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老龄办某负责人在10月29日指出,无论现在还是将来,95%以上的老年人都要在家里养老。但是,由于家庭小型化,家庭很难胜任养老的功能,需要政府的家庭养老政策来支撑。中国除了独生子女家庭奖励政策外,其他方面的支持政策几乎是空白。(10月31日人民网)

“老来受尊敬,是人类精神最美好的一种特权。”中国正“跑步”进入老龄化社会,养老已成为越来越让人头大的问题。

眼下,选择一条怎样的“中国式养老”道路,关系到有限养老资源能否最优化配置、关系到千万老人的生存质量。纠结就在于:政府要担责,但又不能重蹈“全责的国家养老模式”的覆辙。在2010至2050年间,希腊养老金支出将增加相当于 12.5%的GDP,社保制度濒临破产。类似前车之鉴着实让相关部门松了一口气,于是,各种养老创意甚至僭越了公共服务的责任底线,呼啸成为公共议题的“主流”——譬如,“95%的老人在家养老”。

这种提法即便是不得已的现实,仍然非常值得商榷:一者,在现代养老体系建成以前,计划年代的养老问题当然可以“家庭内部消化解决”,但在“中国每天消失80至100个村落”的城市化进程中,家庭养老显然难以为继。二者,“95%的老人在家养老”是一件很没效率的事情。一个社会的进步,体现在专业与分工的细化。一代老人比一代老人的养老诉求更多元、更高级,分散的赡养模式固然更有“家庭气息”,但多少也折损了效率。所谓“居家模式”,家庭应该提供的是居住空间,而专业赡养必须依仗养老机构,就近的公共养老机构才应当成为养老的“内容供应商”。

数十年前我们说,国家会为养老担责,“养儿防老”是陈腐观念。时光荏苒,今日竟又提出“95%的老人在家养老”的理念——这叫当年乖乖听话、甚至无儿无女的老人情何以堪?压力再大、问题再多,谁都有年华老去的一日,他们的今天,不过就是我们的明天。善待并善养老人,“便捷”的主意越少越好。

调查报告显示,截至2010年,中国以养老金作为主要收入来源的老年人只有24.1%,与2000年相比增长4.5%,而40.7%老人依然主要依靠家庭其他成员供养。同时,城乡之间差异巨大,城市老年人中,有66.3%的老年人主要依靠离退休养老金生活,而在农村,依靠养老金作为主要收入来源的老年人仅为4.6%。(《新京报》10月23日)

养老这事儿,钱或许不是万能的。毕竟,对老人而言,生活得幸福与否,健康以及亲情的陪伴,无疑要比金钱和财富本身来得更加重要。但并非万能,却不代表没有必要,老年人的吃穿住用、休闲娱乐,以及医疗保健,其实无一不需要花销,如此看来,养老这事儿,没钱同样是万万不能。

那么,“老有所养”,究竟靠什么来养?对于迅速步入老龄化的中国社会而言,老年人养老收入的来源如何,养老金究竟够不够老人的日常开销,又能否支撑起老年人体面的养老,自然是无从回避的话题。

从上述调查结果来看,中国以养老金作为主要收入来源的老年人只有24.1%。对这个数字,大约可以有两种解读。一是大多数中国老人除了养老金之外,还有其他更主要的收入来源;另一种可能,则是对绝大多数老人来说,因为养老金本身太少不够花,而不得不寻觅其他开源之道。前者是老年人主动通过资产配置或发挥余热所获得的收入,后者则是为了维持养老生计不得已而为之。若是前者,老年人能开源有道,当然是件好事儿,真若大多数老年人都有养老金之外的不菲收入,倒是很大程度上可以缓解养老金的压力。

尽管调查报告并未言明“养老金作为主要收入来源的只有24.1%”究竟是何种原因,但从40.7%老人主要依靠家庭其他成员供养来看,养老收入主要不靠养老金,看来恐怕是光靠养老金根本靠不住,不得已只能被迫寻求开源,而家庭其他成员的供养成为养老收入的主要来源,自然也就顺理成章,并不意外了。至于那二成靠养老金生活的,则被坊间猜测为公务员群体。尽管上述数据未能体现出城乡养老金之间的差距,但即便从66.3%的城市老年人主要依靠离退休养老金生活,而农村依靠养老金作为主要收入来源的老年人仅为4.6%来看,养老金仍难言真正满足了普遍的养老之需,更遑论让老年人体面的养老了。

