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巴克受到舆论关注以来,有为星巴克鸣不平的,有骂洋品牌对中国消费者不公的,有批国产品牌不争气的。细细想来,高物价背后,折射的是发展中国家市场发展不充分。

在欧洲不少城市,咖啡馆林立,而且每每付账时,三四十克朗(1人民币约合3.2捷克克朗)即可搞定。商家竞争激烈,倘若肆意涨价,不但顾客不买账,而且自有同类商家取而代之。

不少商品在中国本土制造,按常理,仅仅考虑流通成本,“中国制造”的内销商品应该比外销品便宜,可事实却相反。这表明,“中国制造”处于世界产业链低端,只赚代工费,缺乏对产品价格的发言权和主导权。

目前,国内一些企业,虽然有生产加工洋品牌的能力,却未必有经营独创品牌的与洋品牌抗衡的能力。洋品牌在中国缺乏市场竞争,价钱自然由别人说了算。以运动品牌为例,在欧美国家,除了耐克和阿迪达斯,还有乐卡克、新百伦、彪马等几十个品牌可供消费者挑选。

如果说喝咖啡、买衣服尚属解决温饱之后的休闲消费,那么平时的水电煤气可就是老百姓过日子的必须消费了。东欧小国保加利亚今年初因“天价电费”引发社会动荡、政府下台,就是市场缺乏竞争、垄断横行的现实写照。保加利亚电力市场当时由捷克和奥地利的3家电力公司垄断经营。作为欧盟工资最低的国家之一,其月平均工资387欧元。面对暴涨至100多欧元的账单,当地民众震怒,走上街头示威抗议,政府被迫集体辞职。

开放的市场,公平的竞争,只是市场经济的一部分。但倘若没能营造出这种开放和公平的竞争环境,则难言市场的充分发展,更难保合理的物价水平。(新华社记者丁宜)

一杯洋咖啡“物料成本”不足4元,售价却高达数十元;一杯洋快餐豆浆售价7元、所用豆浆粉成本不足1元……一段时间以来,关于一些商品“暴利”的批评,看起来颇让人义愤,实际却有点简单粗暴。

事实上,价格与“物料成本”无关的例子还有很多。就以电视台广告为例,凌晨三四点的广告经常无人问津,但一些黄金时间的广告时段,却往往拍出数以亿元计的“标王”。而凌晨和黄金时段广告的“成本”,又能有多大差别呢?

任何一家企业在依法经营时,都要承担工资、社保、税费、房租、固定资产、研发、公关、水电等很多成本,为产品和服务定价时,需要综合考虑这些因素。指责豆浆粉的物料成本和售价不成比例,用一杯咖啡的物料成本证明企业的暴利,经常是没有意义的。

举这些例子,并不是为所有暴利辩护。而是想说,在一个健康的市场经济环境中,高度竞争行业的产品和服务定价是否合理,唯一的标准就是消费者的接受程度。诚然,消费者总会抱怨价格太高——谁不希望东西便宜点卖呢?但只要企业不涉及行政或政策性垄断,消费者都可以用钞票来“投票”。倘若真有企业在同行虎视眈眈之下公然维持高价,那迟早会被消费者抛弃。而对于“暴利”指责,商家每天门庭若市、排队等座的现状,才是最有力的回应。

而真正需要关注和监督的,不是这些消费者随时可以“抛弃”的行业和企业。咖啡店各式各样,土洋都有,实在不行还可以到超市买速溶的,不必非得每天去一家店喝一杯咖啡。还有其他爱喝茶或是爱吃大蒜的人,不喝咖啡也没啥。要监督企业暴利,不妨把目光盯向那些仰仗行政干预、结成价格同盟的行业和企业。

记者日前在浙江采访劳动密集型企业时,某纺织企业老总说:“LV这个包,实际上是人造革的,为什么能卖一万多?如果既没有品牌,也没有技术含金量,那很快就结束了。”近年来倍感劳动力成本、人民币汇率上升压力的中国企业,倒不妨以上述豆浆、咖啡为师,争取把物料成本仅为“白菜价”的产品和服务卖出高价。所谓经济转型升级、占据价值链上游,不正是这个意思吗?

