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西岸时评>>评论热词>>雾霾天气

雾霾天气还在持续,污染源的分析有了一些结论。据报道,多个城市主要污染源来自机动车。以京津冀区域为例,除了作为最大污染源的机动车外,工业、热力发电厂、居民生活排污等也是主要的污染源。

现在一些反思的声音已经对准了民众生活方式,譬如提倡少开车,推崇绿色生活方式。一些城市的应急举措是,限制机动车。稍有针对性的如北京,开始限制公车出行。这些反思与举措不是没有意义,毕竟可缓一时之急。但是,论长期效果,这些努力很有限。很明显,治理机动车排气污染面对的不是几百上千家企业,而是多达近两亿的流动污染源,监管力量不足显而易见。更重要的是,如果机动车的问题过于放大,将具体生活方式带来的污染视为首要问题,则可能本末倒置,核心问题反倒被掩盖。

有官员认为,人人都在排污,谁也脱不了干系。这话有它的道理,人人都顺应飞速发展的时代,努力调整着自己的生活节奏,以至于“排污”成为了一种基本的生活方式,每个人都在不可避免的贡献废气。在这个意义上,推崇绿色生活方式,不是不想,而是不可为,因为普通人的生活与目前的发展状况捆绑在了一起。即如汽车时代,也许很多人本不想开车,但可能不开车就寸步难行。这是发展带动起来的生活节奏,每个人的生活都“发展”了起来。

雾霾已经不只是一个污染事件,它体现为环境的整体败坏。污染源全面扩大,不同的污染源相互叠加与累积。但这不是说污染源无须细分,污染的轻重程度可以模糊,责任可以泛化于无形。谁是排污的大头,谁的排污体量最大,哪些区域、企业的排污最严重,也最欠缺治理力度?这些问题必须廓清。

归根结底,环境保护的方式、力度,与经济发展的现实,是不匹配的。现在一些发达的省份,求快发展的城市,有多大动力去遏制各个企业、工程、项目的排污?求快发展的进程中,哪个地方又不欢迎汽车时代的到来,拉动产业,疏通资源?高能耗的发展模式,提倡绿色出行,有时成了光鲜漂亮的时髦口号。现在因雾霾而分析污染源,焦点如果锁定于一般民众的生活方式问题,那这与虚弱的环保努力一样是避重就轻、避实就虚。

分析污染源,意在厘清责任,确立当前环保治理的首要发力点。一般民众的生活无法成为责任主体,责任主体只能是一个人,或者一个机构、一地政府、企业、工程、项目。机动车可以限行,可以鼓励少开,但首先要让发展的现实能够支撑绿色生活。确立排污的首要责任,才是反思环保、发力治理乃至纠偏发展模式的一个前提工作。分析与确立这样的排污责任,正是要看清当前发展的现实正造成怎样的污染,形成了哪些污染主体。

雾霾背后的排污问题,需要区分,厘清权重。加强环保,自然要先在最大的排污主体、责任主体上拿出治理手段,根本目的是让发展的现实与环保治理力度匹配。

“我们都是空气质量‘小偷’”——相比于“厚德载雾,自强不吸”这样的无奈与调侃,《新京报》这篇报道的标题,可谓占尽道德制高点。连续数日的雾霾不仅让北京变成了“雾都”,也使得中国多个省市陷入“十面霾伏”。严重的空气污染让人真切地感受到了生存的危险,对污染原因的探寻也便自然而然地展开。说实话,漫天雾霾之中“反求诸己”,思考一下污染的个人因素,倒也的确是个好机会。

报道引用了北京市环保局前新闻发言人杜少中的微博:都跟数据较劲,不管如何减排。就象病人高烧,只管看表换表不管退烧;看见小偷只喊包丢了不管抓贼。更有趣的是:小偷也跟着喊,比别人喊得还起劲,警察小偷扭在一起时众人帮着小偷。都咋啦?

这里的“小偷”,不是指某一个排污企业。每个人都在排放碳,排放悬浮颗粒,“不能喊着‘你们应该减排’,而是‘我们应该减排’”。杜少中的话虽然糙了点,理却不怎么糙。“小偷”这个词当然有些刺激人,但作为比喻来看,大体也讲得通,我们每个人的不环保行为,都对污染产生着微妙的影响;“公地悲剧”也确实有意无意地成为个人不环保的借口。就此,环保从自我做起,不是一句空话。

那么,如何抓“小偷”呢?有人重提北京应征收拥堵费;有的媒体则不约而同地提出了一个办法:空气严重污染时,可否单双号限行。

拥堵费和单双号限行在北京都算是敏感的话题。前些时候曾传言北京要实行单双号限行,立刻引发了巨大的反对声音。不过,如果这几天在雾霾之中再讨论这个话题,估计同意的声音要远远超过反对的。原因很简单,屁股决定脑袋。

彼时反对单双号限行,是因该措施不仅影响开车人的利益,也影响努力成为有车人的利益;而此时很可能会赞同之前所反对的措施,概因雾霾的威胁不仅压倒了利益计算,更让开车之人处于巨大的道德劣势。潘石屹就承认:开车让我产生内疚感。

此次在对雾霾成因的反思中,有一个特点就是道德反思,就像那条被称为“中国好声音”的微博:你是否一边乱扔垃圾,一边抱怨污浊环境;一边闯红灯,一边对追尾痛心疾首……就像今天严重污染的空气,我们每个人呼吸着它,许多人也在制造着它。要想明天中国更好,不妨从今天自己开始。

