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内地小孩在香港撒了一泡尿竟成了很火的新闻。首先报道此事的东莞时报官微称,孩子香港街头小便,大陆夫妻与港人发生激烈冲突。媒体人闾丘露薇随后在其个人认证微博称,孩子当街便溺,有路人拍照,遭孩子父亲抢走相机和记忆卡,孩子母亲打了路人一耳光。片中白衣青年看不过眼报警,并且阻止夫妻离开,双方争执,青年遭人用婴儿车推撞。警察到场调查后,父亲无条件释放,母亲涉嫌袭击被捕,准保释,5月中需到警局报到。

不管成人还是小孩,当街小便当然不雅。可一泡尿也并非多大的事儿,特别状况下“谁急谁知道”,如果不是刻意为之,这着实与素质高低扯不上啥关系。

但就这么一件“小事”,在经过一些媒体人的转述出现在互联网上时却变了味道。“大陆夫妻与港人发生激烈冲突”、“抢相机”、“打耳光”、“用婴儿车推撞”等措辞,不管是无意还是刻意为之,都挑逗着对立情绪和地域偏见。一些网站趁机消费这种情绪,以“对于孩子在街头小便,你的态度是?”为题设立了投票调查,吸引了数万网友参加。参与讨论者群情激奋,有的挥舞道德大棒嘲讽“一看就知道内地的小孩随便尿习惯了”、“内地的家长没有素质”,有的则为内地夫妻抱不平,指责“香港人小题大做,歧视内地人”。

探究一事对错,不能只看结果,还要考量是怎样的过程导致了结果的发生。孩子为什么要在街头小便?是肆意小便还是不得已而为之?如果在缺乏对完整事实充分了解的情况下,不核实事实真假,不探究经过原委,就急着给事件贴上标签,在某种偏见情绪的驱使下相互攻击,这注定是一场跑题的口水战。

从视频中看,当事双方虽然出现了争执,但也只是停留在就事论事的层面。网上的争论却偏离了此事本身,而且甚至比发生冲突双方的情绪还更为激动,论题上升到地域歧视,于是泾渭分明地站队互相攻讦。

情绪化的站队论战中,事实仿佛已不再重要,没有人愿意耐心看完这段视频,更没兴趣仔细听当事人说的话。视频中孩子的母亲反复解释“排了好长的队,孩子快尿裤子了”,并承认“我知道这样不对”。也有旁观者提供了更多细节,“母亲是用尿布接着”,“只打了拉车人的手”。只是这些本能获得彼此谅解、消解矛盾的话很快被互相攻击的言辞掩盖,比起事实本身,网友们更热衷于直接参与相互指责的论战。

网络就是如此让人爱又让人恨,它迅捷地给人们提供了信息,却又轻而易举地让人们陷入集体无意识的境地。其实,单纯以地域为单位给人的素质高低贴标签的做法很无聊,它轻易挑逗起不同地域的人的对立情绪,明知论题虚幻且无解但仍乐此不疲。脱离具体事实的口水战,除了过个嘴瘾,没有哪一方能真正胜出并因此受益,其结果只能是双方的间隙愈来愈深,最终两败俱伤。

内地幼儿在香港当街小便的事件成了这几天微博的热议话题。每当有这类涉及两地龃龉的典型案例出来后,两地网络上就会掀起一股浪潮,让人仿佛置身于水深火热的矛盾之中。但我这样在香港学习、生活数年的内地人一如平常,在网络之外似乎没有太多关于两地冲突的深切感受。那这种冲突究竟是实实在在存在的,还是被“建构”出来的呢?

社会科学研究中的冲突,基本上分为实质上的冲突和象征性冲突,前者是纯粹利益上的冲突,以“你抢了我的饭碗和福利”为代表;而后者更多的是感觉上的,大多是一种相对剥夺感,总觉得别人在无形中占了自己的便宜。香港与内地的这类冲突,是以哪种形式表现出来的?较为简单、粗略的一种考量方式,取决于社会阶层。香港的一些底层民众确实受到了大量涌入的内地人士的冲击,他们在求职和社会福利上确实会受到一些影响,所以这些人与内地人士之间可能存在实质上的利益冲突。