新华社哈尔滨10月20日新媒体专电

从“咖啡风波”来看,要让网友不以异样的目光看待,央视恐怕还得加把劲。当然,网友也应就事论事,不能把任何事情都混为一谈。

近日,央视痛批星巴克在中国卖高价咖啡,利润率远高于欧美市场。结果此举不仅未赢得公众喝彩,反倒招致网友质疑,甚至还有人特地去排队买咖啡表示支持。许多人之所以站在星巴克这边,有人是觉得央视相关报道小题大做,有人是批评央视报道缺乏财务知识,还有人是认为央视是在选择性报道。网友的这些说法不是没有一点道理。

比如,一杯咖啡在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定价并不能简单对比,而要具体看原材料成本、运营成本以及物价等综合因素。又如从市场竞争的角度,只要不是垄断性产品,市场主体理当拥有一定的自由定价权。从实际情形看,星巴克咖啡在中国的价格并不是最高的,稍微上点档次的咖啡馆、餐厅,一杯分量比星巴克少的咖啡价格大致都在40元以上。

其实,这场风波的形成,应源自一种共同的心理原因,即网友们认为央视是戴着有色眼镜来报道星巴克的。例如,有人把央视对麦当劳、苹果公司等洋产品的负面报道串在一起,批评央视相关报道出于“别有用心”的策划。如果说央视的相关报道是戴着有色眼镜,那么可以说,网友的部分批评也不无偏颇。

事实上,就算网友的质疑有一定道理,也不能否认央视报道的正当性。平心而论,央视曾对哪些洋产品进行监督报道,或者未能及时介入报道哪些社会现象,都不该成为它有无资格批评星巴克的理由。既然星巴克在中国的价格与其他地区存在差别,媒体自然可以提出质疑,哪怕报道本身存在漏洞,显得不那么专业,舆论监督对象也有必要本着对消费者负责的态度,进行回应和解释。

从这角度看,问题就比较清楚了。在这件事情上,央视和部分网友都陷入了过于主观化看待事物的陷阱。不可否认,央视在既往不少报道上存在这种倾向和立场,而这难免给网友带来根深蒂固的印象,进而对央视报道活动一律进行刻板化的解读。

因此,面对这起星巴克报道风波,关键或许不在于央视能否进行批评报道,而在于网友对央视怎么看。这场“咖啡风波”表明,若要避免类似争议,央视应更加追求专业化立场,致力于提高客观、公正的媒体形象。只不过,央视的形象是否有所改变,最终还要看公众如何评判。从这起事件来看,要让网友不以异样的目光看待,央视恐怕还得加把劲。当然,网友也应就事论事,不能把任何事情都混为一谈。

“十一”假期,朱小姐去美国旅行,在美国一家星巴克发现,这里的价格要比国内便宜了约三分之一。令朱小姐不解的是,国内的消费水平远远低于美国,为何几乎同样的产品在居民收入水平更高的国家却有着更低的价位?事实上,星巴克中国高价背后是高额的营业利润率,中国的营业利润率远超美国,甚至是欧洲等地区的16倍以上,高营业利润率支撑了星巴克在中国的高速扩张。(2013年10月20日 央视新闻)

星巴克在国内多多贵?看一下其中杯基本款咖啡价格就知道了:北京22元(人均购买力8328美元);香港18.06元(49137美元);纽约12.8元(48387美元); 东京27.2元(34740美元); 法兰克福18.79元(37897美元);伦敦16.76元(36090美元)。每杯咖啡价格后面的是城市所在国家人均购买力水平,相比之下,中国人是否是在打肿脸充胖子?星巴克在欧洲和美国只是大众消费品,而到了中国就被冠以“高端、大气”,象征身份、地位的奢侈品,中国人真是很“贱”吗?

其实不止星巴克中国比美国贵75%,很多洋品牌如麦当劳、肯得基、雀巢、惠氏、美赞臣、苹果手机电脑,都是在本国卖一个价,到了中国就卖另一个价近期央视也曾曝光许多进口轿车在中国的价格远远高于国内价格,而这些进口高价品牌商品往往是价高质次-----即在本国并非最好产品。这些执行了价格、质量双重标准的洋品牌涵盖了生活日用品、电子产品、食品、汽车等多个领域。