我们自然要为环保尽一己之力,也当然可以痛心疾首于说一套做一套的劣根性,但涉及政策措施这类问题的争议,还是不要以道德压人。说到底,在污染这个问题上,没有人具备什么高人一等的道德。所谓“公地悲剧”本质出乎人的天性,它关涉道德,在一定程度上道德也确能解决部分问题,但最终之道,还是要依靠社会治理的规则。

经过此次“十面霾伏”,人们的环保意识和自我反思肯定要提高一些,相关环保政策措施,估计也会加快出台。人是善于遗忘的动物,正所谓好了伤疤忘了疼。如此而言对人虽然有些大不敬,但现实恰恰说明,怒斥人人都是环境质量小偷,并不能成就“天下无贼”,极端点说,这种说法与“看见小偷只喊包丢了不管抓贼”也没什么本质区别。切实的办法,依然是充分尊重吸纳公众的意见,通过公平的利益博弈而不是道德压力,形成环保共识,取得公众支持和理解,并在此基础上设计可操作措施。

北京市空气连日重度污染,雾霾笼罩的京城照片登上全世界的媒体,有外电称北京看上去就像机场里的“大吸烟区”。北京的脸、乃至中国的脸都在世人面前“丢了”。这就是中国的现代化!不知有多少西方人一边看热闹一边讪笑。

我们得接受外人的挤眉弄眼,谁让我们自己的空气质量不争气。一些媒体甚至不用证实,就给我们戴上“史上最严重污染”的帽子。其实这两年我们丢的丑还有很多。去年一年有两个中国人钻进美国使领馆。光互联网上去年就抓出一批贪官。去年还出了那么多环保群体事件,有过一场死了70多人的北京大雨。再早一些,中国出了严重动车事故,郭美美事件。

其实“真有面子”的国家这个世界几乎没有,大国尤其不时“出丑”。北京大雾霾天只是又一次把我们自己推到镜子前,让我们知道“形象工程”的想法有多幼稚。我们应当知道,有这样的大雾霾“拆台”,我们给自己脸上“化妆”越多,效果越差。

“大丑”应帮我们彻底找回实事求是的勇气。我们过去总想把相对好的一面示人,无论内外事务都是这样。这个不管是好是坏但显然不被现代政治接受的习惯,该完全丢掉了。

其实实事求是的感觉很好,它最省力,而且在任何时候都站得住脚。我们先把自己的缺陷和问题都看清了,直率亮出来,然后我们就会很坦然地发现,即使有了那么多毛病,我们依然是个相当不错的国家。这里的人民勤劳善良,政府也想把事做好,这个国家虽然带着重重问题,但它拥有越变越好的力量。

内外舆论这几年把中国的所有问题都翻了个遍,中国人已经习惯被舆论中的重重问题“包围”,这种内外舆论的“杀伤力”差不多走到了尽头。公众对新环境下舆论的辨识力在缓慢积累,某种极端舆论要欺骗公众将越来越难。

政府作为引领社会前进的组织者,应对实事求是有更多自信。中国的问题都摆在那里,中国的进步也摆在那里,人心都是一杆秤,它比猜测的要准得多。无论政府的功与过,它一点也不会缺斤短两。

中国用了很长时间适应对各种丑闻的揭露,现在这个过程该结出正果了。把所有问题都摊开来,中国就走过了一个时期,中国的各种问题就会回归问题本身,它们同政治、制度的真真假假联系就会逐渐脱钩、切割。

只要中国踏实解决问题,不被各种节外生枝干扰,问题总是可以解决或者缓解的,一时实在解决不了的,中国这么大,也会有绕道和回旋的余地。中国最要避免的是将某个具体问题习惯性地与价值、道德、制度作关联性推导,令整个社会沮丧无助。

中国互联网上天天纠结于政治,或者围绕政治编织信息,然而现实生活完全不是这样。现实生活的方向恰恰是去政治化。只要政府实事求是领导这个国家,各种政治邪气就无法在现实生活中稳固做巢,它们只能来去匆匆,留下一些幻影。

中国跑得越快,迎头撞上问题的频率就越高。眼下我们就闯入了罕见的大雾霾。我们需要认识它,解决它。只要不慌乱,不怨天尤人,我们就可以有所作为,历史也会助我们一阵吹散它的风。历史永远支持为解决问题认真努力的人们,它自会与我们在前方路上汇合。

1月份刚过去十多天,南京已遭遇连续8个污染天,被称为“史上最脏”。从1月9日以来,中国中东部一直被雾霾笼罩,北京、石家庄等城市深锁其中。京津冀、东北三省、中部陕西、河南、湖北、湖南、安徽,以及东部沿海部分城市,出现了一条深褐色的“污染带”。(综合近日新闻报道)

不仅南京的空气质量被称为“史上最脏”,小半个中国都脏兮兮的。在全国74个监测城市中,有33个城市的部分检测站点检测数据超过300,即空气质量达到了严重污染,北京甚至口罩兜售一空;多地的PM2.5濒临“爆表”,山东、湖北等省份的高速公路封闭,北京至武汉的动车被雾霾“拦停”……对此,外媒称这是“最严重雾霾”,“雾情令人窒息”;坏消息还上了新闻联播头条,罕见地就雾霾说了8分钟。

雾霾,罪不在“雾”,雾本身是干净的,它是由空气中水汽凝结或凝华而形成的。真正造成空气污染的罪魁祸首是霾。至于雾霾天气的形成,专家认为有天气因素,如大气环境相对稳定,气压低、风小等,导致空气污染物囤积成霾,并借着雾大唱主角儿。而最根本的原因是,在大城市,工业生产、机动车尾气、建筑施工、冬季取暖烧煤等排放的有害物质难以扩散,导致空气质量显著下降。其中,可吸入颗粒物PM10和PM2.5是首要污染物。