然而,占香港人口大多数的中产阶级对于内地人士的态度是相对复杂的,一方面源源不断的“陆客”带来了丰富的商业利益和市场,与此同时他们也得忍受内地游客给香港带来的拥挤等各种“负面影响”。但整体而言,香港中产阶级对于内地人士的态度是变动的——若内地人士在香港遵纪守法,他们没有故意找你麻烦的动机;然而,他们对内地人士的态度,在媒体的过度曝光和大量社会运动的策动之下,也极有可能转为负面的。

而占香港总人口很小比例的上层阶级,大多是两地融合的获益者,他们更看重内地的广袤市场,一般不太赞成香港甚嚣尘上的民怨。因此,不少人认为,两地的融合程度与香港的贫富差距拉大之间存在很大程度上的关联。香港本土贫富差距的拉大,也进一步使得底层及中层民众怨声载道,使得两地冲突不断表现出来。

不过,香港与内地之间目前表现出来的冲突也许并不全是坏事。在上世纪50年代中期,著名学者科塞就意识到社会冲突存在正功能的效应。通俗来讲,香港与内地的冲突在香港是社会民怨的“排气阀”。香港经济不景气等社会问题通过两地冲突这个管道爆发出来,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本地民众所承受的压抑,使社会在整体上能稳定而有序。而且,如果冲突不过于激烈,一个社会中的成员集体对另一个群体产生一定的负面情绪,还被认为是加强该社会凝聚力的一种良性方式。对于内地社会而言,如果来自香港社会的严苛要求甚至批评,在一种理性的宽松接纳下转化成了某种良性压力,那民众对于法治和道德观念的反思也许会更及时更深入。

某些冲突看似是负能量,但其在传播过程中也存在着转化和发散出正能量的可能性。内地人士最开始指责香港人“小题大做”、有“优越感”,但慢慢地也意识到,在另一个相隔很近的社会中,他们的准则原来是那样的,而且那样似乎更好一些。一来二去,内地民众的价值观念也就随之大大改进了。2012年内地游客在香港地铁进食事件一度闹得沸沸扬扬,但如今在香港已很少见到地铁进食案例。经过这样的事件之后,内地人士知道了香港人的态度和行为准则,到了香港后也慢慢格外自律起来。

现在,在香港经常看到内地同胞在手扶电梯上自觉靠右站稳,让出左道给他人通过,自觉排队现象也愈来愈多。可见,两地冲突是一种价值观相互摩擦和碰撞的必然过程,其效果有时可能比平和的渗透与融合更好。反观不少社会的文明发展进程,大多是在与其他文明的磨合中一步一步改进的,因此,对于目前香港与内地冲突中的某些矛盾,似乎不宜持非常悲观的态度。

正如在这次内地幼儿在香港当街小便事件中,由多数网民为幼儿的父母辩护的代表性观点来看,已经呈现出很强的理性色彩。若是当事幼儿的母亲没有用纸尿布接住孩子小便,没有此前找厕所的努力等,他们的行为可能会更少地得到谅解。这其实也是在慢慢提高内地人士对这类行为的底线和接受基准。下次若再发生类似事件,若非出于更特别的原因而在公共场所小便,也许就无法在网络上得到更多道德上的声援吧。

4月21日,新浪微博认证为著名记者、主持人的闾丘露薇的微博转载一条新闻《孩子在香港街头小便,大陆夫妻与港人发生激烈冲突》并配发评论。随即,网友几乎一边倒地指责闾丘露薇隐瞒事实,忽略了父母主动带小孩去厕所排队并且在小孩小便时母亲专门用纸尿布接住的细节,对于港人拉扯斥喝且拍了小女孩私处的画面也并未提及……相关视频显示,大陆夫妻带着孩子在香港街头小便,却被港人拦住去路并遭狂拍。(4月23日《北京青年报》)

如同以往类似情形一样,“街头小便事件”再次沦为情绪宣泄、话语攻讦的导火索。各方唇枪舌剑,少有理性思辨和审慎讨论,却多是一派口水与板砖齐飞的模样。此情此景似曾相识,也符合过去历次“争执”的惯常逻辑:港人嫌弃内地同胞素质堪忧,大陆人则怪香港人倨傲无理……在这种彼此否定、紧张对峙的格局中,任何小由头都可能引发轩然大波。也因为此,那些具体的理念抑或习惯分歧,竟能一再被上升到社群“冲突”的程度。

