

民众不是“行家”,但在是非判断上,他们有着经验化推断:一者,三聚氰胺是化学物,其毒性已被科学验证,更何况,“婴儿肾结石”的严重后果,也确证了它的有害。李教授却口出怪论,背离这基本认知,莫非是“举世皆醉他独醒”?二者,“成人喝下去不损害身体”,也属绝对判断,即便是低毒性,超过剂量,怎么可能不损害身体?

至于将“排毒能力升级”跟“人类延续”简单地塞进因果的筐,也是存疑的。众所周知,人类演化至今,固然跟身体机能升级有关,更与技术发展对环境的重塑、更为文明的生活方式密不可分。再说,“排毒能力强”,就该学着神农“尝毒草”,以身试毒?

或许是为削弱哗众效果,李教授用了“基本无毒”的表述,看上去,这跟轻微毒性的权威鉴定差之毫厘。但有毒与无毒,已是定性差异,而含糊概述也难以掩盖其“伪命题”的本质。令人想不通的是,既然“三聚氰胺无毒论”经不起质疑,那李教授何以冒天下之不韪,抛出一个误导性结论呢?

联系起“企业发布会”的发言场合,危机公关式的动机,李教授的信口雌黄,也就不难理解。专家口出谬论,噱头有了,“砖家”帽子也不愁没得戴。再怎么说,专家掌握着不小的公共话语权,定论须谨慎。若是摧眉折腰逐名利,背弃公共责任,难免会声誉扫地。

而在三聚氰胺问题上,专家发言,更应有着公允向度。就算是轻毒物品,保持警惕、做最坏预测,才是理性姿态。专家频出雷语,辜负了社会期望,也自损公信。但其道德血液,不是几句“要呵护名誉的羽翼”能唤回:当专家谬论总在“学术探讨”的掩体下被豁免,耻感也就形同虚设。也许,只有提升文化性格中“零容忍”的成分,才能有效制衡此类昏话。

即便“水晶皇”借此获利,只要其公布的检测报告信息真实,就无可厚非。在A股治理乱象仍然持续纷呈之下,我们不仅应鼓励更多的扒粪者,更应注重结果的正义、而不应苛求目的的无瑕。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在酒鬼酒陷入塑化剂风波引发白酒股暴跌之后,仅时隔20天,一份由神秘投资人“水晶皇”公布的茅台酒检测报告,再度引发白酒股集体下挫,茅台股票更是一度无奈停牌。

“水晶皇”究竟是何方神圣?——据《华夏时报》11月12日报道,这是位自称姓李的股票玩家,其惯于通过吸引散户参与炒作股票、并在赢利后相互分成。

而另有记者发现,有人借“水晶皇”之名在网上开展吸收投资的活动,那位自称姓李的股票玩家,或许并非送检茅台酒的“水晶皇”。

无论爆料人有没有借机炒作做空之意图,仅从市场的逻辑出发,即便“水晶皇”借此获利,只要其公布的检测报告信息真实,就无可厚非。

众所周知,自A股诞生20多年来,内幕交易、报表失真、审批腐败、信息不透明等乱象一直挥之不去,尽管,监管层为此不间断地推出强化措施,但因行政监管本身的制度缺陷,其最终往往以时好时坏、再度轮回而收场。

基于此,A股显然需要更为强大的外部监管以及更市场化的价格发现机制。就价格机制发现而言,尽管监管层近年来陆续推出了股指期货和转融通,客观上相对强化了A股市场的价格发现功能,但是,在一味求稳的心态之下,转融通额度和标的股范围仍然过于受限,A股做空机制的价格发现功能并不充分。

就外部监管而言,尽管,我们有必要承认,近年来,A股市场在独董制度相对完善、并逐步放开媒体监督之后,A股上市公司的整体透明度得到相应增强,但是,因缺乏真正市场化的第三方监管机构,A股市场整体的外部监管水平仍然偏低。

在外部监管和价格发现机制均相对缺失之下,A股“融资市”的本质属性必然难以根本改变,投资者的根本利益更是难以得到根本保护。而论及外部监管和价格发现机制,其实,此两者本身即为不可分割、且相互关联,欲真正彰显A股价格发现的功能,则需要进一步完善做空机制,而完善做空机制,则离不开真正市场化的外部监管。反之,欲强化外部监管,则在道德推崇之外,显然更需要拓宽做空机制,给予所谓扒粪者“牟利”的空间。这与消费市场需要专业的打假人类似。

纯粹的道德批判没有意义,亦不适合市场的逻辑。回到茅台酒塑化剂检测事件,我们会发现,在国家食品质量监督检测中心、贵州省产品质量监督检验院等机构出具检测报告之后,真相离公众仍然相对遥远。茅台酒似乎亦可自证清白,但是,恰恰是有“牟利”之嫌的“水晶皇”送检之后,却相对逼出了事实的真相,并让茅台董事长无奈感谢爆料人。

