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6日下午,位于山西省永济市鹳雀楼前的广场上,出现了令人哭笑不得的一幕:一男一女竟用纸箱摆起了临时“香案”,然后在大庭广众之下对着鹳雀楼倒头便拜,以求在退休前落实个副科级待遇。(4月29日黄河新闻网)

大多数网友都对两人的行为持批评态度,笑骂声一片,认为两人的举动太愚昧、太奇葩,实在是不可理喻,简直是一对活宝。公务员产生封建迷信思想原因一方面是理想信念不坚定,素质不高,缺乏思想道德教育。另一方面就是为自己不切实际的升官找一个思想寄托。

但是 ,笔者注意到,这名公务员求的“官”,只是在退休前能享受个副科级待遇,这恰恰道出了基层公务员升迁难的辛酸。不可否认,在公务员成长过程中,大多数人达到一定级别后,晋升空间便会越来越小,这种状况被形象地称为“天花板”现象。尤其是越在基层,受到的限制就越多。许多在乡镇工作的公务员,甚至一辈子都只能是一名科员。造成“天花板”困局的原因多种多样,客观上,由于干部队伍是个“金字塔”结构,越往上职数越少,“天花板”现象是难以避免的。主观上,由于在制度安排、任职年龄、提任使用等因素的影响,造成了许多公务员难以“人往高处走”。

面对“天花板”现象,若不能理性应对,就会在一定程度上出现负面心态,轻者因此感到政治上前景暗淡,从而丧失工作动力、得过且过,不求有功,但求无过;重者可能产生心理不平衡,不求上进,以权谋私、走入歧途。因此,高度关注和认真剖析“天花板”困局,无论对个体成长还是干部队伍建设,都具有重要意义。

有效化解干部成长中的“天花板”困局,就要进一步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拓宽干部交流任职的渠道,完善干部的晋升制度,防止干部任职年龄“一刀切”,提高选人用人的公信度,从机制体制上消除“天花板”现象,让更多的基层干部脱颖而出,走向更高的层次,发挥更大的作用,实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是唐朝诗人王之涣《登鹳雀楼》中的名句。可有人却为了在仕途上“更上一层楼”,竟然对着鹳雀楼烧香跪拜!日前,就有网友在百度贴吧发帖说,4月26日下午,位于山西省永济市鹳雀楼前的广场上,就出现了令人哭笑不得的一幕:一男一女竟用纸箱摆起了临时“香案”,然后在大庭广众之下对着鹳雀楼倒头便拜,以图“升官发财”。(4月29日《黄河新闻网》)

烧香跪拜求升官解决副科,确实愚昧。作为公务员宣传迷信,与唯物主义相悖,与党的要求不符,社会影响也很不好。尤其有少数贪官不仅在家里供金佛,专门跪拜,以求“官大升”,以及花公款烧头柱香,不仅迷信,还涉嫌腐败,应该痛打。不过,新闻中的主角却又让人可怜。这是一个“小人物”,烧香不花公款,不涉嫌腐败,可以原谅。而且,如果仔细分析,还能读出令人既错愕,又同情的信息来。

一个快退休的人还没有解决副科,也许能力差了点儿,但也有许多值得肯定的地方,同时,也暴露了某些问题。因此,笔者认为,“烧香跪拜升官”的看点不在公务员烧香,而在其他。

虽然不能说升官的人都是跑来的官、要来的官,这不符合事实,但是,到了快退休还没有解决副科的公务员,除了能力方面和“天花板”等问题以外,绝对可以肯定,这种人没有随波逐流,没有跑官要官,没有搞腐败,没有拉帮结派,而且,一直老老实实在体制内工作,不做经商做生意,没有权力,没有机会腐败,一直平平淡淡过日子,否则,他早解决副科了,甚至职位更高,而不会快退休了才来烧香跪拜,对这样忠诚老实在体制内的人,难道不该给点掌声吗?

那么快退休的人为何要为一个副科级别来烧香跪拜呢?副科其实不一定是官,可以与官职分离,即为副科级干部,或副主任科员,享受副科干部待遇。那么副科级干部有什么待遇呢?相比科员,工资上调一级,福利待遇也会上一个台阶。否则,工资和福利待遇都上不去,工作辛苦,生活又困难。这凸显工资和福利待遇与行政级别挂钩的积弊。这种“坏”的体制不仅刺激体制内的人千方百计想升官,而且还引发不正当竞争——用人腐败,因此,尽快落实公务分类改革,迫在眉睫。

常言道,不让老实人吃亏,在这个烧香跪拜求升官的“小人物”的地方,中央的用人精神没有得到很好的贯彻,老老实实做人的一直升不了官、解决不了级别,眼看快要退休了,还解决不了级别,只好求神跪拜,折射“小人物”内心对掌握人事权的官员给他解决级别的期待,这又从某种方面或一定程度上折射当地用人方面或多或少是存在一定的问题的,否则,老实人为求解决级别只能烧香跪拜呢?换言之,其地方的用人问题或可能值得解剖。就此而言,这或许是另一种举报信,难道不该给点儿掌声?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是唐朝诗人王之涣《登鹳雀楼》中的名句。可有人却为了在仕途上“更上一层楼”,竟然对着鹳雀楼烧香跪拜!日前,有网友爆料称,4月26日,山西省永济市鹳雀楼前的广场上,一男一女用纸箱摆起临时“香案”,然后对着鹳雀楼倒头便拜。据了解,这一男一女为父女关系,男子临近退休仍为普通公务员,希望跪拜鹳雀楼让其在退休前能落实个副科待遇。(4月29日中新社)