并非所有现象都须穷究其理,有些是非对错显而易见:儿童当然不该当街便溺;围观者当然不该对着女孩私处拍照;为人父母当然也不该出手伤人……凡此种种,毫不复杂的事实梳理和价值判断,却由于各方选择性呈现与解读,慢慢开始不可收拾起来。那种狭隘幼稚、有失公允的辩护策略,让一场针对个案的发声,瞬间有了一股浓浓的挑衅意味。而后,更有极端者恶语相向、侮辱咒骂,事态更是越发不堪。

内地网友莫名气愤,他们陈述着小孩及父母的种种无奈和努力;与此同时,他们对于港人动辄上纲上线、随时挑事发难的做派同样很是不满……而客观说来,这种厌恶情绪其实不无道理:港人中的一部分市井阶层,总是不自觉对内地游客心怀抵触,并根深蒂固地认为其“素质低下”。他们总是急于证明自己的“偏见”不错,故而不会放过任何可以取证、论证的机会——在此心态下,拍下小女孩当街便溺,只会被视作拍照留证、伸张正义,而不会被看成是侵权之举。

事实上,类似心理不仅体现在某些港人身上,亦频频见诸于内地网民的表现。互有误解的双方,时刻敏感且急切地找寻着对方的“不是”,并一直盘算着将那些真真假假的“罪证”留存、放大、散布,直至反过来把自己最初的偏见坐实。“先定其过——取证坐实——散布周知”,一个令人遗憾的循环就此形成。该语境内,港人试图用“小孩小便”再证内地游客素质低劣;内地网友则想拿港人“无理拍照”反正其傲慢无礼。

当我们陷入一个相互挑错的怪圈,对方形象必然不可避免地持续恶化。于是,最初的误解被加速放大,所谓分歧演绎为仇视。纵使是小小的当街小便事件,也会引发一场民间舆论你死我活的唇枪舌剑。荒唐的一切,未免太多莫名其妙。

然玉(四川 编辑)

【文明,意味着自律、守法,也意味着理解、包容,更包括对未成年人权益的依法保护】

一段“孩子在香港街头小便 大陆夫妻与港人发生激烈冲突”视频,引起网络热议,既有激烈讨论,也夹杂着攻击谩骂。既然是“冲突”,是非自有公论,但其中所折射出的断章取义、各说各话、自以为是等心态,值得探讨。

对于不文明行为,每个公民都有监督的权利。但是,对于“不文明行为”判断、监督的方式和方法,是否也要经得起推敲、坚守法律底线?通过“解剖麻雀”厘清是非,或许离真知才能更近一步。

引发“冲突”的根源,在于“孩子在香港街头小便”。从字面上看,“街头小便”,很容易让人想到便溺四流,想到“不文明行为”。但从相关视频中可看到,当孩子小便时,她母亲手里拿着纸尿片接尿,小孩起身后地上并没便溺痕迹。接下来,孩子的母亲也没有随手把纸尿片扔掉,而是装在一个纸袋里,提在手中。

理性地看,在所谓“街头小便”过程中,孩子母亲的作为,并非无所顾忌,且反复强调“洗手间排队很长孩子憋不住了”。路人的“追拍”,是否有些“先入为主”、有些“自以为是”?

作为路人,监督“不文明行为”无可厚非,但也应注意分寸——在所谓“街头小便”过程中,孩子父亲不满,企图夺走相机,起因在于怀疑路人拍到了小女孩的私处。

视频显示,在双方争执、孩子大哭过程中,始终有人高举相机近距离摄录;面对孩子母亲的哭诉,一男子只是面带微笑耸耸肩。面对孩子受惊大哭,除了孩子父母之外的围观者,为何视若无睹?监督不文明行为,本身没错,但无论有多大的理,都不应该让小孩受到伤害——孩子的父母如此,阻拦的青年如此,围观者也应如此。

另外,从事后散布于网络上视频、照片看,绝大多数对孩子的肖像并未作任何保护性处理。因为“随手拍”,一个两三岁的孩子的肖像权和隐私被肆意侵犯,这不仅不文明,甚至涉嫌违法。可是,又有哪个围观、拍照者站出来对孩子道声歉?