在A股治理乱象仍然持续纷呈之下,我们不仅应鼓励更多的扒粪者,更应注重结果的正义、而不应苛求目的的无瑕。当然,为“牟利”扒粪者叫好,首先应确保其“牟利”方式建立在合规的基础上。只有所谓的“做空者”多一些,才能形成更为长效的、亦更加市场化的外部监管体系。

当然,在资本市场上揭黑,也要为自己的言行负责,如果用似是而非的所谓“内幕”打压股价,导致投资者无辜受损,那就另当别论了。

□杨国英(财经评论人)

有毒物质就是有毒物质,不能因为其危害小,就可以淡化甚至否认其毒害性,无论含量多少,这种物质最好都别出现在食品中。

日前,贵州茅台公司就塑化剂风波召开媒体见面会,北大教授李可基在会上称,“人类几百万年都没有灭绝,说明人类的排毒、解毒能力实际上是非常强大的。过去一百多年间,各种各样的有毒有害物质,铅、砷、汞、二恶英等等这些物质都是几十倍、上百倍在增加,但是人的寿命在过去一百多年中增加了一倍。所以各种有毒有害的物质我们基本上都应付掉了。”

此话一出,质疑声一片。面对白酒塑化剂风波给公众心理带来的冲击,作为从事相关研究的专家,本应用客观、理性的语言,不偏不倚地作出评判。李可基教授却为白酒厂家的背书,说出了严重违背基本常识的“人类排毒力强”论,这可真要跌碎一地眼镜了。

人体当然有排毒能力,可是人类历史的绵延不息,和排毒能力有何干系?自从工业化以来,人的寿命不断增加,这主要是因为膳食营养的改善和医疗卫生的进步,从中根本推演不出“越污染越长寿”的逻辑,相反,世人所公认的,是工业化产生的各种有毒有害物质,给人体健康造成新的威胁,类似水俣病、痛痛病等公害病,就是典型的例证。针对这种威胁,各个国家在环保和卫生健康上制定出有效应对之策,才使人类的生活尽可能远离工业化毒害,保证了个体寿命的增长。

可见,“人类排毒力强”之论逻辑混乱。不过,对于这种言论,民众似乎见怪不怪,近年来,经常有一些“专家”在公共平台上发出惊人之语,挑衅民意,例如,此前专家孙忠实称“1天吃6个毒超标胶囊没事”,同样引来挞伐声一片。但这些舆论争议,并未让他们有所警醒、幡然悔改,这真是学术界的悲哀。

得承认,从科学的角度讲,白酒含塑化剂,胶囊含铬,尽管存在毒性,但由于这些毒性物质在相关产品中的含量以毫克计,所以,它对于大多数人健康的危害可能有限,所以,没必要过于担忧和恐慌。但是,有毒物质就是有毒物质,不能因为其危害小,就可以淡化甚至否认其毒害性,无论含量多少,这种物质最好都别出现在食品中,保障食品安全,靠的是我们对有毒有害物质的零容忍,而非什么“人体排毒能力”。

茅台有国酒之誉,前段时间,还传出茅台注册“国酒”商标的消息。一个有国酒之誉的白酒品牌,在陷入塑化剂丑闻时,却不诚实面对公众,认真反思和检讨,茅台董事长袁仁国一方面指责曝光者动机不纯,制造公众恐慌,一方面还请出专家来为自己保驾护航,推卸责任,这是一种失败的公关,恐怕会给沸腾的民意火上浇油。

塑化剂风波正进一步向整个白酒行业延烧。最新消息是,有家公司将茅台、五粮液等多家龙头公司的白酒,送往国内权威机构进行检验,发现这些送检白酒几乎无一例外含有塑化剂。对茅台“人类排毒力强”的挑衅式公关,希望更多白酒企业能引以为鉴。

白酒塑化剂问题,多是相关生产工艺中存在瑕疵所致,这是个很容易向公众解释清楚的问题,只要诚实面对,该道歉道歉,该召回召回,该改进改进,这场风波并不难平息。相反,如果拒不认错,摆出姿态坚持与民意对抗,不是什么明智选择。

万能排毒说2012-12-13 07:58

贵州茅台酒股份有限公司于12月12日在贵阳召开媒体见面会。北京大学卫生学院教授李可基在见面会上称,塑化剂的影响并没有在人身上得到验证,塑化剂是相对安全的物质。“要相信人经过这么多年的进化,我们是有一定的排毒解毒能力的。”(12月12日财经网)