为了退休前能落实个副科待遇,一名公务员居然跪拜鹳雀楼,只为在仕途上“更上一层楼”。这样的现实,的确很荒诞;这样的公务员,也的确很滑稽。我们知道有“不信马列只信鬼神”的公务员,但不知道一些公务员还可以如此迷信。当公务员们的信仰不是群众而是鬼神时,其对群众意见的尊重,也可能成为纸上谈兵。

而更大的悲剧还在于,这并非个案,类似的案例不胜枚举。原铁道部部长、党组书记刘志军办公室里布置了“靠山石”;山东泰安市原市委书记胡建学命里缺“桥”,便耗巨资架起“岱湖桥”;湖南省双峰县国土局办公楼置放着“转运风水球”;山西交口县政府大院也埋入了“镇邪物品”……这名跪拜鹳雀楼的公务员,其背后的价值观,与这些公务员如出一辙,那就是———不问苍生问鬼神,不信马列信大师。

与此同时,一些商人借机构筑起了“官-商-大师”的三角关系网,新型腐败也由此滋生。这样的推测,并非杞人忧天,而是对现实的一种深刻认知。一方面,“大师”王林的神秘面纱逐渐被揭开,一些与其交往的公务员也被牵出,同时牵出的还有一个个惊人的秘密;另一方面,国家行政学院程萍博士曾做过一个“中国县处级公务员科学素养调查”,结果显示,17个省级单位和副省级城市的900名县处级公务员参与调查,一定比例的公务员表示“很相信”风水。

在这样的境况下,对于跪拜鹳雀楼、信风水的公务员们,必须给予当头一棒。毕竟,一旦公务员笃信风水,荒诞之举便会层出不穷。一则,公务员可能迷失了自己的职业本性,忘却了为人民服务的使命;二则,公务员也可能因为听信了风水师的话而浪费纳税人的钱财,修建了不该修建的东西,“岱湖桥” “转运风水球”等便是现实的案例。

众所周知的一个常识是,公务员要想升官,就不能脱离群众。而笃信风水的行为,显然是脱离群众的举动,其把升职的希望寄托于鬼神上,更是价值观的一种错位。毕竟,在一个公平公正的机制里,只要一名公务员“德才兼备”,并在群众中有着良好的口碑,其就应该有“向上的希望与机会”。为了遏制“跪拜鹳雀楼求升官”一类的荒诞行为,一方面,对那些过于迷信的公务员,我们必须当头一棒,以免给社会带来伤害;另一方面,则要营造公平的上升机制,让每一名公务员都能看得见“向上的希望”,如此才能修正他们的价值观。

重庆晨报评论员 龙敏飞

有网友在百度贴吧发帖说,4月26日下午,位于山西省永济市鹳雀楼前的广场上,就出现了令人哭笑不得的一幕:一男一女竟用纸箱摆起了临时“香案”,然后在大庭广众之下对着鹳雀楼倒头便拜,以图“升官发财”。(4月29日 黄河新闻网)

这对男女是为即将退休的老父亲祈求副科级待遇,各位看官们先别急着把他们一通口诛笔伐。换个角度来说,父亲作为即将退休的老公务员,在这个节骨眼上有点想法,绝对是人之常情。当然,从景区条例来说,这种拿着纸箱子插香的行为实在是不可取。不仅夙愿成真属于未知数,把景区埋下个火种啥的,还真是得不偿失。

在当下,公务员绝对是各种新闻由头的最火关键词。很多人把这个群体作为既得利益者看待。各种灰色收入、双轨制的养老金制度,甚至是中午吃食堂的一元饭票,在以讹传讹中都成了大家不待见的抨击对象。然而很多基层公务员的苦楚,却无法冲出大众的舆论心墙。在“反正我是不信”的语境下,他们也就成了“被幸福”的一帮人。

新闻中这个快退休的老公务员,本来按照常理来说,非实职通过工龄、考核分数来看,享受到副科待遇问题应该不大。毕竟待遇是副科而职务是科员的情况已是较为普遍的。当然,在道理上的可行性,有时候在现实中却往往行不通。

在越高级的部委机关大院中的垂青指数,就自然比在基层小单位要高。这都是因为岗位编制所局限的。这也会导致机关大院的年轻人,在有学历的背景下,可以攀到正科、副处等待遇;而基层的部分老同志,却只能被岗位所限制,级别原地踏步。

我们在这谈论公务员的待遇,原则上并不和他们为人民服务的初衷相冲突。谁都是吃五谷杂粮的,谁都要养家糊口,人在奉献的同时,不可能自身没有诉求。

如今,国家公务员局全面推行公务员分类改革已经“箭在弦上”。这个改革动作可让大部分人退休时的“天花板”到副处级待遇,这曾引发了很大的讨论。人们在讨论可行性成本之后,其实更应该看到,拓宽公务员上升通道,使真正做事者获得公平待遇,这本来就是一种回归。岗位限制而导致的人浮于事,不仅挫伤公务员的积极性,对于行政改革的铺进,无疑也具有牵制作用。

而这对跪拜烧香的男女一样,最原本的初衷是渴望老父亲能够体面退休。如果你懂得他们的苦心,也就完全没必要把他们当奇葩看待,人艰不拆便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