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网上爆料,今年以来,已有130多个中国文艺团体和个人登上了维也纳金色大厅的舞台,但真正的观众却寥寥无几。金色大厅成了这些“演员”们的“卡拉OK厅”。当地人都十分清楚,金色大厅按照商业模式运行,与中国人心目中的“殿堂”相去甚远。只要交付场租,无论音乐素养高低,任何人都可享有在金厅彩排并演出的权利。

(9月26日《新华每日电讯》)

维也纳曾经是多少人心目中的神圣殿堂,准确的说法应该是多少国人心中的神圣殿堂。因为人家只是商业运作下的一个音乐交流场所。正如我们的人民大会堂,能够到里面开会的不仅仅有身份显赫的人,卖假药的只要有钱也可以到哪里去嚷嚷一番。

既然有钱什么人都可以去卡拉一次,于是也就有了国内文艺团体的逍遥一游。要说是逍遥的话,也有点高看了某些人,有的逍遥者其实去的并不逍遥,有点钱的还好说,这没有钱的,尽管人家的场地费也不多,可是要加上到此一游的其他开支,包括捧场子的人员的吃喝拉撒也是足以让“艺术家们”头痛。

一根虚名的指挥棒,让多少场这样的演出上演着跑调的音符。这些团体和个人缘何对这样的场所情有独钟,实在不是外国的场地会念经,而是,我们自己赋予了这样普通场地神秘和崇拜。谁敢说,这些纷至沓去的人们没有在匆匆奔跑中,成就了自己人生的利益大山?去过的,当然有很有档次的人,也有没有什么能力的人。但是,由于受众的错误的捧场,维也纳一游也就成了某些人缩短人生奋斗历程的一种捷径。

这其实怪不得他们,也和我们自己的崇洋媚外有着不小的关系。这种崇洋媚外的心态给哗众取宠者,给爱慕虚荣者留下了宽广的道路。因为维也纳曾经有高级团体的豪华演出,我们就以为那里是圣洁的殿堂。于是,我们也要去圣洁一番。这就是我们心中挥之不去的错误观念。这种维也纳殿堂仅仅在艺术圈里存在吗?答案则是否定的。我们有多少版本的维也纳?有科学版的维也纳,有食品版的维也纳,有酒水版的维也纳,更有商品版的维也纳。有报道说,我们的一条领带在国内也就卖40多块钱没人要,可是到加拿大溜上一圈,回到国内就成了几千元的抢手货。我们国内有一家家具厂的产品,在国内销量不好,就送到了国外,贴上了洋标签,很多国内消费者漂洋过海的去抢购。

想必,这些要到维也纳去疯狂一把的“艺术家”们在沾了维也纳仙气之后,回到国内也必将会成了抢手货。这从某某歌手、某某团体维也纳之旅成为媒体炫耀的焦点就可见一斑。笔者注意到的是,在谈起艺术成就如何的时候,我们也总是拿着外国专家评价说事,外国专家只要竖起大拇指说“ok.ok”,我们就死心塌地的买了账。

不靠实实在在的水平也能有捷径可走。不是“艺术家”们心中装着虚名,而是我们受众、部门心中装满了虚名,是我们的虚名心理成就了别人的虚名而已。

虚名指挥棒让多少音符跑了调?我们当深思!

近日网上爆料,今年以来,已有130多个中国文艺团体和个人登上了维也纳金色大厅的舞台,但真正的观众却寥寥无几。金色大厅成了这些“演员”们的“卡拉OK厅”。(9月26日新华每日电讯)

若非新华每日电讯的这则消息,相信很多人至今和笔者一样,将维也纳的金色大厅视作“世界音乐圣殿”。不可思议,原来,大批前往这里演出的中国艺术团都是自费去“镀金”的,而大量赠票竟是保证上座率的主要手段之一。现实中的维也纳金色大厅屹立不倒,在广泛接纳着中国人的自费秀场的同时,也承接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商业演出。然而,今天,它在国人心目中的所代表的伟岸和光辉——一座高不可攀的音乐圣殿,坍塌了。