直面舆论胜过鸵鸟心态,深陷塑化剂风波之中,茅台集团召开媒体见面会值得称道。但纵观整个见面会,只见尽是推卸之词,难见实事求是之态,尤其是千里迢迢从北京赶至贵阳的学者,可谓帮了倒忙,比如李可基。

这是多么怪诞的言辞!难道我们具有排毒解毒能力,就可以容忍塑化剂存在,就放任塑化剂伤害健康?这种可怕的逻辑一旦延伸下去,必将出现这样的怪状,三聚氰胺可以吃,因为我们有排毒解毒能力;地沟油可以吃,因为我们有排毒解毒能力;致癌物质黄曲霉素M1也可以吃,因为我们有排毒解毒能力……

颇具讽刺意味的是,就在日前,李可基点评杭州毒蜜饯事件时还表示,“(有毒蜜饯中)日落黄、苋菜红等色素,如超量、超范围长期食用存在隐患,可能会对肝脏肾脏增加负担,对敏感的人存在一些危害”,按照李可基的逻辑,吃点色素应该没有问题,对肝脏肾脏增加负担也无妨。立场如此遽变,学者的责任和良知焉在?

白酒塑化剂风波并没因酒鬼酒完成整改而散去,9日晚某网友公布茅台香港送检结果,被送检茅台酒检出DEHP塑化剂含量为3.3mg/L,比中国酒业协会此前引用的国标高120%。10日,茅台紧急停牌,回应称公司出厂产品塑化剂指标全都符合国家部门限量要求,并对网友公布的检测报告提出6点疑问,并将进一步核实。

自从酒鬼酒爆出塑化剂事件以来,白酒行业便处于风口浪尖,酒企闻“塑”变色,企业处于高度“惊恐”状态。此番茅台酒不幸“中枪”,让公众再一次将关注目光投向白酒行业。

现在看来,问题是茅台的塑化剂含量究竟有没有超标?这恐怕不能凭双方自说自话。以此而言,不管送检茅台的个人是出于何种目的,只要其委托的机构是权威认证的,检测结果是公正公平的,任何人都无权阻拦。相反,笼统地归结为“阴谋论”,反而是剥夺老百姓对食品安全关注的权利,剥夺监管的权利。作为上市公司,不管是出于对企业负责,还是对股东负责,茅台都有回应的义务。

值得追问的是,此次个人送检舍近求远,选择香港检测,这多少也反衬出送检者对内地检测机构的缺乏信任。其实在当初酒鬼酒的塑化剂风波中,刚开始送检方最先联系的就是国家食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但该中心以“没有酒鬼酒公司开具的检测介绍信”为由,拒绝检测。无奈之下,送检方才找到上海市天祥质量检测公司检测。检测机构不接受个人检测委托的理由竟然是:不能保证送检的是真货,害怕检测报告被滥用……

令公众不解的是,检测机构本是第三方,何以找出如此荒唐的理由,拒绝个人送检。更何况倘若按检测机构的逻辑,那企业送检的不是更没有说服力?因为个人送检的是抽检产品,而公司送检的完全凭其自己选定,很难有代表性。事实上这也正是公众对茅台酒自称“检测结果符合限量要求”一说存疑的原因所在。

与酒鬼酒相比,茅台酒作为中国白酒业的第一品牌,倘若它的塑化剂含量也超标,对白酒行业的打击显然更大。作为行业龙头企业,茅台本应该在酒鬼酒爆出塑化剂事件后,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联合其他酒企协助国家相关检测部门,促进白酒中塑化剂含量标准尽快出台。可现在茅台自己也被卷进塑化剂风波,看来白酒行业的危机公关意识还有待提高。

说白了,所有的塑化剂问题,最后都可归结为一个标准问题——白酒中塑化剂的限量标准。早在酒鬼酒塑化剂风波后,就有舆论呼吁国家应尽早制订白酒国标,对白酒能否含塑化剂;如果可以,含量以多少为限,作出明确的规范。但直到现在,仍不见动静,导致茅台酒也被牵涉其中。其实就像“三聚氰胺”事件一样,以前大家都没有这方面的标准,但现在全世界都制订了这个标准,于是中国乳业在三聚氰胺事件之后有了自己的新“国标”。

因而,眼下最需要做的就是针对白酒塑化剂事件,国家相关部门尽快出台标准,规范塑化剂含量。而食品工业协会和茅台酒企业所应做的不是先急于将个人送检茅台酒视为“有预谋的事件”、“阴谋论”,而是催促白酒国标的出台。当然前提是白酒国标不能被白酒企业所绑架,否则只会引来新一轮行业危机。