任何一个公民,都应向文明看齐。文明,意味着自律、守法,也意味着理解、包容,更包括对未成年人权益的依法保护。监督“不文明行为”不能自以为是,选择监督方式也不能不择手段、没有底线。

“自以为是”一旦习惯成自然,也是对文明的亵渎。无论是香港还是内地,任何人都不应自以为高人一头,站在道德的制高点给其他群体贴上“不文明”的标签。

文明要靠点滴积累,理性、友善地推进,还需要入乡随俗。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国人出境旅游,多了解人家的文化、习惯、习俗,多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尊重、关照当地民众心理感受,才能减少冲突。

近日一则视频在网上广为转发并引起热议:一对内地夫妇在香港旅游,因小孩尿急“当街小便”,尽管孩子母亲用纸尿片接尿,但遭当地青年近距离拍照后,引发激烈争执。这让我不由地想起前几天的一段经历。

4月21日晚,我们全家为即将回成都的舅舅一家践行,我选择了三亚街头的特色店——椰子鸡,饭店位于三亚市三亚湾路边。既然是家宴,自然是全家出动,我的儿子只有一岁半,还是“经常尿裤子、随处大小便”的年纪,外出时我们都会给孩子穿上“拉拉裤”(尿不湿),当天也并不例外。

可能因为吃饭的时候,儿子喝椰子水太多。等他闹着要我抱他出去玩的时候,他的“拉拉裤”已掉到了膝盖位置,我随手把“拉拉裤”给他摘掉,扔进了垃圾箱。

我们吃饭的饭店设在二楼,我抱着儿子刚走到一楼饭店大堂门外路旁,儿子就用力推我,要求下地。之后小家伙好像很懂事地开始自己蹲着作“便便”状。在家里,儿子经常是玩着玩着就把便便拉到裤子里了,当时看见孩子这样,我还挺高兴。然而,一想法立刻闪现在眼前——不能把大便拉到马路上,这里人来人往,车水马龙。但是想把儿子抱到二楼饭店的卫生间,却已是来不及了,于是我急忙把儿子抱到马路边绿化带的一棵树旁。当时天色已晚,我怕儿子拉在别的地方,会被路人踩到。

过了几分钟,儿子说:“妈妈,没了”。我抱起他直奔二楼的洗手间,洗完屁屁后,赶紧将孩子递给我妈妈,和老公一起去楼下清理儿子的“臭臭”。

当我们到达现场时,发现“臭臭”早已无影无踪。老公很疑惑地问:“是这个地方吗?是不是记错了?”

“刚过去5分钟,不至于记错。”我回头时,看见刚才在附近看管车辆的一位老大爷,甩手上的水,笑呵呵地朝我们走来。我一下反应过来,在我前脚刚把孩子抱走的时候,这位老大爷后脚就悄悄地把我儿子的“臭臭”清理掉了。

看着这位憨厚的海南老人,我心里百感交集,跑上前向他道谢,他却说:“你们很自觉啦,也谢谢你们。”

最近,三亚启动了大型公益活动“寻找最美三亚人”。其实,“最美三亚人”并不需要刻意寻找,只要留意一下,他们就是你我身边。

【香港便溺事件提醒我们,有必要增进双方的沟通与理解,而不是各走极端。对一些香港同胞来讲,应多些善意提醒和包容,那种站在文明制高点上的斥责,只会增加彼此恶意,却于事无补。】

一对内地游客夫妇让幼女在香港街头小便,被香港年轻人拍照,由此引发的冲突不仅造成路人围观,还在网上引起激烈讨论。许多内地网友力挺年轻夫妻,对另一方大加痛斥。

虽说言人人殊,可对事物的判断,离不开情理法三字。从现场视频可知,这对年轻夫妇最初并不想这样,只因排队上厕所的人多,女儿等不及了,才让她在街边便溺,母亲则用尿不湿接着。一些细节也增加了人们对年轻夫妇的同情,比如在争吵中,年轻妈妈还不忘把尿不湿装进垃圾袋提着。相较而言,香港年轻人的行为则显得过激,不仅对着正在便溺的幼女拍照,还拽住婴儿车不让年轻夫妇离开。