和台风、暴雪的“暴脾气”相比,“温柔”的阴霾看似没有那么大的杀伤力,但实际上,它对人体的伤害丝毫不逊前者。有专家说,降雨能驱散阴霾天气。这无疑告诉我们:我们一直在污染着空气,过去没有出现严重阴霾天气,只是一种巧合和偶然,一旦遭遇一定的天气条件,阴霾天气随时随地会出现,危害公众身体健康。

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首提“美丽中国”,而“美丽中国”首重生态文明的自然之美。有人粗略统计,在十八大报告中,“生态文明”出现了15次,7个自然段,一共1398个字……并且把生态文明建设同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民生建设一道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的总布局。可见,建设生态文明已经成为治国执政的重大理念,维护人民群众生态利益,让老百姓喝上干净的水、呼吸新鲜的空气、吃上放心的食物,生活在宜居的环境中,理应成为各级地方政府恪守的政治理念和执政准则。

但是,这场小半个中国的“史上最脏”天气让“美丽中国”蒙上阴霾。以牺牲人之生存环境为代价的发展,是毫无意义的,GDP增长必须干干净净,否则,物质丰富了,而环境被污染了,国民照样会活在恐惧和烦恼中。所以,假如经济结构不调整,增长方式不转变,出行方式的思维不扭转,城市管理水准不提升……那么,建设“美丽中国”恐怕只是虚幻的图景。当然,维护好环境,建设美丽中国,让阴霾天气不再袭击我们,每一个人都责无旁贷。比如,施工现场要尽量遮挡、覆盖,避免灰尘四处弥漫;出行倡导“绿色出行”,尽量多乘坐公交车,或是骑自行车、步行上班,而不是使用私家车。

“史上最脏”给“美丽中国”蒙上阴霾,也给我们敲响警钟,建设生态文明,呵护生态环境,建设美丽家园,已刻不容缓。

连日来,中国中东部大部地区持续遭遇严重的雾霾天气,弥天大雾造成严重的空气污染,多地PM2.5值濒临“爆表”,北京城区的PM2.5值曾一度逼近1000。因雾霾引发的交通延误、病患增加等一系列“连锁反应”,再度引发了公众对空气质量的高度关注。央视也在《新闻联播》节目中呼吁,雾霾天每个人都不能独善其身,喜欢蔚蓝天空和新鲜空气吗?就从自身做起吧。

雾失楼台,车迷津渡。对此,政府以及相关部门不能仅仅停留在污染数据的及时披露上,也不能满足于提供一些“尽量避免户外活动”之类的消极建议,而是应该拿出切实具体的制度举措来,通过相关政策的强力干预,真正实现城市空气质量的好转,还公众一片灿烂的天空。一般公众,似乎也不能习惯性地停留在指责层面,而应该以自己的行动为减少雾霾尽一份力。

只是,行动之难,并不像说说那么简单。以开车为例,目前,影响城市空气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即汽车尾气污染。实验表明,城市道路上一辆时速20公里的汽车与时速40公里汽车相比,其一氧化碳和碳氢排放总量要高出1倍,如果速度低于每小时10公里,不仅污染物排放增加1倍以上,而且油耗也要增加60%到70%。然而,在我国,公众的购车热情却依然是有增无减。

那人们为什么不愿放弃开车?这其中,很多人遇事总想着把责任推给外部因素,鲜有反躬自省、从我做起,固然是一个原因。一个更为重要的原因,即整个社会的政策导向、风尚偏好使然。其一,在国内很多城市,尽管政府年年表态不片面追求GDP的增长,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可持续发展,然而,现实并非如此。一些地方在确定重大产业政策的时候,往往没有打算去考虑这些产业的环境影响,比如汽车产业,就曾受到不少地方政府的扶持。

其二,很多城市的规划只是一味贪大,没有、或者很少考虑城市工作与居住之间的连接问题。这种生产与生活的人为割裂,工作场所的高度集中,也就催生了中国大城市无比壮观的上下班高峰现象。事实上,这种城市内的长距离挪移,很难完全依靠目前还不成气候的公共交通完成,至于骑自行车,更是不可即的奢望。因此,开车出行也就成了诸多选项中不得不选的一项。

其三,政府机关自身的行为也具有一定的示范引导作用。比如公车问题,很多人往往从靡费公帑的角度质疑公车的存在价值,其实,公车招摇的更大危害则在于对于社会风气的负向引导。如果政策的制订、执行者都不能以身作则,贡献出自己的力量,又如何去教育、引导、劝诫社会公众翕然景从、放弃开车呢?做到这一点其实不难,毕竟大家都要呼吸。

空气质量关乎每一个人的生命质量,每一个公民都有不容推却的责任。这一点毫无问题,但问题是,在要求公民履行责任的时候,似乎应该先构建相应的制度环境,而不是仅仅将污染的球抛给一个个单个民众。在协调自然与人居两个环境上面,政府天然负有不可推卸的首要责任,应该采取更为严厉的大气环境质量治理政策,并科学合理规划城市布局,而不能总是说说而已。

2013年的第二个周末,全国中东部地区都陷入严重的雾霾和污染天中,遭遇“史上最脏”,还正在向南北扩张。中国环境监测总站重点监测的33个城市,空气质量级别都是“严重污染”,北京PM2.5浓度逼近1000。市民抱怨“空气有毒”,还严重影响了交通,多地高速关闭航班取消或延误。