为什么洋品牌都不约而同把目光盯向了中国市场?一方面因为中国有着十几亿人的庞大消费市场,持续30年的经济高速增长更让这里成为淘金热地,在他们眼中,中国虽然人均收入还不高,但决不缺少真假土豪-----他们或为了虚荣攀比,或为了追求高档时尚,或为了人前显贵,价格越高点反而越是有人趋之若鹜,他们很了解中国真假土豪的消费观念-----只买贵的,不买对的。

几天前,上海一对双双待业啃老80后夫妻,当女儿还在腹中时就上网发贴明码标价寻找买家,得到5万拐卖费用后立刻上网购买了苹果手机、高档名牌球鞋等物品。安徽一名17岁高中生为买苹果手机和iPad跑到湖南卖肾,此事件媒体曝光后甚至还有很多年轻人效仿-----只为了买个象征时尚和身份地位的苹果手机就如此不惜付出生命和健康的代价,可能有人会说这些都是个案,并不能代表全部,但我们去看看每当苹果推出新款产品时那连夜排队的年轻“果粉”们,有几个是真富贵呢?

星巴克和众多洋品牌高价暴利的背后正折射了国人的不自信:他们对国产商品质量的不自信,对自身能力和人生价值的不自信。假土豪们想要洋品牌消费观来证明炫耀自己的成就和能力,真土豪们想用洋品牌来证明自己并非胸无点墨和高人一等,白领阶层想要洋品牌来论证自己物有所值。

中国还有上亿人挣扎于贫困线上,不切实践的奢侈洋品牌消费观不符合当今中国国情,更是在浪费社会财富、拖累伟大复兴“中国梦”前进的脚步。而抑制此种畸形消费理念需要中国企业用良心、科技、责任感来提高产品质量,需要海关、外贸和价格主管部门来监管打击洋品牌高价格,更需要国人理智地认清自身能力和当今国情。中国人应试清醒地看到:勤俭、质朴的简单美才是中华民族最应该传承的消费美德,即使当有一天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全面实现之时,这种美德我们也不应该丢弃一边。

近日,星巴克咖啡的价格问题备受关注。央视调查发现:一杯354毫升拿铁咖啡的价格:北京:27元人民币;英国伦敦:24.25元人民币;美国芝加哥:19.98元人民币;印度孟买:14.6元人民币。业内人士揭秘,每杯星巴克拿铁物料成本不足4元。

在讨论星巴克咖啡价格之前,不妨先谈一个生活中的常识。假设你作为一个消费者去几家不同的餐馆就餐,发现这家餐馆的清蒸鳜鱼是100元/斤,那家是120元/斤,还有一家是180元/斤,而且你恰好知道这几家餐馆的原料都来自同一个供货商,进价都是70元/斤,你是否会质问那家卖价最高的餐馆,为什么要卖得比其他两家都要贵?

在一个充分竞争的市场中,面对这样的情况,消费者的权限,不是像个侦探一样,深入到商家的采购环节,看看人家卖给你的商品原料成本到底多高,并以此作为指责商家甚至向商家“维权”的依据,而是充分地运用自己所拥有的“用脚投票”的权利——既然你的商品定价高,你有定价高的自由,我也有不买的自由。正如你不能强迫我必须消费一样,我也无权指责你定价太高,或者要求你按照我认可的价格定价。

应该说,这不仅仅是一个生活中的常识,而且也是一个经济学的常识。甚至不需要多么高的学历,只是一个学习过政治经济学的中学生,也会明白这样的经济学道理:在充分竞争的市场条件下,商品的价格是由供求关系决定的。在中学语文课本中,这样的经济学道理,鲁迅先生也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表达过,“北京的白菜运往浙江,便用红头绳系住菜根,倒挂在水果店头,尊为‘胶菜’;福建野生着的芦荟,一到北京就请进温室,且美其名曰‘龙舌兰’。”

星巴克的咖啡敢于卖出高昂的价格,说明他们相信自己的价格有市场。否则,用不着外人对其说三道四,残酷的市场生死竞争早已教会了其如何去合理定价。毕竟,在咖啡消费市场,消费者拥有太多太多的自主选择权。如果你觉得星巴克的咖啡贵,你完全可以选择去其他咖啡厅,甚至去超市买包咖啡自己回家冲着喝也未尝不可。当你有无数种选择时,商家在定价上的自由度其实和你的自由选择一模一样。