当然,如何满足社会成员体面养老的普遍需求,对于任何社会而言,其实都是个普遍难题,即便是发达如美国,也远未做到尽善尽美。不仅如此,对于保障性的养老金,的确也不能寄望过高。就连养老金多高才够体面的养老,恐怕都很难有统一的标准。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养老金多少合适,就没有可衡量的基准。早有理财专家指出,假如要保证退休后生活水平不下降,一个人的养老收入至少要达到退休前收入的80%。而国内的情形,假如撇开依靠家庭其他成员的养老收入不论,单纯依赖退休金,一般只有退休前收入的60%,高收入者的退休金甚至只占退休前收入的三分之一。要想维持原有的生活水平,养老金自然是靠不住的。

事实上,退休金同样不是美国人养老的唯一来源,2008年美国65岁以上老人退休收入中只仅有19.5%来自退休金,其余收入则而社会安全金、金融房地产等收益、工作收入。从这个角度来看,国内“仅两成多老人主要靠养老金生活”,似乎也不必过度阐释。但如何让养老金至少名副其实的承担起养老之责,并多元化的增加并满足体面养老之需。“靠什么来养老”,我们的确也亟需有个明确的答案。

联合国人口基金与全国老龄办于22日举办论坛。调研显示,截至2010年,我国以养老金作为主要收入来源的老年人只有24.1%,与2000年相比增长4.5%,同时,城乡之间差异巨大。城市老年人中有66.3%的老年人主要依靠离退休养老金生活,而在农村,依靠养老金作为主要收入来源的老年人仅为4.6%。(10月23日《新京报》)

仅两成多老人靠养老金生活,就意味着还有近八成老人未能充分纳入社会保障的羽翼之下,他们不得不继续以市场为主要收入来源,一旦脱离了市场,养老就得不到有效保障。数据显示,目前在农村有44.3%的老年人仍在干农活,8.6&的在务工、做生意。而从老年人平均年收入结构来看,农村老年人的养老保障只占到18.7%,主要还是靠家庭和土地养老。

养老金作为现代社会保障形式,体现了制度的进步性和国家的人文关怀。倘若其不能让所有人哪怕是大部分人老有所养,迫使许多白发苍苍的老人,在本应是子孙绕膝,颐养天年的时候,还要为了生计劳碌奔波,面朝黄土背朝天,这不能不说是一种制度的遗憾。对于这一问题,应从三个方面予以深刻反思和解决。

首先,在总量上,加大财政社保投入反馈于民。目前社会保障支出仅占我国财政支出12%,远低于西方国家30%-50%的比例,即使是一些中等收入国家比例也在20%以上。财政投入相对不足,从根本上制约了社保的普惠,导致养老金尤其是新农保基础养老金过低,对于维持正常生活杯水车薪。在经济平稳快速增长和财政收入大幅增长的背景下,政府必须不断加大投入,通过提高社会保障水平反馈于民,让广大民众共享社会经济发展成果。

其次,在分配上,打破“多轨制”维护公平正义。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核心内容是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然而,长期以来养老金存在着严重的“多轨制”、“二元制”。一方面,企业职工需要缴费养老,养老金普遍只有退休前工资的60%左右,而公务员不用缴费,由财政承担,却能拿到90%左右。另一方面,占人口比例较小的城镇居民占有社会保障资源的80%以上,广大农村居民仅仅占有不到20%的资源。不患寡而患不均,分配上的“多轨制”越来越凸显出权利的不平等和财富分配的不公平,严重消弭了社保的制度善意。今年深圳力推公务员养老保障制度改革,对聘任制公务员实行社会基本养老保险与职业年金相结合的养老保障制度,带了个好头。唯有打破社保资源分配的“多轨制”,才能真正让养老金成为更多人的救命钱、幸福钱。

此外,在结构上,改变养老三大支柱失衡局面。基本养老金、企业年金和个人商业保险,被称为养老三大支柱。与发达国家的三条腿齐步走相比,中国养老保障体系中只有基本养老保险孤军奋战。数据显示,国际通行的第二支柱企业年金,截至2010年底仅占中国养老金总资产10.5%,至于第三支柱个人商业养老保险,更是几乎接近于零。“单丝不成线,独木不成林”。在改革完善国家养老保险制度的同时,更要通过税收等优惠政策,积极鼓励企业建立年金制度,扶持商业养老保险发展,共同撑起这座养老大厦,大庇天下老者俱欢颜。