  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头条报道了“雾霾天”,还特别加了一段“编后话:既然同呼吸那就共责任”:“雾霾天气,人人都是受害者。那反过来说,减少雾霾发生,大家都可以出一把力。比如政府的环保政策要真正硬起来,落后产能必须淘汰出局。比如城市建设要换换思维,可不可以多些绿地,少来些钢筋水泥。再比如党政机关作出表率,少开公车,有车族都来响应,大家一起减少尾气排放。雾霾笼罩之下,没有人可以独善其身。既然是同呼吸,那就共责任。喜欢蔚蓝天空和新鲜空气吗?就让我们从自身做起吧。”

  “雾霾天气,人人都是受害者”,这种共识已经到了无需证明的地步;“让我们从自身做起吧”,这一条最普适的呼吁,在无数情境下被使用,但最后往往都沦为最无效的一句空话。如果我们仔细回顾就会发现,“人人有责”、“从自身做起”除了在教育时被普遍灌输之外,用的最多的情景,就是面对“人人有责,人人不担责”的无奈情景,成为了“没有办法的办法”。在一个法治社会,“人人有责”、“从自身做起”不是用来呼吁的,而是要用法律来保证践行的,如果不“从自身做起”,就必然接受法律规定的代价。

  面对空气污染,美国人不可能不明白“没有人可以独善其身”的道理,所以他们早在1955年就颁布了《空气污染控制法》,1963年颁布了《清洁空气法》,1967年又颁布了《空气质量法》,此后不断地修订完善,不仅明确了全国境内空气中主要污染物最大含量标准,还对政府达标设定了明确期限,对各行业的责任进行了分解和明确,以此将“从自身做起”落到实处,而不是停留在口头上。1975年12月10日,克莱斯勒公司因为1975型小汽车导致过分污染,20.8万辆新车上市不久就被美国环境保护局命令召回。

  1970年,应美国国会要求,美国科学院在大量细致调查统计的基础上,研究出了一个隐形的清洁空气市场的供求曲线,国会据此对《清洁空气法》再一次进行了修改。此后,政府部门在制定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经济行政法规时,如果没有对该法的可能收益与耗费及其经济影响的论证,没有得到联邦管理和预算局的评审通过,就不可能正式颁行。至此,保证清洁空气的长效机制才真正构筑起来。

  落后产能必须淘汰出局,但为什么总是淘汰不了?城市理应多些绿地,但为什么我们看到的却总是钢筋水泥?党政机关理应在公车使用上作出表率,但我们看到的却总大排量豪华公车满处跑?政府的环保政策要真正硬起来,但为什么总是硬不起来?很简单,就是因为“人人有责”混淆了视听,没有从法律上建构起共同而又有差别的责任体系,影响雾霾天气的汽车和工业排放增加没有得到根本遏制。在此背景下,呼唤“从自身做起”,得到的也就只能是“独善其身”,出行就带上一个口罩,呆在室内就增加一个空气净化器。

  面对雾霾天气,我们已经到了必须告别“从自身做起”的呼吁阶段,应该进入实质性的法治阶段。在法治的保证下,自己受益了,不用呼唤,人们也会“从自身做起”,出一把力。如果没有刚性措施,千万遍的“从自身做起”呼吁,也改变不了人们加入“破窗效应”的冲动。

空气污染的开放性和流动性,决定了空气污染应急预案的制定和实施不是一个城市的事。

昨日,北京市环保局新闻发布会通报了空气污染应急方案的执行情况,北京共有58家企业实现了停产,完全切断了污染源。同时有41家企业通过降低生产、提高污染防治设施运行效率等方式,降低了30%以上的污染排放。

为应对重污染天气,北京连续启动了多项应急措施,近百家企业停产限产,力度可谓空前。然而,这些措施的效果,却十分有限,因为此次的重污染天气是跨地区的连片污染,大量外来污染物侵入北京,导致区域污染和本地污染出现叠加,据悉,近几天,北京的北部、西南部、东南部等地,空气污染水平明显高于城区。

那么,这种外来污染的“侵入”规模有多大?以PM2.5的重要来源,燃煤污染为例,北京每年燃煤量为2000多万吨,而天津达7000万吨,河北的燃煤量则高达到2亿多吨。仅津冀两地相加,燃煤污染规模就是北京的近14倍。

为了治污,北京一直对污染工业实行限制和外迁的政策,但与此同时,北京周边如内蒙古、山西、天津、河北等地,却是钢铁、建材、火电、化工等重化工业密集,这些产业均是PM2.5等污染物排放的大户,当北京企业在污染天气里停产限产减排,周边地区的企业生产排污却照常,北京不可能独善其身。

柴油车也是PM2.5的排放大户,属于污染天应急的重点关照对象。可是,柴油车中,许多都是营运客车、厢式货车、卡车等跨地区运行车辆,治理难度很大,单靠一个地方,难以遏制柴油车这一流动的污染源。

空气污染的高度开放性、流动性,决定了空气污染应急预案的制定和实施不应只是一个城市的事情,而应该是区域性的共同行动。

因此,国家相关部门,需以此次重污染天气为契机,将重污染天气的“区域性应急联动”,提上日程。例如,对于北京及周边省市连片污染问题,可要求应急预案启动门槛、应急措施水平等做到统一,打破部门和地区隔阂,建立常设性的污染治理和应急联席会议制度,在污染应急工作中,注重信息互通,资源互补,加强协调配合,力争实现应急的无缝对接,步调一致。

可以看到,此前的沙尘暴治理,正是由北京、河北、内蒙古等多个省市协同作战,才获得了初步成功。重污染天气的治理和应急,同样需要循此思路。空气污染威胁之下,没有谁能置身事外,北京污染严重,燕郊、廊坊的日子同样不好过,抵制空气污染威胁,北京和周边省市其实都站在一起,区域协同治污,是共同的责任。

在应急之后,对北京周边产业结构和减排的问题,也应纳入加快调整的日程。与此同时,也应该认识到,如何协调区域同步发展,更是治污的根本之道。无论是从短期的治污,还是长远的协调来看,京津冀等地一起致力于消弭区域性的发展差异,也正是同呼吸共责任的应有之义。

近日空气污染,专家建议减少外出。很多网友表示,空气污染严重时是不是可以给大家放个假?