作为同行企业的联合体,行业协会应当保持相对的独立性,才能够更好地协调成员企业之间、企业与政府、市场之间的关系。

12月3日,在停产6天后,酒鬼酒宣布完成整改,恢复包装生产。塑化剂风波持续十多天,其间两家行业协会——中国酒业协会和中国酒类流通协会先后发声,力挺白酒行业。随着事态扩大和发展,又先后失声。据新京报记者调查,中国酒类流通协会的会长和常务副会长,分别是酒鬼酒董事长和执行董事。

一个行业协会,会长和副会长竟为同一家企业的负责人,也就难免让人觉得,身为“局内人”的行业协会,对各种传言的“澄清”显得不那么理直气壮。甚至有人认为,正是行业协会的不作为与乱作为,让这场塑化剂风波愈演愈烈、升级为白酒业的行业危机。

理论上讲,行业协会应当是同行企业的“自我管理中心”。作为同行企业的联合体,行业协会应当保持相对的独立性,才能够更好地协调成员企业之间、企业与政府、市场之间的关系。如果一个行业协会实际沦为个别公司的“外联部门”,只具有垄断性而不具备代表性,很难让人相信其能够维护好行业利益乃至公共利益。

从媒体披露的情况来看,早在2011年6月,台湾发生塑化剂重大食品安全事件时,酒业协会已发现白酒产品中基本都含有塑化剂成分,但并没有让普通公众知情,塑化剂危机被隐瞒了17个月。如果酒业协会当时能够借助该事件进行自我审查处理,其震荡与影响应该比现在要小得多。遗憾的是,酒协采取的不透明做法,不但对行业造成了不可弥补的损失,也引发了消费者的恐慌。

事实上,行业协会没有承担起自律职责的事件并不孤立,反而经常在某产品出现质量或是服务问题时,以不恰当的方式“挺身而出”。例如,近年来我国奶业也屡屡出现丑闻,但在关键时刻,行业协会却向国家相关部门游说降低行业标准,这种只为本行业“服务”,置消费者利益于不顾的行为,最终导致很多消费者对国产奶粉的不信任。

与之相比,欧美发达国家行业协会不仅自清门户,维护本行业信誉,而且他们有时会走得更远。比如建立高于“国家标准”的行业标准,不少企业行使自愿监管机制、并让社会来监督。更值得注意的是,国外的行业协会通常实行理事会决策下的秘书长执行制,协会主席轮流坐庄,秘书长受雇于协会,执行协会决策;在决策上,则通过专业小组或专业委员会提供依据,主席会议进行决策,这样可以有效避免部分大企业控制行业协会,导致协会丧失服务整体行业的立场,仅为少数人或企业服务。

国内多数行业协会是由政府下属机构转变而来,在协调与政府关系方面是“强项”,而在协调与公众关系方面几乎没有多大作为。但一个行业包括供需两方,事实证明,如果行业协会只看到企业利益,而忽视甚至伤害消费者利益,最终只能是失去市场的信任。

□王莹(学者)

目前的市场环境可以概括为,机构、主力都忙着回笼资金应对年底压力,大小非解禁高峰即将到来,年末个股地雷效应凸现。

11月28日,两市双双低开,盘中再度下挫,午后创下2009年1月21日以来新低,截至收盘,沪指报1973.52点,跌17.65点,跌幅0.89%,成交量再度萎缩。

2000点“拉锯战”最终以彻底跌破宣告终结,这个曾经备受关注的整数关位,现在恐怕已经不再成为看点。至此,2012年A股跌幅已经超过10%。从近几个月来2200点、2132点和2100点时的情形,看看6月11日、13日、29日,7月6日、12日和18日的走势,都与如今的走势非常相似——保卫战到最后往往都变成套牢区。

股市连创新低,投资者损失惨重。在一片愁云惨淡之中,市场对于政策救市几乎已经不抱希望。

尽管很多研究人士认为,A股已经严重低估,而且以QFII为代表的境外资金以实际行动表现出对A股的兴趣,并且,从基本面看,近几个月利好经济数据频传,但这并未提振投资者信心。市场前期对宏观经济能否有效企稳其实仍一直心存疑虑,投资者对L型经济的解读也偏于谨慎。不过指数彻底跌破2000点并不意外。

笔者认为,压垮大盘有两根最重要的稻草:

第一,白酒行业的示范效应。该行业是突遭利空后而下跌的,而目前跌幅榜前列显示,越来越多的个股突然下跌,然后爆出利空,这显然不是一种偶然,而是年底效应的体现。白酒股的估值下降必将拉动市场整体估值向下,要知道白酒股是这两年业绩最明确的板块,连这些都不能产生对市场的支撑作用,那差的就更不用说——从这点理解是投资者的预期发生转变,才促使本来2000点附近应构筑的底部现在落空。

