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铁道部运输局局长、副总工程师张曙光在受审时,自曝曾先后将受贿2300万元用于院士参评。这一消息如大石落入水中,再次激起了公众对学术腐败问题的强烈关注。中科院马上做出回应:未接到相关投诉,如有关方面查实哪位院士有受贿等违法行为,中科院决不姑息。

学术是“真实”的化身。学术腐败意味着社会“真实”底线的失守,人类探索新知的停止。因此,对学术腐败必须采取“零容忍”态度。这已是世界范围的共识,欧美发达国家更是建立了严惩学术腐败的社会机制。当下中国亦形成了严惩学术腐败的舆论高压。中科院的回应,是顺应舆论高压的一种态度表现,我们期待“零容忍”的实际行动。若有态度而无切实行动,难免有“作秀”嫌疑。

这种“民不告,官不究”的学术追惩机制,是当下中国学术腐败接连不断的根源之一。近年来被曝光的学术腐败案例,大都是利益冲突尖锐化后,利益受损方举报,有关单位受理的惩罚模式。这种追惩模式,是权力与学术、金钱与学术、美色与学术等资源彼此交换的主要动力。你得名,我得利;你不说,我不报的利益分享,使学术不再纯粹。于是,参选院士、评选各类项目要运作,职称评审要送礼、要讲关系,学术文章可找枪手,论文发表要交版面费,学术造假、抄袭持续不断、学历文凭可私相授受。因为,学术投机的风险犹如中彩票。

除了学术投机的风险低外,学术腐败还在于学术本身承载了多过物质的、利益的、荣誉等非学术的东西。这使得一些官员、商人“仕而优”、“富而优”则求社会美誉,以使权力、财富、学术构成彼此互动的利益链条。张曙光挟权力与数千万元运作当选院士,其动机即是如此。张两次评选院士失败,尽管证明中国院士评选制度在公正方面经受住了一次考验,但也有说法认为有人举报张曙光学术造假,与得罪部分院士有关。而张以索贿方式运作院士的行为表明,至高无上的神圣学术只是某些官员任意把玩的一项社会荣誉而已。

要让学术回归纯粹,杜绝腐败,须向欧美学习,构建保障学术独立运行的社会机制。即要全社会养成敬仰学术、呵护学术的良好风气,采取“利益回避”原则,以制度规定学术和行政必须是“鱼和熊掌,不能兼得”,对学术腐败不仅要有“零容忍”态度,还须立即采取“零容忍”行动。就张曙光自曝贿选院士来说,中科院应请求司法部门敦促张说出受贿院士,主动追查相关受贿院士,维护院士评审的神圣。

(作者为南京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讲师)

9月10日,原铁道部运输局局长、副总工程师张曙光涉嫌受贿4755万元的案件,在北京市第二中级法院开庭审理。庭审中所披露的事实显示,官运亨通的张曙光,还觊觎着国家设立的科学技术方面的最高学术称号——中科院院士。他曾于2007年、2009年两度参评中科院院士,检方指控,他的多笔受贿均与参评院士有关。为此,一共受贿2300万元左右。

此消息一出,舆论一片哗然,参评院士居然需要花这么多钱?!

中科院学部工作局9月11日发出声明,表示在张曙光参选过程中,中科院未曾收到与张“花钱参评”相关的投诉。在此次有关方面的司法调查中,如查实哪位院士有受贿等违法行为,除其本人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外,中科院将按照院士章程的规定和程序严肃处理,绝不姑息。

从目前的情况看,张曙光案中,“贿选院士”会不会成为案中案,还难以判断,舆论关注的是:张曙光评选院士可能会打点谁?