在许多城市陷入空气重度污染的时候,如同某些专家所言,减少外出,亦不失为一种自保良策。不过,因为大人都要上班,小孩要上学,所以,对于绝大多数市民来说,所谓减少外出的倡议,不过是一张空头支票而已。

严重的雾霾天气既遮蔽人们的视线,还必然要导致空气质量的急剧下降,如果这个时候一切都还是按部就班地来,其结果,不仅会加剧交通堵塞和环境污染,更会诱发人的呼吸道感染等多种疾病,损害市民的身体健康。既如此,为什么就不能如众多网友所盼,本着以人为本考虑给公众放个“污染假”呢?

□梅广(职员)

1月份刚过去12天,南京已遭遇连续8个污染天,被称为“史上最脏”。从1月9日以来,中国中东部一直被雾霾笼罩,北京、石家庄等城市被薄雾笼罩。京津冀、东北三省、中部陕西、河南、湖北、湖南、安徽,以及东部沿海部分城市,出现了一条深褐色的“污染带”。(1月13日《现代快报》)

近一段时间,雾霾天气笼罩中国北方,严重影响了市民出行,给生活带来极大不便。毫无疑问,雾霾天气笼罩大半中国现象连续几年出现,有天气自身的因素,也与环境污染有关。而且雾霾天气本身就是一种污染,危害了广大市民的人身健康,近几日北京等地患有呼吸道疾病的病人数量大幅攀升就是例证。

面对雾霾天气,企图在短时间之内消除显然不太可能,减少大气污染不是说到就能做到,需要从长计议,毕竟工厂不是一夜之间就可以关闭,汽车数量更难减少。但是,政府在雾霾天气之下不能无所作为,不能只是一味的保障交通,减少交通事故,还必须最大限度的保障市民的身体健康安全,避免雾霾天气在妨碍交通的同时,雾霾天气之中的污染物又危害市民的身体健康。

事实上很多人在雾霾天气下生病就医,根本原因固然是雾霾天气本身的污染实在是太严重,市民抵抗不了。但是,客观的说,在一定程度上也与市民个人自我保健知识缺乏有关,绝大多数市民不懂得在雾霾天气之下出行如何自我保健,如何预防雾霾天气下污染物的侵袭,结果中了雾霾天气之毒。

因此,政府在当前比防治雾霾天气更重要的一项工作就是加强保健知识科普,提高市民的自我保健水平,避免雾霾天气对呼吸道疾病患者、哮喘病患者、心血管疾病患者造成二次伤害,酿成悲剧。目前可行的途径是,气象部门在发布大雾警报的同时,发布由卫生保健部门提供的在雾霾天气之下的科学的自我保健知识,真正提醒市民做好自我保护工作。首先,呼吁广大市民在雾霾天气之下尽量不要外出。其次,在非出不可的情况下,向市民推荐能够有效防止独舞侵入的口罩型号,而质监部门要加强口罩市场监管,避免劣质口罩充斥市场。再次,向介绍市民在雾霾天气外出归来之后的保健知识,比如立即清洗面部及裸露的肌肤,以消除毒物的伤害。最后,向市民推介科学食谱,提高应对雾霾污染的抵抗力,比如建议市民多饮水,少食刺激性食物,多吃些豆腐、牛奶等清淡食品,必要时应对补充维生素D等。

总之,雾霾天气已经发生,无法避免,能够做的就是减少雾霾天气造成是损失和伤害,减低雾霾天气污染物对市民身体健康的毒害,这就需要保健科普保驾护航。

近几天,我国中东部各地区弥漫在雾霾天气中。统计发现,在全国74个监测城市中,有33个城市的部分检测站点检测数据超过300,即空气质量达到了严重污染。1月12日晚,污染已扩散至沿海地区。

据报道,雾霾天气持续,并非今年新现象。这几年秋冬,中东部地区不时会遭遇雾霾。但是,今年的雾霾天气获得数据上的明确描述,新的空气质量标准在运用,人们的认识与感受不再一团模糊,知道空气质量正受到“严重污染”。在这个意义上,我们又是第一次遭遇“雾霾”。要感谢PM2.5的监测,不可名状的浑浊气象被定义成空气灾害,我们确知其危害性质、程度,不再是习焉不察、见怪不怪。

今年1月1日,中东部地区74个城市按照新的空气质量标准监测并发布数据,并以空气质量指数描述空气质量。新监测标准确立前,我国空气质量达标的城市据称有80%。现在,这个数据信心开始动摇,空气质量整体优良的说法已经难以成立,监测情况的发布印证了此前很多人的担忧。一些城市的空气质量指数在“爆表”,北京、天津、西安、武汉等30多个重点城市都处在“严重污染”的级别。现在所看到的也只是这74个城市的状况,新空气质量标准如果全国普及,“严重污染”的城市又该是多少?