对于未富先老的中国来说,希望公共财政兜底,一肩挑起为国民养老的重担并不现实,但还是应有更多担当。

调查报告显示,截至2010年,中国以养老金作为主要收入来源的老年人只有24.1%,与2000年相比增长4.5%。同时城乡之间差异巨大,城市老年人中有66.3%的老年人主要依靠离退休养老金生活,而在农村这一数字仅有4.6%。

以养老金作为主要来源的老年人只占24.1%,说明有75.9%的老年人还“游荡”于养老金大门之外,养老主要还得“DIY”,自己搞定。而4.6% 的数字背后,昭示着行世数千年的“养儿防老”仍是农村老年人的“土办法”。老龄化的中国,一方面是劳动力供给短缺造成的宏观经济失速,一方面是基本养老基金收不抵支造成不容回避的养老压力,两方面的压力相互叠加,社会风险显而易见。

数字表明,截至去年年底,全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达到1.85亿,占总人口13.7%,并以年均800万人至900万人的速度增加。预计到2020年,老年人口将达到2.48亿。一项学术报告显示,未来几年,我国养老金的缺口将达到十余万亿元。这一组数字如果可信,这是一个怎样的规模?据专家测算,至2011年,中央和地方政府持有的国有股份净资产约为21万亿元。两组数字相映照,足以洞见这个“窟窿”有多大。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提速,“谁为我们养老”成为一个绕不开、躲不过也耽误不起的沉重话题。而且,留给解决问题的时间也不多,如不及早起步、早作打算,势必陷于被动,最后危及社会安全。“养儿防老”的老办法在独生子女时代是行不通了,延迟退休年龄虽可暂时缓解养老金支付压力,也不过是“止痛药”,止得了短痛,止不住长痛。延迟退休还是要退休,人老了还得有人养才行。

也许,对于未富先老的中国来说,希望公共财政兜底,一肩挑起为国民养老的重担并不现实,但还是应有更多担当,别让公众只能“养儿防老”,或老无所依。增大公共财政对养老的总量投入仍是当前的第一选择,欧美发达国家社会保障支出占财政支出的30%~50%,一些中等收入国家也在20%以上,我国只有12%左右。公众有理由要求,公共财政在国民养老的步子迈得更大,跑得更快。

在大幅度增加公共投入遭遇现实困境的情形下,专家们也设计了一些替代方案,譬如将国企收益或国有股份划给社保基金。此事业已试水,总量仍嫌不足,截至2011年年末,国有股份累积划拨给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的资金只有2119亿元,只占中央和地方持有的全部国有企业股份净资产的1%。除了政府作为,养老还要完善多条腿走路,基本养老金之外,还要在企业年金和个人商业保险上发力,多管齐下往养老金的大池子注水。

鉴于我国的养老金存在多重的“二元结构”,在做加法的同时,也不能忽略结构调整。国企与民企、城镇职工与农民、公务员与企业人员等,其养老金有着巨大差别。譬如,企业职工需缴费养老,养老金普遍只有退休前工资的60%左右,公职人员不用缴费,却能拿到90%左右。至于农村与城市,更有云泥之别,一些地方农民每月只拿数十元,甚至数元的养老金。不患寡而患不均,因人而异的养老制度,理应尽快得到弥合。

养老问题刻不容缓,应该及早制订、出台一些更有力的措施,以更长远的保障来舒缓公众老无所依的焦虑。

社会化养老,需要国家层面的理念建树和政策导引,以鼓励支持发展养老产业,为即将到来的更大规模的银发浪潮先行先试。

“老年痴呆”,作为传统的医学名词,常常也被用作贬斥骂人的用语。有数据显示,约40%的痴呆患者在日常生活中会感到受排斥,会有耻辱感。是以,为痴呆正名,是把“人间重晚晴”的理念落到实际需要处。

最近,央视发起“为痴呆正名”活动,134万多张票,带着尊重老人的善意,带着更名为“脑退化症”的新意向,受到医学名词审定委员会的重视。无论结果如何,这一行动,都可以看作是社会层面关爱老人的一次良性互动。