我们不禁要问,发生这样的悲剧,除过国内一些急功近利的艺术社团、媒体组织的炒作、利用和误导外,究竟还有什么裹挟着我们的思维一起一厢情愿地制造了这个神话?细想之下,我们蓦然发现,正是我们一直以来深埋在骨子里的、我们以为早就剔除干净的崇洋心理。

历经几代人的不懈努力,经由三十多年来的改革开放,中国综合国力大幅增强,已然成长为对世界格局极具影响力的东方大国,我们甚至可以畅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想。然而,我们的思想意识领域却没有同步建立起强大的自信,曾经的历史阴影深刻地影响着我们,很多国人内心深处依然迷信“外国的月亮比中国的圆”,文化、艺术领域尤其如此。便是伴随着这样的虚弱,在一些艺术团体的大肆鼓噪和媒体的误导之下,我们把外国的东西想当然地神化,连我们普通人知之甚少的维也纳金色大厅亦未幸免。

由此可见,当下我们正在大力倡导的“文化自觉、文化自信、文化自强”,要真正落实到我们的灵魂深处,落实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我们尚需要静下心来深刻反思,与此同时,还必须学会适时排除惯性思维和一些人为的干扰。

奥地利维也纳的金色大厅,因每年元旦举办维也纳爱乐乐团新年音乐会而闻名遐迩,一向被中国人视为“艺术圣殿”,到那里“镀金”成了中国文艺团体和艺术工作者的梦想。今年前8个月,已有133个中国文艺团体和个人登上了这个“圣殿”。然而,这些演出的观众寥寥无几,当地媒体也不关注,金色大厅几乎已是中国演员自娱自乐的“卡拉OK厅”。(9月26日《新华每日电讯》)

看了报道才恍然明白,维也纳金色大厅并不是什么“艺术圣殿”,它只是一个普通的供音乐家和音乐爱好者切磋技艺、展示自我的场所——只要交付两三万欧元的场租费,无论音乐素养高低,任何人都可以在那里彩排和演出。绝大多数中国文艺团体和个人,利用的都是金色大厅的“垃圾时间”,他们的演出根本不在正式音乐季安排的场次中,且绝大部分演出不对外售票。

不对外售票,谁来观看演出呢?一是靠演出团体之间相互捧场,你演的时候我当观众,我演的时候你当观众;二是靠使馆和商会免费向华人赠票,但因这种“文化活动”实在太频繁,当地华人极度“审美疲劳”,连中餐馆的厨师都“听怕了”……一些中国文艺团体和演员把金色大厅当做“镀金圣地”,这就是他们“向世界展示中国文化”的真相。

说实话,看这些报道时,我不由得笑了,不是因为我的“笑点”低,而是事实真相太搞笑。常听一些文艺团体或演员自豪地宣称曾去金色大厅演出,受到了热烈欢迎,引起了巨大轰动,为中外文化交流作出了贡献,原来,他们只不过是去金色大厅唱了一次卡拉OK。这种自娱自乐,与“向世界展示中国文化”根本不沾边。想必,当老外笑纳一笔笔场租费时,除了感谢中国人解决了他们的资金难题,心里也在讥笑这些中国人“钱多人傻”吧。

当然,老外不了解中国国情,这些中国人蜂拥去金色大厅露一小脸,“钱多”可能是实情,但他们肯定不傻。其一,中国人向来好面子,去金色大厅演出是多么光鲜荣耀之事,为了挣这个面子、镀这个金,区区两三万欧元何足挂齿;其二,中国人向来喜欢走捷径,而且崇洋者众多,在金色大厅“镀金”之后,再回到国内炒作一番,立马让人刮目相看,身价立马翻番,这笔“买卖”相当划算;其三,中国的官员向来喜好政绩,一些部门把辖下的文艺团体或演员送到金色大厅表演,一些机构在金色大厅举办各种音乐比赛、艺术节,乃至一些学校让家长自掏腰包带孩子去金色大厅演出,这些都是打造“政绩工程”的锦上添花之举。

正是崇洋、好面子、好政绩、喜走捷径、善于忽悠、热衷于炒作这些因素综合作用,才使得万里之外的维也纳金色大厅,变成了一拨又一拨中国演员的“卡拉OK厅”和“镀金大厅”。