第二,小盘股业绩风险导致局部的板块和创业板新低。在过去两周,中小板、创业板指数纷纷创出新低。目前,中小板和创业板的市盈率分别为26倍和31倍,远高于全部A股12倍的市盈率水平。截至三季度,中小板和创业板业绩增速分别为-8%和-5%,如果四季度经济不出现V形反转的话,它们达到业绩一致预期增速的可能性几乎为零。

目前的市场环境可以概括为,机构、主力都忙着回笼资金应对年底压力,大小非解禁高峰即将到来,年末个股地雷效应凸现。这样市场将在“新低→反弹→盘整→破位→新低”的循环中运行。近期有主流券商观点给出“冬播”观点,但其必要性依然取决政策导向,在新股发行制度、限售股解禁问题无解之前,提前冬播仍有不小风险,投资者需谨防冬眠期的无限延长。

□王莹(上海 学者)

企业的危险体验2012-11-29 07:43

位于湖南湘西的酒鬼酒公司,由于产品塑化剂超标,眼下正处于舆论和市场的风口浪尖。公司市值三个交易日内蒸发41.88亿元,很多地方将酒鬼酒下架,北京市场据说已完全无人问津。

这家企业看来很坚强,不承认塑化剂超标,不承诺召回产品。不承认塑化剂超标,理由是国家对酒类并没有塑化剂限量标准,也就无所谓超不超标。也不打算召回问题产品,他们给出的理由是,质检总局没要求他们召回。

企业大概是在危机公关,设止损点,保品牌。现在的公关公司服务意识强得很,碰到企业栽了,自然要毛遂自荐,服务上门了。然后教企业几招,统一对外口径。也不排除企业高管们自编自导,如今成功的中国企业家是相当自信的,专业的方案他们未必瞧得上。

但话虽然由着企业自个儿说,但管不管用并非高管们所能决定的,这时候的酒鬼酒就像船入中流,只能随波逐流、听天由命。企业说白酒中塑化剂没标准,但卫生部毕竟有一个可供参考的限量。企业拒绝召回产品,但经销商明摆着货卖不动。涉及食品安全,消费者犹如惊弓之鸟。况且市场上多的是替代产品,消费者何必铤而走险,自入虎口?

这使我们想起2008年的三鹿集团,三聚氰胺曝光,三鹿也是支支吾吾,以为可以蒙混过去。当时,问题奶粉据说是700多吨,按照三鹿高管们的美好愿望,消费者应当“实事求是”对待他们的问题才是。一个全国最大的乳品企业,按理应属“不可倒闭”,政府想必会小心呵护。但哪知事情像火山爆发一样,集团董事长被抓,企业眨眼就倒闭了。  

说是危机公关,其实更像“濒死体验”,企业高管们面对的是股价下挫、商家拒卖、消费者的不信任,甚至还有索赔的可能。所有这一切都一团乱麻,剪不断理还乱,企业能挺过去吗?虽然高管们可以在公众面前对问题轻描淡写,按照危机公关专家建议施放各种烟幕弹,但终究谋事在人、成事在天。他们努力了,但企业面临的死亡威胁依旧,高管们处在恐惧与焦虑中。

所谓“濒死体验”,说的是危险迫在眉睫,所以企业要极力挣扎,想抓住任何一根可能救命的稻草。他们不仅幻想说服消费者,而且丝毫不放松生产。他们一齐安慰消费者:三鹿说按照欧盟标准,每公斤奶粉含20毫克三聚氰胺不会影响健康;酒鬼酒称,每天喝一公斤白酒,消费者不会有任何问题。企业一边意识到危机,一边不放弃生的希望,在那里绞尽脑汁、手忙脚乱。

但危机公关能否说服消费者,挽回市场,只有天知道。三鹿已经破产4年了,而酒鬼酒现在还在风雨中飘摇。危机公关也许可以瞒天过海,也可能徒增消费者的不信任。走到这一步,企业处于难以取舍、怎么说和做都错的状态,再高明的企业家都只能听天由命。

连续三天躺在跌停板上的酒鬼酒终于作出决定:公司股票于11月28日9点30分停牌一小时。同时,针对有媒体报道全面暂停生产,酒鬼酒予以否认。据调查,在媒体曝光前,酒鬼酒在试验中发现了塑化剂超标情况,但未得到公司重视。媒体曝光之后,酒鬼酒一度称塑化剂“不超标”,而对产品召回事宜,至今没有任何计划。(《北京晨报》、《新京报》11月28日)