中科院院士评选,环节很多,也很繁琐。评选所依据的文件是院士章程,具体操作则依据《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工作实施细则》,候选人通过以下两种途径推荐,一是院士直接推荐候选人,候选人要获得3名或3名以上院士推荐,方为有效候选人;二是全国国内各有关科学技术研究机构、高等院校和中国科协所属一级学会,也可以推荐候选人。

公开资料显示,2007年,张曙光系中科院技术科学部28个增选初步候选人之一,专业为铁道车辆。2009年,张曙光再次出现在了候选人名单中。

成为候选人后,还要经过三轮评选:第一轮,产生初步候选人;第二轮,产生正式候选人;第三轮,投票选举出院士。

首先,由各学部常委将本学部院士,按专业划分为若干评审组(每个评审组应不少于15人),由评审组的院士打分,确定初步候选人。随后,各学部常委会组织召开本学部评审会议,对初步候选人逐一进行评审。全体与会院士进行无记名投票,按得票数多少为序,产生本学部正式候选人。在这两个环节中,一些资深的、有话语权的院士,具有不小的主导权。如果由他们来介绍甚至力荐候选人,效果一般会比较明显。

最后,由学部常委会组织本学部院士,对本学部的正式候选人进行无记名投票。获得三分之二以上选票的候选人,按照本学部的增选名额,根据获得赞成票数的多少为序依次入选,成为新科院士。

据张曙光供述,他在2007年参评因少了7票落选,2009年,只以1票之差落选。由此来看,他是“倒”在了第三轮。即,中科院技术科学部的126名院士,共同决定张曙光的“院士梦”是否实现。

全体院士“票决”这一环节最难通过,首先,因为人多;其次,还有许多院士能坚守学术正义,坚持自己的学术判断,排斥不正之风。所以,张曙光这么多钱花出去了,还是没评上院士。这也从另一个角度证明,院士遴选制度在一定程度上是有效的。

曾因中科院院士评选失利而引发舆论轰动的饶毅,在接受笔者采访时也认为,“我觉得科学院院士的选举,大体范围内还是比较公正的,我同意程序没有问题”,科学院的制度设计和程序并非问题所在,问题出在了一些院士自身,他们的权力格局及道德水准使评选变味。

多位接受过笔者采访的院士坦承,院士的公开评选虽显得透明,但也为候选人活动造势甚至送礼拉票留下了空间,变相送礼、行贿的情况很普遍。

比如,2012年落马的湖南省交通运输厅原党组书记、副厅长陈明宪,为了能评上院士,展开了大量公关,据接近专案组的知情人士介绍:“陈明宪有一次邀请30名院士到湖南游玩,吃住都在华雅国际大酒店,耗资以百万元计。”

近些年来,院士制度一直遭到诟病,其最大原因就在于没能抵挡权力和金钱的侵袭,导致“高官院士”、“关系院士”等传闻层出不穷。

9月10日,原铁道部运输局局长、副总工程师张曙光被控受贿4755万余元在北京市二中院受审。张曙光当庭认罪,并称其受贿款是用来满足情人的需要,部分受贿款用来参评院士使用。提到自己的索贿行为,他还当庭自称人品太差,做出这样的事情很恶心。(《北京晨报》9月11)

来自铁道部的大蛀虫张曙光,贪污受贿多达4700多万,令人触目惊心。而有一个不能忽略的细节是,曾有学霸一梦的张曙光,声称拿出了超过2000万用于院士评选。而这2000多万都是其多次从一些企业主索贿得来,名义都是“参选院士”。

张曙光的供述无疑供出了一个活生生的事实,而这个供述也坐实了传闻已久“花钱买院士”的信息。张曙光是不是真的花了2000多万去运作“院士评选”,尚且有待调查,或许最终数据没有这么夸张,但可以确定无疑的是,“花钱买院士”的传闻确实得到了证实。而“院士评选”当属学术系统最高规格的评选,其参选和评选机制也应该是相当严谨和公正的,以中科学院士评选标准为例:首先是在学术上有绝对一流的成就。其次,为了防止造假和虚构,专门设置了包括推荐候选人、通讯评审、公示、会议评审、选举等环节,有效候选人和初步候选人名单要向全社会公布,有效候选人的相关材料都要进行公示,全部过程接受社会公众的监督。

从评选标准来看,不可谓不缜密而严谨。为什么在张曙光看来,院士之名是可以通过金钱运作而来呢?如果说张曙光熟谙官场之道,熟知金钱开道的道理,于是套用此法,当然是可以理解的,而在这样的学术名号评选中,为何被张曙光证明是可以吃得开的呢?既然他供述花了这么多年,显然是存在诸多接收运作费的主体,既然有人敢要这个运作费,也就说明院士参选是存在运作空间的。从2007和2009年,张曙光的两次参选来看,虽然最终都落选了,但是确实因为运作费的增加,让票面差距越来越小,如果不是“代笔”硬伤,估计院士之名已经被其收入囊中。