现在我们有了新的空气质量监测标准,这是重新认识雾霾以及空气质量的第一步。走出这一步之后怎么办?是不是发布了数据,然后一切照旧?现在北京等城市已经有应急预案,但具体应急措施尤其是各部门联合行动还未充分启动。更多的城市可能连应急预案都没有,政府工作只是停留在发布预警信息的层面。当环境污染达到人类都不适宜出行、活动的程度下,政府工作却没有充分应对的表现。如果说以前我们要争论新监测标准要不要推行,现在则要思考推行新标准之后,配套的政府工作如何相应升级。

我们更要正视空气污染是个长期性、复杂性的问题,需要环境的长期治理努力。专家称雾霾成因是:地面湿度大,没有冷空气活动,天空长期晴朗少云。这是自然原因,只是说明城市释放的空气污染物没有被自然界排走。但所谓雾霾,是“天灾”与“人祸”的复合体:工业污染、汽车尾气长期排放,偶然的气象将问题爆发式呈现。受到“严重污染”的也不是哪个化工项目、污染企业、受污区域周边的人群,而是共同呼吸的所有人。我们可能第一次感觉到,环境污染已经到了使所有人日常生活非常不便、无法忍受的地步。环境污染不再以事件的方式呈现,它开始呈现为我们日常生活的浑浊状况,我们每一个人正在时时刻刻地受到“严重污染”,谁也无法逃离“现场”。

这个环境问题的背后,当然还是发展路向、手段、思维之积弊的累积。累积的问题,不是治理哪些企业、设定多少减排指标可以规避的。环境治理已不再是治理举措、手段的相加,而是整个发展的转型。我们谈转型已有时日,试点不少,新思维不少,观念上已经有共识,但恐怕还没有真正产生紧迫性。绿色GDP似乎代表着更高级的发展阶段,而不是对现有状态的赶快逃离。扣除环境污染的种种代价,发展的成果又还剩下多少?雾霾天气所带来的,恐怕正是紧迫性认识——环境污染已经到了一个临界点。

连日来,我国中东部地区厚重的雾霾久久挥之不去。大雾中,一条深褐色的巨大污染带斜穿1/3的国土,从北京、天津到石家庄,从郑州、南通到贵阳,空气污染指数纷纷“爆表”,74个重点监测城市近半数严重污染,北京城区PM2.5值一度逼近1000。

延绵不散的雾霾遮蔽了视线,却让我们格外清晰地看到环境污染治理的紧迫感,格外真切地认识到十八大提出的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必要性。

面对头顶昏暗的天空,越来越多人在思考:如何走出这令人窒息的污染围城?

实时发布空气质量数据,提醒居民减少户外活动,督促施工单位控制扬尘,强制机关单位停驶部分公务用车……北京等地启动空气重污染日应急方案,力争将污染造成的危害降到最低限度。然而这些事后的末端处置,难以替代系统、科学、高效、有力的源头治理。

近些年来,我们在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方面付出了前所未有的努力。“十一五”期间,国家大力推进节能减排,二氧化硫等空气污染物排放明显下降。但是这一成绩远不足以令人乐观。连日来浓雾重锁的城市污染再次警醒我们:随着经济发展的快速向前,工业化、城镇化还将持续,能源消耗不断增加,空气污染防治依然面临巨大挑战。

“牵着你的手,却看不见你”不是美丽中国,“厚德载雾,自强不吸”不是全面小康。经济发展再也不能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城市管理再也不能以“空气不好是小事”心态来应对突发情况,居民生活再也不能只图自己方便、不管环境负担。只有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从源头上扭转生态环境恶化趋势,我们才可能拥有天蓝、地绿、水净、风清的美好家园。

“同呼吸,共责任”,这责任是政府的责任,是企业的责任,也是每一个公民的责任。

美丽中国,从健康呼吸开始。

我是在头晕脑涨中开始写这篇评论的。浓重的烟雾,刺鼻的气息,熏得我喘不过气来,胸口像压着重物。恶心,胸闷,焦躁不安,又不敢开窗,开窗怕被爆表的颗粒物毒死,不开窗又怕被二氧化碳闷死。我年轻并且常锻炼,尚且如此,可见这次污染已到了非常严重的程度。BBC报道称,12日北京的污染指数已飞越世界卫生组织设定的危险等级。“厚德载雾,自强不吸”——网友的恶搞和自嘲,既是无奈,更是窒息之下的不满。

2008年北京奥运会时,出于对北京空气污染的忧虑,有外国运动员曾声称要“戴着口罩来北京”——这种姿态曾让国人觉得很夸张,甚至不满地将此解读为对东道主的不尊重。这几天走在北京街头,看着许多人为防雾霾而戴着厚厚的口罩,就会充分理解外国人当初的忧虑。据报道,北京部分药店的防尘口罩已面临断货。

让人窒息的脏空气毒空气,逼着中国人思考粗放式的发展和自私的现代文明带来的恶果。这一次的重污染天气是如何形成的?尚无权威的报告和分析,但显然,肯定是长期以来粗放式的发展所累积的恶果。GDP数字有多虚高,今天的PM2.5数字就有多高。中国人不仅正面临着“一边开宝马一边喝污水”的悲惨式发展,也面临着“一边住别墅一边被熏死”的危机。

面对雾霾,民众的应对尚属理性,并没有习惯性地带着受害者的情绪和站在道德高地上将问题都推给别人,推给政府,而是反思自身的高碳生活对环境的破坏作为。此次雾霾中的颗粒物主要来自煤炭消费和机动车尾气,PM2.5爆表,我们不只是受害者,也是施害者,我们为了取暖而消费的煤炭,为了出行方便而使用的汽车,伤害着我们自己的肺。这种反思下,很多人都在雾霾天中停驶汽车,倡导低碳生活,从自己做起应对环境危机。

相比公众在重污染天气中的自省和成长,政府相关部门在这一次雾霾危机中的预警不足、反应滞后、服务缺位让公众在被雾霾包围下的憋闷中又添了一层“堵”。比“爆表”的PM2.5数字更让公众喘不过气来的,是政府部门应对雾霾上的少作为。