然而,“重晚晴”不仅仅要在社会层面,也要家庭和国家层面的协作。即使在社会层面,我们需要做的其实还有更多。只有从这三个层面都真正关心爱护老人,才说得上是“人间重晚晴”,也才会有人生晚景的“最美夕阳红”。

在采访中,面对记者的发问,一位80岁老人感叹,“现在的孩子不像从前的孩子,从他们身上感觉不到温暖”,道出了家庭养老无尽的烦恼与尴尬。老人留世时日已无多,人越老越把子女念成惟一的牵挂、高兴的源泉,越不看重物质的丰厚而越看重精神的慰藉。有的子女钱回来、人不回来,甚至反认为有吃有喝愁什么、虑什么?实乃全然不懂老人一片心。只有懂了老人的寂寞孤单,才会懂得再忙再累也要和老人聚上一聚。

诚然,居家养老是很多家庭的首选,但对于许多在异乡打拼的人来说,路遥山隔毕竟会阻隔思念实现。这恰恰是社会在养老方面大有可为的着力点。在社会层面的“重晚晴”,决不能止于一个名词的改定,也不能停留在给予老人的优待、让座之类的细节。而更应当着眼于社会化养老的全局,培育多样化的养老机构,以优质的服务赢得老人的青睐。这不仅会解决子女养老的距离问题,更会免了子女的后顾之忧。

显然,社会化养老,需要国家层面的理念建树和政策导引,以鼓励支持发展养老产业,为即将到来的更大规模的银发浪潮先行先试。有了这方面的全力开拓,政府的公办养老机构才能更好地为“三无”老人等的养老问题进行托底,最终形成居家养老、社会养老、公办养老的科学合理结构。如此三重“重晚晴”,安享晚年才不是梦。

看台湾人怎么养老2012-10-24 07:51

东南网-海峡导报10月24日讯(记者 林静娴)昨日是重阳节,也是海峡两岸共有的“敬老节”。台湾各县市纷纷展开尊老、敬老活动,以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根据台湾“经建会”最新人口统计,台湾战后婴儿潮世代将在2016年形成“退休潮”,随着婴儿潮世代迈入65岁,老年人口快速攀升,估计在2016年达到312万,占总人口13.3%。

台湾社会的老龄化加速让社会负担日益沉重,加上近日台湾劳保引发的破产恐慌,让养老的话题再次成为探讨的焦点。正值重阳佳节,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台湾人是怎样养老的。

经济保障 从劳保年金到以房养老

台湾有“劳保年金”和“国民年金”,分别适用于有工作和没有工作的人。其中“劳保年金”是台湾老人退休后主要的生活保障来源,和平均月投保薪资和年资有关。近日有调查指出,同样月薪53340元(新台币,下同)的劳工和公务员,劳工退休加上劳退新制月领26819元,而退休公务员,除了一笔将近124万元的公保养老给付,还能月领58531元,劳工退休月领不及公务员五成。不过“行政院”近日也通过“公教人员保险法部分条文修正草案”,让公教退休福利略微缩水。

此外台湾还有针对年满55岁未满65岁少数民族每人每月3000元的给付、中低收入老人生活津贴、对无力负担全民健保费用的老人补助和特别针对身心障碍老人的照顾津贴等。部分县市为关怀老人还有一些特殊的补贴,例如基隆市,就有补助中低收入老人装置假牙费用可以申领。

近段时间来,台湾针对65岁以上、名下有不动产但无继承人、无法领到社会救助却缺现金生活的老人,计划于11月中旬在“五都”地区试点实施的“以房养老”政策,因预算有限,计划将由“政府”先行试办5年。不过,此项新举措在台实行会得到多少响应,还有待观察。


生活关怀 仅4%的老人受到良好照顾

自2010年起,台湾教育部门将每年的8月份第四个星期日定为“祖父母节”,希望通过这个节日让祖孙间多些互动,推广重视孝道伦理的观念。例如今年的祖父母节,有数百名年轻的志愿者在基隆、嘉义、台中、花莲、高雄、屏东,充当起“临时孙子”,在火车站为老人家抬行李,忙得不亦乐乎。

