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福州金山榕城广场有一家“诚信餐厅”。食客到餐厅就餐,可自己拿碗、自己盛菜、自己洗碗,自由付费。但遗憾的是,该餐厅开业三个多月来,已累计亏损25万元。(见2013年11月27日中国广播网)由此可见,“诚信餐厅”的生命力,实在令人怀疑。

办一家“诚信餐厅”,是老板刘鹏飞的梦想,“营造一种信任氛围,希望来这里用餐的人能体会到相互信任的感觉,而后将这份信任感带回到工作和生活中。” 刘老板的初衷无疑是好的,但事实是:顾客用餐后,有的付钱不足,有的不付钱,更有不少前来蹭吃。

“诚信餐厅”经营难以获得成功是意料之中的事情。这是因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经营餐饮同经营其他项目或其他产品一样,必须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和等价交换原则,以公司的运行方式进行市场经营和交易,不能凭消费者个人的意愿和良心付款。这不仅因为,餐厅提供的主食和菜肴若不明码标价,顾客难以做出准确的估价,而且还因为人们的觉悟也是参差不齐的。也就是说,市场运行靠的是规则,而不是个人的觉悟和良心。

我国目前仍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还不到提供“免费午餐”的时候。2011年广州亚运会期间市民免费乘车举措夭折,提早过上共产主义生活的南街村负债累累,都是说明了这一点,这很需要决策者们深思熟虑,也需要颇具爱心的老板们三思而后行。据此,“诚信餐厅”不要再硬挺下去了,还是偃旗息鼓为好。

有一种新型餐厅,吃饭没人来跟你结帐,完全凭个人意愿和个人良心来给钱。“营造一种信任氛围,希望来这里用餐的人能体会到相互信任的感觉,而后将这份信任感带回到工作和生活中”,通常是这种餐厅老板的一个初衷,也是福州“诚信餐厅”老板刘鹏飞的梦想。遗憾的是,开业四个多月,这家餐厅已累计亏损25万元。(11-27《中国广播网》)

放开肚子尽吃,凭良心与意愿给钱,如此一腔热情抛出,本应换来一片诚信,可事实上,开业四个多月,亏损达25万,其中原因到底何在?

笔者之见,“诚信餐厅”亏帐,责任别全算在顾客身上。

诚然,在“诚信餐厅”生意红火,“每天都爆棚,饭菜一扫光”背后,难免有人利用老板善心,贪占便宜,可对绝大多数前来吃饭的市民而言,还应是为“捧场”而来,凭“良心”付费的。只是由于餐厅经营乏术,才让此“诚信餐厅”在亏空的同时,令公众的诚信与良心也大受“牵连”。

比如在“全凭个人意愿和良心来给钱”上,许多时候,即便顾客很守规矩,看“菜”算帐,量“饭”付钱,可因所处角色,及对餐厅运营投入的了解上有“错位”,顾客以为尽了良心,讲了诚信,但在餐厅老板的“帐本”上,未必就“诚心诚意”了。最起码,在场地租赁上,是贵是贱?在人工雇用上,是便宜是费钱?在水电暖等各项开支上,又是怎么个情况?顾客不在“其位”,自然难解“其政”。如此我开我的店,你付你的款,“井水”不犯“河水”,在成本核算上出现偏差,在“良心”付出上各说各话,也就必然。

对福建此“诚信餐厅”而言,要想维持下去,说易也易,说难很难。如果仍只凭一腔热情,盲目经营,难免热心受辱,好事办砸。反之,如果在饭菜价格上给出具体数额,在“逗留”时间上给出一定限制,(原本顾客吃饱了,可看书、打游戏、吃水果,想呆多久都行),在日常管理上能真正有所付出,让顾客明明白白消费,坦坦然然进餐,“诚信餐厅”变成“良心”的汇聚地,“诚信”的演绎场,社会“正能量”的中转站,未必不可能。

其实,何止此一个“诚信餐厅”?在其它社会公益问题上,除了“热情”,真正有“心血”与“智慧”的付出,同样很关键。

现在有一种新型的餐厅,没有服务员也没有收银员,完全凭着顾客个人的意愿和个人的良心来给钱。福州有这样一家“诚信餐厅”,开业4个月亏损25万。(11月27日 中国广播网)

通过对消费模式的创新来营造彼此信任的社会氛围,这本是很好的经营尝试。但是当具体的经营手段不能支撑起如此宏大的经营理念,所谓的“良心付账”,就会演变成社会道德对消费者的“绑架”。

相较于其他餐饮机构,福州的这家餐厅将诚信机制纳入支付模式之中,不可谓不前卫。然而,细观其经营手段却又不可谓不粗糙。没有服务员,没有收银员,没有洗碗工尚可理解。但是,菜品上连起码的标价都没有,这多少有点“难为”消费者的意思。

正规餐厅中的饭菜价格不仅需要将基本的食材成本计算在内,更需要考虑其他诸如房租、管理等的花费成本,而在这一点上,顾客是没法做出准确计算的。就算能够计算,难免会在无形中提高消费成本;而笼统地计算又无法做到精确适度。最终,要么是顾客多花“冤枉钱”,要么是餐厅亏本。无论是前者,还是后者,其实都与消费公平理念相背离。

从这一点上看,如此经营的“诚信”餐厅开业即亏本,似乎并不值得奇怪。而依笔者看来,这种经营手段所带来的社会公德亏损要比餐厅亏损更令人警醒。当餐厅抬头上的“诚信”二字与“亏本”挂上钩,当事件在社会舆论中充分发酵,这只会加剧人们对社会诚信的恐慌,而不是像餐厅老板的初衷——增强社会信任。

令人无奈的是,在当下的经济条件下,就算该餐厅能够实现盈利,我们也不得不考虑这样的问题,即顾客到底是因为感受到了餐厅的“温馨”而自愿多出钱,还是因为出于“社会道德”的考虑而“不好意思”少出钱?如果是后者,此种经营模式便演变成了利用社会良心对消费者进行的另一种“绑架”,这对于社会诚信体系的建立而言,同样弊大于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