尤其让人感慨,几名香港青年看似在维护当地法纪与文明,实则距离文明本义甚远。双方冲突时,小女孩一直在哭,令人心疼。当这对夫妻不断质问对方是否有孩子时,对方依然不为所动。孩子不是违法的理由,但这不意味着就不该照顾孩子的心理和情绪。且不说这几个年轻人有没有权利对着幼女拍照,为阻止不文明行为而置幼弱儿童受惊吓于不顾,这很难称得上是文明之举,甚至可说是本末倒置。

文明既是对人性的约束,却也源于对人性的尊重。譬如不得随地大小便,之所以要约束这种个人行为,就是为了照顾多数人的利益。但同时,多数人的利益也并非绝对至上,在一些情况下,多数人的利益理应为弱势人群让路。所谓尊老爱幼,体现的就是这一原则。文明理当照见人性,否则文明就失去了根本,成为虚无空泛的道德指标,乃至走向文明的反面。

在香港便溺事件中,人们看到的只有本地青年近乎野蛮的道德指控,却没有见到他们对嚎啕大哭的孩子有丝毫的人性温情。这是非常令人遗憾的地方。

话说回来,部分港人对内地游客感到不满,其来有自。这对夫妇固然值得同情,毕竟也有不当的地方。比如,他们若能尽量找个偏僻场所,或向本地人士求助,后来的事情可能就不会发生。撇开这一事件,一些内地游客在公共场所举止不文明,也非个别现象。由此,就事论事之余,内地网友或应反思这一事件发生的根源,以免同样犯下矫枉过正的错误。

这起事件在网上闹得沸沸扬扬,不单是随地大小便惹的祸,也可说是两地部分人群价值理念分歧所致。这提醒我们,有必要增进双方的沟通与理解,而不是各走极端。对于部分内地游客,要懂得“向前一小步,文明一大步”的道理;而对一些香港同胞来讲,应多些善意提醒和包容,那种站在文明制高点上的斥责,只会增加彼此恶意,却于事无补。

日前,网上流传一个短片,一对内地夫妻在香港街头让小孩在路边小便,引来一名香港男子不满,举机拍摄,引发双方推撞冲突。有人指责当街小便行为的不文明,也有人替这对年轻夫妇辩解说这是“出于无奈”,还有人认为内地游客在香港不文明行为被放大镜检视,是一种歧视,乃至上纲上线到内地与香港的争端。

等一等再“上纲上线”

争论的本质不在于幼童当街小便本身,而在于香港与内地民众在行为方式与思维方式上的隔阂,以及不同立场的人抓住一切机会借题发挥,将隔阂加以炒作与消费,从而宣扬自己褊狭的理念。

内地游客与香港市民就公共场所行为方式问题产生冲突,已非新鲜事。因此,当最近这起“内地夫妻带孩子香港街头小便引发港人拍照谴责”事件在微博上开始发酵时,很多人便预料到了“沸沸扬扬”的这一刻会比以往更快地到来。

仔细观察一下各方的讨论,也实在无甚稀奇,大多是在跟风、站队,并热衷于将此事界定为“素质的差异”、“文明的冲突”以及“人性的缺失”。有趣的是,我尝试对事件本身的全过程和重要细节进行还原,却发现无法做到,原因是无论媒体的报道,还是意见领袖的评论,乃至现场网友对事件的还原,均颇有语焉不详,乃至互相矛盾之处。

不妨这么说:事情发生了,也带来了冲突,但事情的原委究竟如何?千里之外的你我均不得而知,因为我们接触到的,都是故事的不同版本,而非真实的故事本身。有人强调孩子的母亲打了路人耳光,有人声称旁观者拍摄了孩童的私处……生活不过罗生门,在这个观点基于立场而非事实本身的时代里,尤其如此。

让我们先把尚且含混的事实放一放,退一步想:这个事件在框架或母题上,究竟是一个什么情况呢?一个生活不能自理的孩子,在街边小便,纵然是人之常情,但孩子的监护人仍需为此承担相应的责任;旁观者若有不满,自可言语批评,这是人家的言论自由。到此,事件就算完结,似乎没有什么上升的必要和空间。

当街小便自然不雅,可放在任何一个公认文明的国家里,似乎也可归入“人之常情”。若有欧美醉汉在香港街头呕吐,恐怕不会有人上纲上线,扣上素质、文明乃至人性的帽子。因此,争论的本质不在于幼童当街小便本身,而在于香港与内地民众在行为方式与思维方式上的隔阂,以及不同立场的人抓住一切机会借题发挥,将隔阂加以炒作与消费,从而宣扬自己褊狭的理念。