几乎全台各地都有关爱老人的“仁爱之家”,收容生活无法自理的老人。当中有公立也有私立,服务人员大多是企业组织或者自发参与的志工。而针对老人福利服务专业人员资格及培训,台湾也有制定相关的法规。不过也有相关人士指出,台湾照护专业机构依然严重不足,就连医院志工也短缺,真正受到良好照顾的只有4%。

而在另一种老人聚集地里则是别有一番景象,“养老村”里的老人是一群生活可自理者。除了住宿、饮食外,这里还提供健康管理、医疗服务、休闲等。不过想要住进这些“养老村”可要先自己掏腰包垫付,以知名的“润福生活新象”住宅为例,除了预缴租押金500万元起跳,每个月管理费、餐费、水电费约1.7万元。若要居住20年,至少要准备600万元,若要预防身体老化的紧急医疗,则建议准备1500万元。因而能够住进来的,大多是退休“国代”、“立委”、将军、艺人、作家、企业老板、退休高阶教职人员或台商的年迈双亲。

今又重阳。还记得上次给父母打电话聊了多久吗?还记得上次回家是什么时候吗?又有多久没和父母一起吃顿饭了?……在这个集中表达孝敬与爱的时间节点,这一连串的问题会钩沉起很多人积压在心底、又久久没有翻出来检视的情感,让人纠结、羞惭甚或自责。城市生活的快节奏,抑或外乡的漂泊,往往容不得人们时时记起曾经像牵风筝线一般牵过你的那双饱经风霜的手。

在重阳节前夕,关于老人的话题新闻扎堆儿的涌出来。桂林四兄弟寻母上了央视《新闻联播》,当地警方全城排查帮寻找;央视记者采访一位天津的80岁老奶奶,问现在最在乎什么,老奶奶感叹“感受不到儿女温暖,恨不得快死”,“现在有话没地儿说去”;相关调查显示,外出打工者23%半年和父母见一面,31%一年才和父母见一次,18%表示一年到头也很难见到父母,但67%的受访者表示会给父母寄钱。

无论是从痛中解读出关爱和需求,还是从艰难中解读出隐忍的温情,从上述一系列事件中,到底该怎样关爱老人,似乎得不出一个标准答案。或许,桂林四兄弟焦急而执著的寻母过程,就是对老人的关爱;或许天津老奶奶的三个女儿“回家看看,多交流交流”,就是对老人的关爱;或许外出打工者往家里多寄些钱,让身处农村的老人物质丰裕,就是对老人的关爱。

其实,老人们的诉求简单而又强烈,却似乎总是得不到满足。在桂林走失的那位湖南籍母亲,需求就是能够早点回家,并且从此有子女在身边照料;天津那位老奶奶的诉求,不过是想让儿女常回家看看;进城务工农民工远在家乡的父母,想来也不仅仅在乎子女到底能寄多少钱,更多的还是牵挂儿女在他乡的生活。

这是一个多元化的时代,每个群体都有自己的艰辛与不易,每个群体也都有自己的阶段性诉求。正因如此,每个人表达孝敬与爱的方式定然不同,每位父亲和母亲对被孝与被爱的需求侧重点也不会一样。但是,正如情感专家解读的,不管时代怎样变化,人们对感情的需求始终不会变化,关注父母的需求,首先应该关注他们的情感需求。

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被裹挟着如陀螺般旋转的人们,某些时候甚至都会忘记自己或者迷失自我。但是,切莫忘记“子欲养而亲不待”。我们关爱老人,请先从精神奉养起步,哪怕抽出零星的时间去听听老人的唠叨,哪怕回不了家先打个电话,去传递精神上的慰藉与抚摸。

我们任何时候都不能迷失了心底里生发于生命原点的爱。小时候蹒跚学步时牵你的那双手,如今或许已经粗糙颤抖,需要你去搀扶抚摸。央视重阳节新闻公益行动的宣传大使打出的标语是:给生命两头同等的关爱。父爱如山,母爱如海。今又重阳,让我们学会以各自温情的方式去关爱老人,关爱那些在我们生命伊始时关爱过我们的人。

近日,央视记者采访1名高位截瘫53年老人时问“最开心的是什么”,遭到众多网友质疑。记者还问“最遗憾的事是什么”时被医护人员打断说,再问就该流泪了。此外,央视还问别的老人“现在最在乎什么”时,一位80岁老人说“年龄大了,不希望活着。”(10月22日人民网)