最新的消息显示,到2015年,星巴克计划在国内新开上百家门店,招聘的员工数量也要翻一番。如果没有对未来市场供求关系的良好预期,一个企业怎么会如此扩张呢?所以,在星巴克咖啡价格这个问题上,我向来不赞成一些人用所谓义正辞严的声调,从物料成本、国别价差甚至关税、物流成本加价太高等深层次的原因进行“剖析”,因为它本身就是一个用市场供求关系就能解释的经济学常识问题。

说起来,从1992年确立市场经济体制算起,我国的市场经济实践也有20多年的历史,这样的时间跨度虽不足以让市场经济体制足够完善,但普及一个市场价格的经济学常识应该是绰绰有余。可现实是,一些人,经济学概念、理论谈起来天花乱坠,甚至到了让人望而生畏的地步,可是一接触实际,骨子里面计划经济的思维就会大行其道,一看到价高,就想到暴利、歧视甚至垄断,有一种不把价高者拉下马誓不罢休的精神。我也总是在想,如果这样的精神,能够用在真正该较真的领域该多好啊!

志灵(北京 职员)

近日,有媒体报道称,星巴克咖啡在中国卖高价:一杯354毫升的拿铁咖啡,在北京的售价为27元,是其物料成本的近10倍。

报道还列举了相同容积的拿铁咖啡在其他地方的售价:英国伦敦24.25元人民币,美国芝加哥19.98元人民币,印度孟买14.6元人民币。此举大概是用更直观的方式,来支持星巴克咖啡在中国卖高价的判断。

消费者一般都对价格比较敏感,所以这样的报道总能引发关切。但是,这则报道并不严谨,有些地方甚至违背了常识,容易混淆视听,造成一些不必要的误解。

首先,商品的价格包含成本,但成本并不决定价格。这是经济学常识。一件商品的成本几块钱,售价十几块或几十块钱,这并不必然表示它的价格就“高”。

打个比方,一个LV皮包卖多少钱,它的成本是多少?南方的芒果成本多少,运到北方卖多少钱?再比如说,一块豆腐,一瓶老干妈酱,在中国价格是多少,在美国为什么卖得比中国贵?我们可以说,豆腐和老干妈在美国卖了高价,“攫取高额暴利”吗?

从报道看,将一杯拿铁咖啡的物料成本与售价进行对比,也不恰当。按报道所说,物料成本包括咖啡豆、牛奶和一次性用品的费用。但物料成本不等于咖啡成本。一杯星巴克咖啡的成本——也可以说绝大部分商品的成本,至少还应包括人工、税收、租金、管理、设备、物流、仓储等等。这些东西的成本是多少,报道却没有说。

其次,定价自由。星巴克咖啡价格怎么定,由企业自主决定。从定价自由角度,星巴克将一杯咖啡定价100元,或者定价1元钱,这都没问题,都不违法。

消费者也有选择的自由。你觉得一个商品不合意,价格不合理,你可以不去买,用脚投票。客流量、营收和利润发生了变动,相关企业自然会作出反应。这一点其实不必过多操心。

当然,还存在一种情况,就是价格垄断。一家企业是否存在价格垄断行为,是需要从法律上做出严格界定的。

此外,仅仅在数字上对比北京、伦敦、芝加哥和孟买等地的咖啡定价,也说明不了多少问题。不同的国家和城市,其税收、租金、物流以及消费喜好、消费心理、品牌形象等,都不尽相同,这些因素都可能影响到商品定价。甚至在中国国内,同一件商品在北京、上海、武汉等不同城市的定价,恐怕也都会不同。

即便不考虑其他因素,一个洋品牌在中国的价格比在本国高,不算什么新鲜事。此前就有媒体报道说,一些国外的服装品牌,在本国可能就是“超市货”,卖得很便宜,但来到中国,就定位成了中高端品牌,价格水涨船高。

星巴克在中国卖高价这个报道,往小了说,是报道不够严谨,在专业性上缺乏足够的说服力。这提醒我们媒体工作者在做报道时,一定要深思熟虑,判断要站得住脚,减少“硬伤”,不能以其昏昏,使人昭昭。往大了说,中国改革开放搞了30多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正式确立也有20多年,但有关市场经济的一些基本知识、观念、思维方式等,是否就已经深入人心了呢?恐怕也未必。这种情况下,更加需要专家学者、媒体工作者,用常识和逻辑来引导人、说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