在酒鬼酒“塑化剂”真想大白之后,市场上要求酒鬼酒召回问题产品的呼声日益高涨,但酒鬼酒方面却表示不会主动召回。同时,鉴于“塑化剂风波”所造成的尚无法估量的品牌销售危机,酒鬼酒方面透露,当前公司的主要工作是对市场进行安抚和同经销商进行沟通;明年会加大品牌投入,挽回消费者信心。一方面任由问题酒在市场上存留,另一方面却准备加大品牌投入,靠重金宣传重新激活市场,酒鬼酒或许正在走一条品牌衰败之路。

自“塑化剂风波”发生以来,酒鬼酒的品牌危机公关堪称败笔连连。我们不妨分两个阶段来观察,第一阶段即塑化剂超标未被权威定性之前,酒鬼酒在内部试验中已明知塑化剂超标,却顾左右而言他地不去坦诚面对问题,称检测的第三方权威性不足、白酒国标中没有塑化剂检验项等。现在看来,这是一种有意的自我狡辩。即便在国家质检总局通报检测结果的确超标之后,酒鬼酒虽两度致歉,却仍称塑化剂含量并不超标,怪只怪白酒行业没有专门标准——这种表现事实上已经丧失了市场和人心。

进入第二阶段后,酒鬼酒一方面宣布包装线上的小塑胶管、塑料瓶盖、塑料输酒管可能是造成50度酒塑化剂超标的“元凶”,而另一方面在同样的生产线上,塑料部件并未更换,继续生产55度酒,原因是包装、原料等还没有用完。这简直不可思议——一个著名品牌,根本无视消费者的意志和安全,哪怕舆论汹汹呼声阵阵,仍只计较自身的利益得失,如此,砸多少钱才能重新获取市场信任?

一个商业品牌注定是资金累积的结果,但资金并不能买来一切。当人前背后的种种不端和不负责任被曝光出来,光靠同经销商沟通和加大品牌投入力度,就能有效安抚市场吗?加大品牌投入不过是一种外围造势,一个品牌赢得市场认可和尊重,归根结底要靠产品质量这个根本性,要靠经营者对品牌的珍视程度。面对品牌危机,酒鬼酒不只曾经玩“鬼”,至今又玩“火”,暴露出某些民族品牌在自我保护上的严重短板。

据估计,有问题的50度酒鬼酒目前在市场上存货大约不到5000万元。对于三个跌停板酒鬼酒总市值蒸发41.88亿元来说,5000万元不过是九牛一毛。宁可让品牌市值蒸发、被市场放逐,也不愿在道歉认错之后承担企业应有的市场责任,用酒鬼酒某经销商的话说,“酒鬼酒是当老大当惯了”。但是,再大的品牌老大,只要抛弃了消费者,消费者就会毫不犹豫地抛弃它。对内彻底整改,对外全部召回市场上的问题酒,才是酒鬼酒劫后重生的唯一出路。

据央视《每周质量报告》最新报道,央视记者进入酒鬼酒公司对生产全过程予以实地探访,在生产、储存环节没有见到任何塑料材质的设备,排除了析出塑化剂的可能。经酒鬼酒公司排查,初步锁定塑化剂可能肇事的三大“元凶”:一是自动包装线上的小塑料管,一是塑料酒瓶塞,最后是去年包装车间整修时,临时使用过的一段长达10米的塑料输酒管。

酒鬼酒塑化剂事件终于有了一个说法。此前有报道说,针对媒体报道酒鬼酒中检测出塑化剂问题,质检部门已部署进一步对全国白酒生产企业进行深入排查,要求企业从源头抓紧进行整改,并向监管部门报告。

那么,按照正常的程序,有关监管部门应该是立即介入查处,以查清塑化剂肇事的“元凶”,给民众一个明晰的答案,并以此为鉴,给其他同行必要的提醒和警示。与此同时,更应该通过酒鬼酒这一个案,举一反三,对白酒生产企业进行仔细排查并公布结果,从而更好地保障百姓喝得安全。

可是,单就酒鬼酒自查塑化剂元凶的报道来看,尽管民众震惊,有关部门似乎还是相当淡定,曾表示要严查的有关部门仍未见踪影,反倒是央视记者进入酒鬼酒公司对生产全过程予以探访,对原料预处理、发酵、蒸馏、窖藏、包装等生产全过程进行实地调查。

由酒鬼酒自查塑化剂元凶,我们能放心吗?而所谓的整改,如果也是仅仅靠企业的自觉性,也实在令人担忧。还记得光明乳业,“去年国家抽检光明乳业4553次,几十万个指标,没有一个不合格”,但近几个月里已经接连曝出6次问题。该企业曾表示,公司已成立质量安全监督小组,实施包括排查管理流程、建立问责制、完善产品监察体系等六项整改措施。但恰恰是在整改期间,质量问题又暴露出来了。那么,由酒鬼酒自查塑化剂,是不是又会步入类似的整改“沼泽”呢?