最近的央视采访,都引起网民们的关注,褒贬不一。应当说,无论是“你幸福吗?”的采访还是“最开心的是什么?”,都反映了社会底层的真实反映与诉求,耐人寻味。至于问题的设置,有不合理之处,但只是个有待于改善的技术问题。

从央视的采访看,现在的老人害怕孤独,渴望亲情,这是我们进入老龄化社会所须认真面对的问题。由于计划生育,现在老人的子女多是独生子女,他们的独生子女长大了,或在外地就学或工作,老人们成了“空巢老人”。 有关资料显示,国内日益增多的老人中,“空巢老人”约50%,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离不开亲情,尤其在年老体弱、远离社会人群的时候。对老年人来讲,宁可吃得差些,养老金宁可少一些,穿得宁可简朴一些,住得宁可简陋一些……然而,他们最忍受不了的是亲情欠缺的精神折磨,正如被采访的老人所说:“现在的孩子不像从前的孩子,从他们身上感受不到温暖。”“恨不得死,死倒不怕。”“希望3个女儿能常回家看看,现在有话没地儿说去”等。看来,在某种程度上,亲情欠缺无疑于家庭的变相“暴力”。

毫无疑问,以讲求“孝道”著称的国内家庭,不能无视老人们的亲情诉求,儿女们须努力满足老人们的这一诉求。“常回家看看”,多陪一下老人,打打电话,从精神上抚慰老人……然而,我们也不能不看到,现在,若让儿女完全满足老人们的亲情渴望,也确实难了些。别说在外地的子女与老人们“见面难”,即使本地工作的子女见面也难,因为工作生活节奏快、时间紧张,工作和生活压力极大。因而,关爱老年人,不仅仅是家庭的责任,也是政府的责任、社会的责任、用人单位的责任。为此,要进行制度设计,推动年轻人敬孝老人,让老人们告别孤独寂寞的晚年生活。如,给年轻人们提供尽孝的时间便利,对敬孝老人做得好的年轻人,予以表奖,等等。另外,计生政策似乎也应调整,如果家庭不是独生子女家庭,老人们身边就可能有子女陪伴,亲情诉求不像现在这样强烈。

需要指出的是,老人们渴求亲情,并不等于说他们不重视物质需求,只能说,渴求亲情是他们最起码的需要。在他们无法全面满足所有需求的现实情况下,他们首先渴求亲情。因而,我们在优先满足老人亲情诉求的同时,也要重视满足其物质需要。老人们的子女要努力,政府与社会也要努力。

相关评论:

重晚晴才有最美夕阳红

“孝工资”传递孝心正能量

今又重阳,该怎样关爱老人

《新闻联播》播“寻人启事”的人本价值

重阳节,让我们“回家”

关爱老人,功夫更在重阳外

应问一问,面对老人走失现象,除了这种从媒体到警方的“运动式寻母”,我们的社会有没有更有效的救助方法?

对文辉四兄弟来说,患老年痴呆症的老母亲失踪两个多月而不见,无疑是不幸的。然而,他们的孝心又得到了颇为幸运的回应。央视《新闻联播》“破天荒”地为他们发布寻母消息,掀起了全民关注。继而,老人走失的桂林更是出动警力开展地毯式搜寻,进行了“全城寻母”的努力。

在以爱老、敬老、助老为文化内涵的重阳节到来之际,这样的新闻带给人温暖。正当中国大踏步地迈过老龄化社会的门槛,正当“扶老难题”成为一种社会困扰的时候,“国家级寻母”发散出宝贵的正能量。从央媒关注一个普通老人的安危,到网友参与了这场孝子寻母的爱心接力,我们从中感受到了古道热肠,更看到了以人为本、群众利益无小事等时代理念其实并不遥远。

耐人寻味的是,“寻母”行动的各方得到了并不一致的社会评价。满城寻母的文氏四兄弟自然是孝行可嘉,播发寻母消息的央视也受到了接地气、重民生等赞誉,而出勤又出力的桂林警方,却受到了马后炮、浪费警力等质疑。

毋庸讳言,警方大量出动,有着央视《新闻联播》关注所带来的舆论压力因素,但寻找失踪老人也是警方的分内职责。再者说,遭受疾病折磨的老人走失已经有一段时间了,情况越来越危险,多一些力量投入、早一点找到人,就多一些安全系数。

或许,与其纠结于“全城寻母”是不是“浪费”,不如问一问,没有央视关注的其他老人走失,会不会也得到这样的“待遇”?更应问一问,面对老人走失现象,除了这种从媒体到警方的“运动式寻母”,我们的社会有没有更有效的救助方法?