用金钱可以运作学术名号评选,往小了说,这说明评选机制存在严重的弊病,往大了说,这是严重的学术腐败,是对学术知识的严重亵渎。近些年来,以“院士评选”为代表的学术名号评选备受国人诟病,其中暗含的贿选规则已经成为公开的秘密,给学术环境造成严重的玷污。

不妨以张曙光的供述为契机,好好查查这些院士评选运作费都给了谁,揪出背后的贪腐之辈。并以此为契机,深刻反省当下的评选机制,并予以改造,以期达到净化学术环境的目的。

对于张曙光的自供状,应该尽快启动调查程序,彻查这一“案中案”的详细情由。

新华社报道,9月10日,张曙光涉嫌受贿案开庭审理。在庭审中,张曙光称,他先后3次向今创集团总裁戈建鸣索取钱款共计人民币800万元、两次收受武汉正远铁路电气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王建新共计1000万元、收受北京博得交通设备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陈丙玉钱款人民币500万元,均与参评院士“需要花钱”有关。公开资料显示,在中科院2007年、2009年两次院士增选中,张曙光都位列技术科学部的候选人名单中,两次参评专业都是“铁道车辆”。

中科院学部工作局昨日晚发表声明,表示在张曙光参选院士过程中,中科院未曾收到关于“花钱参评”的相关投诉。中科院回应及时,应该肯定,但是未收到投诉不等于“贿选”不存在,现在庭审情况等于提供了“投诉”,接下来建议中科院主动展开自查。

根据张曙光供述,2007年参评因少了7票落选,他多次和戈建鸣电话沟通,主要商量“如何花点钱”促成此事。王建新则在接受调查时回忆称,2008年7、8月,张曙光找他表示正准备第二次申请院士,要打点评审,需要一些费用。王建新立即表示可以赞助,给张曙光送去500万。2009年张曙光第二次落选,王建新又表示,即使落选也得感谢评审,又给了张500万。

自述和佐证有生动细节,再加上这对他本人受贿案并无利处,张曙光的确曾以参选院士之名受贿、索贿,但这些钱到手之后,送出去了没有?送出去了多少?又都“打点”了谁?有待进一步调查。

近年来院士评选屡遭诟病,张曙光无疑又添了一剂猛料。2011年8月,北大生命科学学院院长饶毅在院士增选中落选后,引起各方关于院士评选黑幕的种种猜测。同年12月,中国工程院副院长旭日干亦透露,在当年的增选过程中,“发现个别候选人违反了纪律,做了不该做的事情”,比如递送礼品等。

此外,2011年两会期间,71岁的中国科学院院士陈运泰委员也表示,快到评院士的时候,一些院士候选人就以邀请开会等名目与拥有投票权的院士接触,好吃好喝好招待。

如今,公众对院士评选是否存在黑金交易,更加疑虑重重。因此,对于张曙光的自供状,应该尽快启动调查程序,彻查这一“案中案”的详细情由。至于具体的调查,或可循着张曙光角逐院士的路径顺藤摸瓜,查个明白。

一方面,前两年有媒体报道,张曙光为申请院士,曾专门召集一批科研机构的学者,捉刀代写高铁相关书籍,如《铁路高速列车应用基础理论与工程技术》。究竟有哪些机构和学者参与,其与张曙光又是何种的利益交换方式,等等,都有必要搞清楚。

另一方面,据披露,在两次院士增选过程中,有专门的公关团队为其跑评委、送礼物,勾兑选票。那么,到底又有哪些院士评委接受了张曙光派送的钱物,被买了“猪仔”,成为一只为金钱而举起的手?这些情节,不仅中国科学院应该组成调查组,前往供述涉及的有关地方和单位进行核实;检察机关也应该启动相关的程序,进行调查。

2300万元的“打点费”,绝不是小数目。张曙光的自供状,或可成为进一步改进院士评选制度、净化学术风气的契机。当此之时,不仅要彻查张曙光的“腐败输出”,更要加快推动院士评选的公开透明,为院士祛魅,为科学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