雾霾笼罩中国一些城市已有两天多了,虽在及时披露有关信息等方面作了一些努力,可至今还没有政府部门向公众通报此次雾霾天气的成因,政府部门提供的警示和服务也严重滞后。据报道,这种恶劣的雾霾天气还将持续,就到工作日了,学校应不应该停课,公共交通应该如何作为?是否应采取人工降雨缓解污染,政府对此似乎并无准备。

更让人无法原谅的是,政府并未以让舆论和公众看得见的方式去努力治理雾霾问题,并没有让公众看到政府的努力。这不是中国第一次遭受雾霾的围困了,2011年年底时弥漫大半个中国的雾霾,至今仍让公众记忆犹新。雾霾问题的根源在哪里?政府会采取哪些措施解决雾霾问题?雾霾天来临时政府该如何提供公共服务加以应对?可从这几天的应对看,政府部门与以前相比仍没有长进,没有经验,没有服务,缺乏应对准备。

伦敦当年也曾被雾霾围困,可在看得见的努力下,伦敦成功地摆脱了污染和“雾都”的帽子。1952年那场大雾之后,英国人痛定思痛,开始反思空气污染造成的苦果,并催生了世界上第一部空气污染防治法案《清洁空气法》的出台。以后又出台了一系列的空气污染防控法案,针对各种废气排放进行了严格约束,并制定了明确的处罚措施,随后又采取系列措施抑制交通污染,并制定了国家空气质量战略严惩不达标地区。可面对这一次可怕的雾霾,我们的政府部门作了哪些努力呢?

雾霾袭击中国的这几天正逢周末,政府部门似乎都在休息——生产方式的转变不是一句空话,让人窒息的雾霾天嘲弄着那些高调的环保口号。

数千万人共同生活在这么逼仄的城市空间里,真的不可以既从空气里呼吸又恣意向空气中排污,真的不可以只要求别人讲文明守规范而自己是例外。

连日来天遮日蔽,PM2.5爆表。大气污染之下,“少出门、少开窗”成为无可奈何之举。13日上午,北京市气象台发布北京气象史上首个霾橙色预警。不独北京,华北到中部乃至黄淮、江南地区,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污染和严重污染。城市生活到了这个份上,不能不让人冷静沉思,我们究竟需要什么样的发展,追求什么样的生活。

每逢空气污染、水不干净,总是想起儿时故乡的田园生活。袅袅炊烟在绿树蓝天掩映下是一种生活的气息,小河浣洗在笑语欢歌声中是一种生活的情调。人们从大自然那里讨生活,从空气呼吸,又向空气排污,从小河饮水,又在河水中涤污。这种原初状态的自然生活之所以充满了自由惬意之美,就在于大自然具有净化能力,这种能力完全能够承载山民们的排污行为。

从本质上言,城市生活遭遇雾霾、污水之困,还是与人们这种原初状态的生产生活方式相关。城市不比乡野,有那么大的山、那么多的水、那么密的树、那么广的庄稼、那么少的人。一边是人口几何级数的增长,一边是大自然自净能力的缺失,这一“剪刀差”的结果,怎么会不出现让人忧心的局面?

在某种意义上说,我们也许早已习惯了城市生活,但并没有适应高人口密度、低自净能力的城市环境,还在沿用原初状态的生产生活习惯与方式。一个人、一家企业排污,怎么污染对城市生活的影响都不会大,然而,在一个动辄千万级人口的大城市里,如果大家都这么肆意、追求自由惬意,不受约束、不讲公德,城市的生活又怎么可能与“美好”有缘?

数千万人共同生活在这么逼仄的城市空间里,真的不可以既从空气里呼吸又恣意向空气中排污,真的不可以只要求别人讲文明守规范而自己是例外。“从我做起”“从点滴累积”,也许比所有指责和埋怨都更有建设性,都更是一份“增量”。因为如果不这样,都希望别人首先开始做,其结果必然是每个人都从中受害。空气污染,不分贫富贵贱,同呼吸共命运。这些年,有关疾病的急剧增多已经向我们敲响了警钟。

在各项致污源中,企业的排污首当其冲,数百万辆机动车的排污亦可能等量齐观。空气治理,政府监管力与动员力则是改变这一切的关键变量。因之,如果企业只要效益不要空气、水,严治甚至取缔就是最好的治理方式。如果每个人能够坚持少开一天车、低碳出行,这点滴行动就是最美的城市文明。如果政府部门能够从根本上推动城市发展模式转变,从源头上减少污染排放,则城市会让生活更美好。

一面工地、企业、锅炉减少污染排放,一面对于机动车排污却持放任态度,两相抵消,这种空气污染应急,效果可想而知。

PM2.5最高接近1000,达世卫推荐健康标准的百倍,连续雾霾天,使得北京的空气污染不断刷新纪录,昨日上午,北京气象台更发布了北京气象史上首个霾橙色预警。

面对连续重污染天气,北京市已宣布实施应急方案。不过,该方案对于机动车,这一重要的PM2.5排放源,缺乏有效的约束措施。方案主要与之相关的,是限制三成公车上路,但是赶在周末,公车大多停驶,所以限制的作用基本不大。而且限制公车措施的执行,很难以全面统计监督,公众更无从了解。

不约束机动车,结果就是,北京街头拥堵仍然严重,有的人为免受空气污染之害,反而会主动驾车出行。这均会加剧本已令人恐怖的空气污染,这也让偌大的城市陷入“公地悲剧”之中。