随着媒体对这个“镀金大厅”真相的揭示,维也纳金色大厅在国人心目中的光环必会逐渐褪去,它终将走下神坛,再想靠它“镀金”恐怕不那么容易了,而这显然是一件好事。

近日,一些中国文艺团体在维也纳金色大厅举办“自娱自乐”演出的消息陆续被曝光,只要花钱就能在金色大厅演出的事实也引发关注。有媒体更将“金色大厅”戏称为“金钱大厅”。

其实,对于奥地利人乃至全欧洲人而言,金色大厅并不能与“世界音乐圣殿”画等号。它的管理者维也纳音乐之友协会是个商业性团体,只要交付两三万欧元的场租,无论音乐技能高低,任何人都有机会在这里彩排三个小时、演出两个半小时。

事实上,金色大厅事件只是诸多“世界级”品牌光环破灭的一个缩影。随着中国日益融入国际社会,中国人对世界的了解逐渐加深,一些原先被误传或被有心炒作出的品牌或形象也逐渐褪去华丽的外衣,部分以商业模式运营的各类国际奖项和国际排名正呈现出更为真实的一面。

应该说,在欧美国家,对一些文化活动、奖项等进行商业化运作实属正常,有的能够始终保持水准,而有的则更多“向钱看”。坚持水准至上、辅以商业运作的项目多能持续发展,又拥有一定口碑。比如,吉尼斯世界纪录大全项目的商业运作不能说不成功,而“世界纪录”的称号也不全是花钱就能买来的。

金色大厅的商业行为无可厚非,但国内一些人将其作为“世界音乐圣殿”热炒,中国文艺团体过度追求来此“镀金”,一时间让大厅人气“爆棚”、声誉有损,则值得人们反思。

据介绍,近年来国内团体和个人在金色大厅的演出频繁,甚至还出现过一天之内演出两场“中国新年音乐会”的现象,演出水平参差不齐。中国团体在金色大厅的演出也难以吸引观众,送票行为普遍,有些演出甚至出现演员们互为观众的现象,令人咋舌。

当然,中国文化在走向世界的过程中,总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但是,如果我们坚持艺术水准,不一味追求“亮相世界舞台”,多少会少走弯路、少交学费,有助于我们的文化得到更多认可,有助于我们的文化人得到更多尊重。

(新华社记者 姜岩)

沦陷的维也纳金色大厅,如同一面镜子。我们在经济腾飞的路上走得够远,需要放慢脚步,等待落后了的心灵。

近日媒体报道,被国人视为“音乐圣殿”的维也纳金色大厅,已经“沦陷”成为中国演员的“镀金大厅”。两三万欧元的基本场租费,无法抵御国人的攻势。据称仅今年,已有130多个中国文艺团体和个人在这个舞台上表演自掏腰包、免费送票的“卡拉OK”,甚至为了表明“我们真的到此一游”伪造维也纳市长签名……

这虽在意料之外,却在情理之中。情理之中,是因为,从埃及金字塔、巴黎罗浮宫等地频现的“到此一游”,到席卷欧洲各国的奢侈品商店国人手挥现金排队抢购的壮观,以及部分“名流”伪造国外著名高校文凭的不良记录,似乎我们已经“走出去”了。

国人的维也纳“镀金”行动,足以让我们联想起国内各级各类声势浩大的行业评奖、部分领导干部来路不明的学历、各地泛滥的“形象工程”。金色大厅不过是上述现象的国际演示厅。

经济的富裕反衬着文化的落差,并放大着我们的陋习。镀金时代虚假的金色光芒,到底反衬出哪些乱象?

首先是诚信的缺失。商业伦理固然颠覆了“酒香不怕巷子深”论,但依然追求质量为本的理想。而诚信体系缺乏导致舍本而逐末,不是着力于把“产品”做得更好,而是努力做得更“假”,包括博眼球、面子工程,为降低成本应运而生的假冒伪劣,以及,本新闻中的伪造市长签名……

削尖脑袋寻找终南捷径,背后是社会性浮躁。通向成功的“厚黑学”成为一门学问,攀登的过程无人关注。在国外关起门来自娱自乐不是羞耻,回到国内大吹大擂也不是羞耻。“成功”成为最好的遮羞布,荣耀的光环之下,飞舞着大批急功近利和华而不实的“南郭先生”。