香港是前殖民地,无论制度还是价值观上,均长期受英国影响;而两地社会发展程度不均,亦使得内地民众比起香港民众来,更加复杂、差异大。这些是隔阂的根源,是短期内难以改变的事实,更是彼此谅解的前提。常识告诉我们,人不会无缘无故在繁华闹市中小便,而肆意拍摄儿童隐私也绝非大多数路人的兴趣癖好。一切冲突的发生均事出有因,在“原因”不明的情况下,贸然“抓住一点,不及其余”,实在有违文明社会的基本准则。面对此类事件,新闻媒体与网络意见领袖尤其应当珍惜羽毛,切勿打着“批评”的旗号行党同伐异之事。

说穿了,还是要有耐心,要等一等,等到过程被厘清、细节被敲定,再去上纲上线。到那个时候,人们自然会发现这个“纲”和这个“线”已然不重要,如何消除误解、解决问题、避免伤及无辜,才是当务之急。而这些琐碎的东西,才是很多人整日挂在嘴边却从未真正理解的那三个概念:素质、文明与人性。

□常江(中国人民大学教师)


?

香港何时变得如此“暴戾”

从内地游客港铁进食风波,D&G拒绝市民拍照,到孔庆东辱骂港人事件、“双非”事件、直到去年闹得沸沸扬扬的“奶粉荒”,“内地因素”无一不在陆港矛盾中起到根源与催化剂作用。

从一个内地人的角度看,类似的新闻着实没有任何新鲜感,我们已经习惯于在各种头条上读到自己的同胞在世界各地的种种不文明行为:大声喧哗、随地吐痰、在千年古迹上留名“到此一游”……悲观地想,短期内这种“形象”可能难以改变。

可是,这则新闻还是让不少在港定居多年的内地人读到了一个陌生的香港。

一位资深的香港媒体人回忆九七回归之初,当内地游客遇到类似的情况,港人定会出手相助,而非冷眼旁观甚至拍照上网。一个两岁女童的自我控制能力是无法与成年人相比的,在这一点上,香港人也不会例外。陆客的行为自然违反了香港的管理条例,但是,未经允许私拍儿童便溺的照片同样违反香港法例,并且,在内地和香港的文化背景中,这同样是不文明的行为。

更激烈的行为是,在港人常用的社交网站Facebook、高登等平台上,激烈声音不绝于耳。内地游客在香港的处境渐趋艰难,就从今年开始,几乎每个周末,在内地游客聚集的尖沙咀到旺角一带,都有大大小小的反对内地自由行同胞的游行。不时有内地游客在香港街头遭到这样的游行参加者的“围观”,感觉自己从内地来,就像戴着原罪。最令人难以接受的莫过于去年,一位来自内地的女生在香港遭遇车祸遇难,网上竟有不少激进的本地人拍手称快。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那个昔日曾被无数内地人憧憬为文明与法治的天堂的“东方之珠”,正在经历一次重要蜕变。回想过去几年,从内地游客港铁进食风波,D&G拒绝市民拍照,到孔庆东辱骂港人事件、“双非”事件、直到去年闹得沸沸扬扬的“奶粉荒”,“内地因素”无一不在陆港矛盾中起到根源与催化剂作用。

保持理性的香港媒体人和知识界不禁自问:昔日那个曾在饥荒年代救济同胞、在开放初期敞开胸怀的香港,从何时起变得如此暴戾、情绪化、冷漠了呢?

原因并不复杂,内地同胞在这里尽情释放着积累多年的财富能量与自由欲望。香港这个只有一千一百多平方公里的小天地,不仅要承载七百多万常住居民,还要承担日益庞大的自由行社会成本,仅去年,内地自由行人数就超过两千万,这对小小的香港来说,无疑是沉重的负担。

如今,很多香港人很难做到始终如一的理性与宽容,“守城”的悲情感与非理性产生得无比自然。香港的社会情绪短期内恐难改变,而冀望内地游客素质短期内大幅提升更是难上加难。在两难之间,两地政府可做的,或许是给香港以更大的自主权,自主决定自由行规模,算是给香港的一剂止疼片。

?□张倩烨(香港媒体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