四兄弟的母亲是因为患有老年痴呆症才走失的。而此前有数据显示,我国已有超过700万老年痴呆症患者,占世界总病例数的1/5,每年平均有30万新发病例。正如社会学家所指出的,老人走失在以往都曾有发生,但在当下无疑更为突出。

一则是社会老龄化的步伐加快,高龄老人越来越多,患病走失的情况也随之多发;一则是社会流动加剧,家庭越来越空巢化,老人与子女分居的情况增多,这也增加了走失的概率。

因此,老人走失也是一个社会问题。其治理之策,除了子女加强对老人的照顾与关心,也需要社区、公安、民政、媒体等各方面力量参与进来,从收容救助、信息共享、应急寻人、社会联动等各方面,建立常态化的助老机制,帮老人们找到回家的路,让走失的老人尽快回到家人怀抱。

人社部社会保障研究所所长何平说,弥补养老金的缺口,一是增加个人缴费,把个人账户做实;另一个是增加战略储备金。(据10月21日新华网)

这段时间关于延迟退休年龄来补充养老金缺口讨论如火如荼。在各方争论不休、莫衷一是之际,却又抛出了增加个人缴费来补充养老金缺口的观点。而笔者认为,无论是延迟退休年龄或是增加个人缴费来补充养老金缺口都开错了药方。

公开数据显示,我国个人(雇员)养老金缴费比例为11%,雇主为29%,合计为40%。而发达国家的美国个人(雇员)缴费比例为7.65%,法国为9.9%,韩国为7.79%,社保体系最健全的瑞典个人(雇员)缴费比例也只有7%。从金砖国家看,俄罗斯个人零缴费,巴西个人缴费只有8%。我国个人缴费水平与全球各国相比较处于偏高水平。

而我国的个人收入水平都远远低于以上国家。收入这么低,缴费却这么高,有什么理由再增加个人缴费水平呢?

那为何社保资金缺口这么大呢?问题出在哪里呢?问题就出在政府财政历年来在养老金上欠账太多。

2011年,我国社会保障支出仅占GDP总量的2.4%,而美国社保支出占GDP比重在16.8%左右,瑞典和芬兰甚至分别达到了35%和38%。因此,补充养老金缺口双眼应该紧盯财政资金欠账等全口径国有所得这一块,而不是紧盯普通百姓,又要延长退休年龄又要增加个人缴费比例。

□余丰慧(河南 职员)

相关评论:

“仅两成老人靠养老金生活”说明啥

“仅两成老人靠养老金”的三重反思

求解养老难题,增投入更须保公平

看台湾人怎么养老

补充养老金缺口不需要增加个人缴费

我们家中的老人都还好吗?行色匆匆的人们,有过多少时间去关心“将出牵衣送,未归依阁望”的老人呢?

今天是重阳节。

在这个属于老人的节日里,我们或许应该反思,有多少“关怀”仅仅停留在口头,有多少年迈的父母在期待儿女回一趟家。

近日,央视记者在“我的父亲母亲”的报道中,采访了一位老人,问她“现在最在乎什么”,那位看起来很硬朗的80岁老奶奶称,年龄大了,不希望活着。记者沉默了一阵,问原因,这位老奶奶说现在的孩子不像从前的孩子,从他们身上感觉不到温暖。“现在有话没地儿说去!”

这段视频在网上流传,让无数人心酸。央视那位女记者说,当时不想提问,只想抱抱她。恐怕这也是很多人看完这个新闻后的感受,千言万语化为心头的哽咽,如果可能,多想抱抱离自己或远或近的父母。我们家中的老人都还好吗?行色匆匆的人们,有过多少时间去关心“将出牵衣送,未归依阁望”的老人呢?今日重阳,让自己的脚步、让自己的声音,回一趟家吧!