对成功和荣耀的追逐掩饰不住深植于内心的自卑。因此,一旦条件许可,便会转化为世界名胜的“到此一游”、一流的奢侈品、镀金的文凭,以及维也纳的金色大厅。因为“国际化”依旧是一个世俗公认的成功的刻度,足以掩饰我们内心的虚荣。

理论上,商业运作或私人行为,只要不越出法律边界,便有其选择的自由。但是,沦陷的维也纳金色大厅,如同一面镜子,照出了我们深层次的问题。我们必须从提升国民素质、培养求真务实的习惯,改变“唯数据论”的成功考核体系做起。我们本来是引以为傲的文明古国,现在,我们在经济腾飞的路上走得够远,需要放慢脚步,等待落后了的心灵。

1988年,中国中央民族乐团在维也纳金色大厅成功举办了中国新春音乐会,成为首个登上这个舞台的中国音乐团体。“金色大厅”的名字也从那时起慢慢进入中国人的视野。十多年以后,有媒体报道,金色大厅已经成为中国的卡拉OK厅。

给钱就能租下来,表演时间是剧院的“垃圾时段”,门票免费赠送,拉国内其他演出同行当观众,伪造维也纳市长签名以证实演出经历真实……近日爆出的发生在维也纳音乐协会金色大厅里的这些事儿,活脱脱让一些国内演出者成为一场场闹剧的当事人。作为中国文化走出去的一种形式,中国人渴望登上金色大厅舞台无可厚非,但如此登台,不免让人唏嘘苦笑。

十多年,金色大厅神话在国内的形成,要拜当时的信息封闭环境所赐。那时除了一些专业观众,大众对金色大厅知之甚少,那些从金色大厅凯旋的演出者,敲锣打鼓式的宣传,普及了金色大厅的历史和美誉,给人们留下了这样的错觉:去过金色大厅的人都很厉害。

而现在,是信息无缝时代,国内演出团体在金色大厅的真相,早已不是什么秘密。在几年前,对金色大厅的质疑就出现了,但这阻挡不了前赴后继者,神话虽破灭,但金色大厅的虎皮效应仍在。地方文化管理部门靠组织文艺团体演出捞政绩,二三流歌手组团忽悠去冒充一流歌唱家,一些学校和机构利用金色招牌大搞自费的音乐比赛、青少年艺术节和老年艺术节……

对于演出团体的资质缺乏鉴别能力,是金色大厅不入流演出泛滥的原因之一,但出于盈利目的的需要,金色大厅不拒绝租金的做法也可理解。关键在于咱们自己的演出队伍,是否拥有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一个迷恋于到世界知名演出中心获取与自身能力不匹配荣誉的演出者,是肯定缺乏自知之明的,这样的演出者包括他们的演出内容,只能博得一点点浅薄的纸上荣光以及短期利益。

如果把自娱自乐冠以“文化输出”、“向世界展示中国文化”的名义四处推销,反而事倍功半落人口实。劣质演出非但不会输出任何文化形象,反而会限定外界对中国文化尤其是现代文化的了解。另一方面,受惯性影响,现在到金色大厅演出的内容,多是特定的几个中国文化符号,如民族歌曲、戏剧、团体歌舞等,对拥有一定现代性、与世界同步的文化元素,并未在这个舞台上得到更多的展示。

文化声誉的形成,需要个体表演者的努力与积累,需要演出团队在整体质量上的掌控与把握,更需要所有肩负国家文化形象展示重任的人们,能够找到值得依附的文化价值观,开发、挖掘出受人欢迎与尊重的表演内容。看得见摸得着的金色大厅的确在维也纳,但那座无形的“艺术金色大厅”,仅存在于表演者的内心里。

金色大厅里的“残酷真相”,并不能很快阻止演出团队继续一拨拨开赴维也纳。当然,在开明开放的文化环境里,也不适宜采取严苛的管理制度,把镀金者全部挡在门外。不过,想在金色大厅挽回中国演出的声誉,还得靠我们自觉,以观光旅游为主要目的的演出者,不妨心甘情愿地做一回观众吧。

□韩浩月(北京 专栏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