推而广之的是,此次白酒行业的塑化剂问题排查,难道都是由企业自查自纠、自说自话吗?倘若如此,塑化剂风波估计也难逃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监管“怪圈”。

从推脱,到道歉而不“认错”,再到二次道歉和提出整改方案,酒鬼对这场危机的应对可谓不成功。

因为涉及食品安全、知名企业和上市公司三大要素,酒鬼酒塑化剂风波,堪称一次典型的企业危机事件。

塑化剂风波对于酒鬼酒而言,是一次典型的危机事件。应对此次危机,从酒鬼酒的角度来讲,属于“危机公关”。从推脱,到道歉而不“认错”,再到二次道歉和提出整改方案,酒鬼对这场危机的应对可谓不成功。

11月19日,塑化剂丑闻爆出之初,酒鬼酒公司的回应是,对检测结果表示“存疑”,并强调,“白酒行业的国家检测标准里,没有塑化剂检验这一项”。这样的表态,看似客观冷静,但中国酒业协会的声明称,早在2011年6月,就已经与全国重点白酒企业沟通布置调研任务,要求全面查清塑化剂产生来源。也就是说,无论是协会,还是白酒企业,早已经知道了塑化剂风险。

而最终,塑化剂的丑闻,既不是企业自我公开的,也不是中国酒业协会公布的,显然,从企业到协会,有掩盖问题之嫌。当问题曝光,酒鬼酒还在强调“白酒行业的国家检测标准里,没有塑化剂检验这一项”,这就属于不正视问题了。

在中国酒业协会不及时公布塑化剂问题引发质疑的同时,另一家协会——中国酒类流通协会,更是发声力挺白酒企业,称白酒生产过程中确定不会产生塑化剂,也绝无需要使用塑化剂。这种表态,看似在就事论事,其实是顾左右而言他。这家协会甚至说:中国白酒这一优秀的民族产业极具社会责任感,敢于对民族大众负责,一定不会让消费者受到伤害……这简直就是表扬和自夸了。

两大协会的发声,或许就是酒鬼酒“危机公关”的一部分。

协会力挺自己的“会员企业”,从逻辑上来讲,是必然的。许多行业协会,本来就定位为会员的“娘家”,并依靠会员提供的会费生存,所以协会为会员企业开拓“舆论空间”,在情理之中。不过,协会发出的上述声音,若确实是酒鬼酒公关的一部分,那这样的公关可谓把消费者当傻瓜。

11月21日,新华社发布的一则消息提到,按照我国人均预期寿命,每天引用1斤酒鬼酒“不会产生危害”。这样的表述,在11月22日酒鬼酒的第一次道歉中被引用。

“无害”,成为酒鬼酒强调的一个关键词。

其实,在食品安全问题中,潜在危害和实际危害是有很大差别的。但是,如果只是说存在潜在危害或者没有造成实际伤害,就强调无害,试问会有多少消费者会接受这样的表态呢?

酒鬼酒复牌后,其股价连续跌停,已经对此做出了明白的回答。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危机公关,重在诚意。

□王海涛(北京 媒体人)

19日,酒鬼酒被曝检出塑化剂成分,股票临时停牌。中国酒业协会19日晚发布声明称,白酒产品中基本上都含有塑化剂成分。目前我国白酒标准正在研究白酒产品塑化剂含量标准限定,某些媒体在缺乏依据的情况下就断言白酒产品塑化剂超标,这种做法是不负责任的行为。(11月20日《东南商报》)

种种迹象表明,酒鬼酒被曝塑化剂超标仅仅是白酒行业的冰山一角。随着这层窗户纸被捅破,更多的内幕被相继抖出来。“集体门”:酒业协会负责人证实,白酒产品中基本上都含有塑化剂成分,越高档的白酒含量越高;“隐瞒门”:酒业协会早在去年6月就已经获知白酒普遍含有塑化剂,却未将相关情况公之于众;“标准门”:卫生部去年6月就紧急将塑化剂邻苯二甲酸酯类物质列入可能用于食品的非食用物质“黑名单”,但白酒产品塑化剂含量标准限定至今仍是“正在研究中”。

长达17个月的秘而不宣,可见酒业协会不愿意家丑外扬而希望内部解决。然而结果呢?要求自查改进的内部通知成一纸空文,一些企业出于耐用、省钱等角度考虑,仍在继续使用塑料制品,导致产生塑化剂。显然,“刀削不了自己的把”,作为行业利益的代言人,酒业协会没有行政权力去制约企业,更缺乏动力和意愿清理门户。

白酒塑化剂隐患被发现至今一年多时间,酒业协会迟迟没有拿出白酒塑化剂标准,这本身就很诡异。退一步讲,在没有行业标准的情况下,属于食品类的白酒采用卫生部的相关标准也未尝不可。但酒业协会非但没有发扬拿来主义,还在事发后否定卫生部相关标准的通用性。试问,白酒里的塑化剂难道就不是塑化剂?在同样剂量的情况下,吃了别的食品会有害身体,换做白酒就能平安无事?

