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珠算被正式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我国拥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数量达到30项。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介绍说:珠算是中国古代的重大发明,被誉为“世界上最古老的计算机”。

在经历了2009年申遗未果的坎坷后,如今的捷报不免让人“普大喜奔”。缘此,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介绍似乎就有些“单薄”了,一些媒体深挖:珠算不仅被誉为中国第五大发明,还有增强儿童记忆力和预防老年痴呆的功效;申遗成功有助于增强民族自豪感,吸引更多的人加入到弘扬与保护的行列中来。

但现实却是,珠算在十年前就被清出了小学教材,后来又被曾经应用最广的会计专业所抛弃。也就是说,从小学到大中专学校,珠算已无立身之地。尴尬窘况中,又如何吸引更多的人去弘扬与保护?下大力气去申遗,只为证明我们曾经拥有,并不代表在传承上视若珍宝,这种叶公好龙式的传统文化保护态度,须得扭转。

通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审议后,珠算正式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是我国第30项被列为非遗的项目。直到上世纪90年代,珠算还是我国小学数学教学大纲中的一项内容,但在2001年教育部颁发的《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中,珠算被取消。(12月5日《新京报》)

入遗以后,意味着珠算将作为全人类的共同财富得到全方位的保护,不过对于这样的宝贵财富,居然早在2001年,就已经从义务教育课程中取消。为什么会取消,自然是有各种各样貌似合理的因素,比如 “珠算已在生活中不常用到”,比如“为了给小学生减轻课业负担”。

毋庸置疑,在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珠算确实“已在生活中不常用到”,但是如果因为不常用到,便要摒弃之,这显然也是功利主义思想在作祟,是目光短浅的表现。珠算的存在价值,除了古时生活应用之外,它更体现出一种文化标签价值,正如入遗标准中的“杰出的文化代表性”,既然是有文化的代表性价值,这是任何时候都不过时的。

而所谓的“为了给小学生减轻课业负担”,这就更缺乏说服力了,珠算课程的设置,除了可以培养孩子们的动手能力外,还可以让孩子们领略传统文化的智慧。一门这样有价值的课业,一门可以“寓教于乐”的课业怎么可能会增加孩子们的课业负担呢?与其说是增加了孩子的课业负担,不如说是在嫌弃珠算在应试教育中的格格不入吧。

另外,需要明确的是,珠算入遗,一方面的确是说明珠算的文化代表性价值,另一方面也是反映出这种文化遗产当前需要迫切的保护。并非把珠算列入了非遗项目,就意味着可以一劳永逸,珠算已经得到了最好的保护。将珠算写进非遗项目中,这也不是最终的目的所在,更大的价值还在于传承和发扬珠算宝贵的文化价值。而传承和发扬,最终还要落脚于脚踏实地的保护实践中。

如今看来,最好的保护实践,就应该是把珠算请回到孩子们的课堂中,让孩子们以尽可能规范和全面的方式,学习和认识珠算这一传统文化。更进一步说,把珠算请入课堂,并不仅仅是让孩子们认识和领略珠算文化的瑰丽,更大的意义还在于通过让孩子们领略这一传统文化智慧后,在心理形成对传统文化的保护意识,如此才能一代又一代地将更多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和发扬下去。

昨晚,在通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审议后,珠算正式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是我国第30项被列为非遗的项目。直到上世纪90年代,珠算还是我国小学数学教学大纲中的一项内容,但在2001年教育部颁发的《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中,珠算被取消。(12月5日《新京报》)

一边是5年孜孜不倦的申遗之路,一边是将珠算清出小学教材,俨然是一出自毁长城的闹剧。事实上,不遗余力的珠算申遗,仅是将珠算“入遗”作为终极目标,主观认为珠算已落伍于时代的需求,忽略了对珠算的普及运用,显然背离了珠算申遗的目的,必然也会与联合国科教文组织设立的“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初衷背道而驰。

诚然,增强民族自豪感,弘扬和保护珠算文化,不能总以珠算这样的人类文化遗产正式“入遗”的个例来推动,不能总以获得了“非遗项目”称号,才引起足够重视,这本身就是对“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一种亵渎。举个简单的例子,作家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大家一股脑的抢购莫言作品,这本身就是一种缺乏理智的表现。正确的做法,显然是对民族优良的文化遗产不断的弘扬和保护中传承,让优秀的民族文化内化为每个人的民族自豪感,才能真正成为人类文化的优秀成果。仅就珠算而言,在中小学乃至大学课堂的普及运用,才是对珠算“入遗”最好的回报。

珠算“入遗”,无疑是对珠算这一人类优秀的非物质文化的认同与肯定,但申遗成功只是迈出的第一步,接下来要做的是怎样把珠算文化加以弘扬与传承,如何开发出珠算新的功能。

“一下五去四,三下五去二,一去九进一……”这些珠算口诀你还记得吗?12月4日,在阿塞拜疆首都巴库,传统的珠算与韩国泡菜“同场竞技”。最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通过珠算正式成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据悉,这也是我国第30个被列为非遗的项目。(《新京报》12月5日)

作为中国古代的重大发明,珠算以简便的计算工具和独特的数理内涵,被誉为“世界上最古老的计算机”。但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珠算的计算功能逐渐被削弱,加之它不像书法、绘画,显性的文化色彩较淡,比如不具备陶冶情操、锻炼美感等功用,因此不可避免地被社会淘汰和边缘化。不过,作为民族历史的一项重要遗产,我们仍有必要对其进行保护,而此次申遗的成功,恰好给了人们一次重新认识、发掘珠算的机会,进而反思,今后该如何弘扬与保护珠算文化?

珠算申遗成功后,很多人开始痛批“十年前珠算被清出小学教材”的做法,而2012年教育部公布的义务教育阶段新课程标准,在1至3年级对于数的认识中增加了“知道用算盘可以表示多位数”的要求,更是被普遍解读为“珠算将重新回到中小学课堂”的一个信号。诚然,珠算作为一种文化应该面向青少年,但传承珠算文化是否非得开堂授课,我认为是值得商榷的。

事实上,这些年随着各地“申遗热”的兴起,“非遗进课堂”正成为一种时髦的观点。书法、昆曲、剪纸,统统都有人提议“进课堂”。一时间,课堂似乎成了个筐,什么“非遗”都能往里装。问题是,中国作为目前拥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数量最多的国家,如果每一样非遗都“走进课堂”,那学生们还不得忙死、累死?这种做法,与其说是在推广素质教育,不如说是在增加学生们的负担。

比如珠算,作为一项实用技能,已经没有了登堂入室作为课程的必要性。而作为一种文化,它完全可通过博物馆、文化馆等渠道加以普及,或者通过民间爱好者相互比赛等形式进行传承。这方面,“走群众路线”的围棋、象棋就是一个很好的范例。

如果什么东西都变成一堂课,甚至加以应试化,不仅无助于传承,相反可能引起学生的反感,进而更加疏远这些“老古董”。如此,岂不适得其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