污染天全民参与减排,机动车减少上路,媒体、政府都发出过倡议,但效果难令人如意。这就提醒我们,空气污染的紧急事态下,全民参与的减排,不能仅靠呼吁和自觉,而应有明确的规则。为此,可否考虑完善应急方案,例如,在空气严重污染时,实行单双号限行。

单双号限行,北京只在奥运期间实行过,可能考虑到这一方案影响面太大,奥运之后,单双号限行就被较温和的尾号限行所替代。现在如果重启这一严厉措施,有人也许会质疑,这是否必要。

得承认,单双号限行会给民众工作生活带来很大不便。但是,这种不便,与严重空气污染带来的健康损害相比,显然是居其次的。其实,主要几个PM2.5排放源里,机动车危害最大,因为机动车离我们的生活最近,一个烟囱高几十上百米,机动车尾气管的高度不到半米,它排放出来的颗粒物,高度与人体呼吸的位置最接近。机动车的PM2.5排放既然位于健康威胁之首,那么应急预案理应对此拿出最有力的措施。此其一。

其二,污染天气如何遏制污染物快速上升,目前应急预案有减少施工、锅炉、企业减排等多种措施,这些措施执行起来很不容易,相关部门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取得了一点点污染物减排效果,但大量机动车上路排污,轻易就将这些效果给抵消掉。一面减排,一面对于机动车排污持放任态度,这种应急,效果可想而知。

当看到,由于近些年污染治理,北京工业大量外迁,燃煤锅炉改造接近尾声,所以,靠工业、锅炉减排等方式,降低污染危害,空间不大。有研究表明,机动车排放对PM2.5的贡献值达到38%,远高于其他排污源,因此,重污染天应急要想取得实效,不可能将几百万辆机动车排除在外。

污染天单双号限行的操作,并不复杂,只须与污染级别挂钩,重度污染即可启动。限行通知可通过广播电视、短信微博、道路显示屏等,广而告之,限行期间,交警要加大执法力度,同时对特殊情况免罚。通过气象环境预报,在污染天即将结束前,提前发布通知,确定限行终止时间。限行同时,不妨借鉴奥运经验,在重度污染天,政府封存公车,为公众作出表率。

污染天单双号限行,会给民众生活带来影响,但“鱼和熊掌,不可得兼”。当空气污染严重到成为一场“灾害”的时候,是为了减轻污染,还是方便出行,每一个市民都有责任做出选择。相信只要政府的说服到位,民众并非不可理解,而且这一措施,只限于严重污染天,一年可能没几次,最多也就几天而已。

空气污染的治理,可以慢慢来,但民众的健康保护,却是最紧要、最现实的问题。

没有了大风的救场,北京的空气又“杯具”了。近几天北京一直被雾霾笼罩,首要污染物PM2.5浓度高居不下,昨日央视报道,北京南三环至二环之间PM2.5浓度甚至飙升到800微克/立方米。

不只是北京,全国多地空气均严重污染,石家庄、邯郸、邢台等地的空气质量指数出现“爆表”,数值已达到或超过测量上限。天津连续三天雾霾,PM2.5创发布以来最高值。武汉空气质量指数击穿300大关,达到空气污染的最高级别。

这次大范围的严重空气污染,可以说前所未见,但与媒体、网络上热议相比,现实中,空气污染的问题似乎有点冷。在北京,空气污染之下,民众的生活依然照常,大街上时常看见孩子、老人;室外健身场所依旧热闹;快递员、清洁工无防护在室外工作;大街上车流滚滚……

而北京环保部门虽早就启动应急方案,但这样的应急,民众固然看到了频繁的信息发布,但似乎很少看到类似暴雨雪灾等强有力的部门联合行动,施工、清扫、企业生产、学校户外活动等,并没严格按应急预案要求执行。

而相比其他地方,北京其实相对较好,至少还有环保部门不断刷新污染数据,给民众健康提醒,一些学校也自觉地取消了户外活动,最新消息说,教委已叫停极重污染地区学校的户外活动。可在其他地方,甚至连污染数据即时发布,健康提醒等最基本的措施都难以看到。这些地方从政府到民众,对于空气的严重污染,几乎处于漠然的状态。

一场水污染会引发全城抢水,一次暴雨天气会使政府和民众如临大敌。可同样是种污染和灾害,空气污染却是截然相反的景象。这其中反映出的,有民众对于空气污染知识的匮乏,更有空气污染应对观念的滞后。

空气污染的治理是个长期的过程。如果只盯着未来治理目标,而忽视现实的污染威胁,那么公众的健康,将成为这个过程中的牺牲品。空气污染的治理,可以慢慢来,但民众的健康保护,却是最紧要、最现实的问题。作为政府,应把空气污染当成一种“灾害”,尽全力应对,当好公共健康安全的守护者。

空气污染应急预案不能停留在纸上,只有不折不扣地落实才有效。可是,应急措施由谁来启动,这是迫切要解决的问题。对此,环保部门显然难以发号施令,能否由市政府出面统一安排。应急预案中,减少污染单位的排放、减少工地施工、公车部分停驶、增加清扫保洁作业、叫停学校户外活动等要求,需要动员到许多部门单位。这样的动员如何到位,如何做好监督,当有机制的保障。此外,减少户外活动、减少车辆上街等社会动员层面,要想执行好,需扩大信息发布渠道,如可以像暴雨预警那样,短信通知到每个人,还可以让居委会、社区医院、车友会等介入,做好民众的说服工作。

污染天气还将持续,作为市民,在做好自我保护措施的同时,也应该有意识不给城市空气污染增加负担,如尽量少开车上街,采取绿色出行。须知,如果将“空气污染袭城”当成一种“灾害”,那么,每个人也都“抗灾有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