作为一个拥有千年酒文化的国度,我们却第一次感到白酒是这样的陌生。原来,看似晶莹剔透的液体里面可能是“祸心暗藏”;高端酒收藏“增值”的不只有价格,更有有害物质。从某种意义上,我们要感谢媒体的爆料,要不是被媒体逼上梁山,酒业协会恐怕打死都不会说出这一连串秘密。不过,我们更感到遗憾,在白酒塑化剂的问题上,媒体再一次跑到了监管部门的前面。

正如亚当·斯密所言,“我们每天所需的食物和饮料,不是出自屠户、酒家或面包师的恩惠,而是出于他们自利的打算”,企业天生是逐利的,关于白酒塑化剂,公众的知情权和健康权同样不能系于酒企和协会,必须仰仗监管部门来维护。在事件曝光之前,白酒塑化剂事件已发酵多时,相关部门究竟是后知后觉还是装聋作哑?当白酒塑化剂标准制定如同“老牛拉破车”,有没有人在后面扬鞭催马?

潘多拉魔盒刚刚打开,白酒塑化剂事件还有几重门,期待媒体的抽丝剥茧和政府的介入调查,为我们带来更多真相。即使这样做可能导致巨大的行政成本和白酒市场的重新洗牌,但从保证公共食品安全这一最高出发点出发,这样做不仅是值得的,而且也是提升公众对食品安全信任度的唯一办法。

针对酒鬼酒深陷塑化剂超标风波,中国酒业协会发表声明称,目前,我国白酒标准正在研究白酒产品塑化剂含量标准限定,某些媒体在缺乏依据的情况下就断言白酒产品塑化剂超标,这种做法是不负责任的行为。白酒产品中基本上都含有塑化剂成分。其中高档白酒含量较高,低档白酒含量较低(11月20日《新京报》)。

去年,台湾地区爆发过大面积的塑化剂风波,几乎所有台湾主要食品厂商都牵涉其中。事后,卫生部紧急将塑化剂邻苯二甲酸酯类物质列入可能用于食品的非食用物质“黑名单”,并已明确了相应的检测方法。可惜,相关部门似乎并未对此进行大规模检测,或者仅仅只是检测而未将结果公布。

酒业协会驳斥媒体“在缺乏依据的情况下就断言白酒产品塑化剂超标”不负责任,理由是白酒产品塑化剂含量标准尚未制定。可问题是,一年多过去了,为什么在卫生部已将塑化剂列入“黑名单”并明确检测方法的情况下,相关标准却始终未能制定出来呢?这个标准究竟该由谁来制定?酒业协会吗?公众还想知道的是,塑化剂之于白酒,究竟是一个能否有的问题,还是一个能有多少的问题?难道白酒中出现塑化剂成分真的不可避免吗?

如果不是这次风波,公众或许永远不会知道,去年6月台湾地区塑化剂事件后,酒业协会随即对全国白酒产品塑化剂残留含量作了大量调研,结果是“白酒产品中基本上都含有塑化剂成分”。可是,酒业协会并未及时对社会公开这一检测结果,而只是对内“要求全面查清白酒中的塑化剂产生来源”。这显然是对公众知情权的无视和侵犯。我们不知道,如果不是这次媒体曝光,酒业协会还准备隐瞒公众多久?

关于白酒中塑化剂的产生来源,坊间舆论的说法是“为了让年份不够的酒液看起来好看,增加各种增粘剂可固化伪造粮食酒内的糖分,产生粘杯挂杯的效果”。另有知情人士称,除了塑化剂,勾兑白酒为达到粮食酿造的酒香可能还添加了其他的化学物质。可酒业协会却辩称,“白酒生产过程中自身发酵环节不产生塑化剂,白酒产品中的塑化剂属于特定迁移”,主要来自生产和保存过程中使用的塑料制品。矛盾之处在于:既然是“特定迁移”,为何又“高档白酒含量较高,低档白酒含量较低”呢?难道是越高档的白酒使用的塑料制品越多?

白酒中“基本上都含有”的塑化剂究竟因何而来,是否存在严重超标,白酒塑化剂含量标准又何时才能制定出来,诸如此类的问题不应该只由酒业协会来出面“澄清”。作为既得利益的行业协会,自然会为酒企说话并将责任推得干干净净,它的立场决定了它不可能真正维护消费者的利益。该由国家质监部门出面进行权威检测和独立评判。(舒圣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