很多人走得太快、太匆忙,已经忘了那出发的地方。老人所求不多,“什么也甭做,就回家看看,多交流交流。嗨……现在有话没地儿说去!”央视镜头中的这位老奶奶,只不过做了一回天下父母的代言。是什么阻断了游子们的归途?或许不仅是时间和精力,还有心态。打个电话、买个车票,未必真有那么难,可是行色匆匆的人们,失去了去陪伴家中老人聊天、温顾过往的耐心。老人有老人的孤寂,年轻人有年轻人的焦虑,于是弱者往往就成了“牺牲品”。

有数据显示,截至2011年底,全国60岁及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接近1.85亿,他们当中大约有一半子女不在身边。基于“空巢老人”渐成社会问题,“常回家看看”甚至被列入《老年人权益保障法》草案。的确,在一个流动已成常态的社会,对老人的态度,已不只是体现个人孝顺与否,而是折射社会文明。和家中老人的疏远和淡漠,极有可能削减一个社会的“孝心”。难以想象,一个对自己父母充满爱心的人,会去公交车上和老人争座,看见老人在街头摔倒会躲之不及。老人的生存状态,检视着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

但在流动社会,让年轻人回家,当然无法靠唤回“父母在不远游”的传统孝道,而需要更多制度和机制的跟进。正如家庭中子女所面临的问题,都会成为父母心头的重担一样,一个社会年轻人所承受的压力,最终都会转嫁给老人。让年轻人回家,需要先卸下他们肩头的重负,子女教育、医疗、社保,各领域的制度“减负”,都可能成为促动年轻人回家的动力;另一方面,老人荒芜的物质或精神领域,也不能全靠子女去填补。政府和社会应有所作为。城市的养老院床位难求、让老人“话有地儿说”的陪护机构凤毛麟角,这样的状况亟待改观。

一个忽视了老人幸福的家庭,是难言圆满的;一个忽略老人幸福的社会,也难称是进步的。“回家”,不仅仅是为了回应老人的呼唤,本身也是家庭和社会前行的归宿。

10月19日晚,央视《新闻联播》发布一条消息:在桂林,一位患有老年痴呆症的湖南籍母亲走失以后,其4个儿子用尽了各种办法分头寻找,虽然截至目前尚无结果,但4个儿子寻母孝行触发了网上的爱心接力。该消息在播出时,《新闻联播》还公开了走失老人的照片以及其儿子的手机号码,更引发全社会的广泛关注。(10月21日《北京晨报》)

如果把上述报道视作《新闻联播》为草根人物播了一则“寻人启事”,那么它的“寻人”时机确实已经稍显滞后:今年8月1日,现年73岁的失忆老人周月英突然走失后,文家四兄弟虽竭尽全力四处寻找,但历时两个多月仍然杳无音讯;而就此事成为《新闻联播》关注内容而产生的强大反响看,它又远比任何的“寻人启事”来得效果明显。

《新闻联播》“寻人”之后的好评如潮,看起来着实是种“无心插柳”的惊喜。今年重阳节是法律修订后的全国第一个老年节,央视新闻中心大型新闻公益行动“我的父亲母亲”将在重阳节走向高潮。作为系列报道中针对失忆老人关怀节目的一个组成部分,湖南老人周月英在桂林走失后的4子苦寻一事,却俨然闪耀出了超越节目本身的极大亮点,成为了《新闻联播》呼应公众诉求、贴近社会基层、展现人性力量的完美诠释。

不管《新闻联播》的“寻人启事”是有心为之,还是无意促成,它在广大观众和众多网民中迅速激起的正面回响则表明,一档貌似“中规中矩”的高端新闻节目,未必不能适时适当地“放低身段”,把新闻触角更多延伸至“凡人小事”;而且,作为目前稳居国内新闻节目“收视霸主”地位的《新闻联播》,不仅仅要追求对于宏大时政话题的权威报道,更应不断摸索和深化新闻战线的“走、转、改”实践,进一步转变思路、革新风气,以实实在在“接地气”的新闻报道,获得更强共鸣,催生更大活力。

《新闻联播》的“寻人启事”,恰似一部引人入胜的“热播剧”,已然激起无数国人拭目以待的强烈“收视”欲望:消息在央视播出后,很快引起桂林当地警方的强烈关注,迅速部署展开大规模的排查行动,希望发现有用线索;人民网舆情监测室随之作出统计,有5400万网友参与了这场“孝子寻母”的爱心接力;可以想见,在央视“寻人”的草根情怀发酵之下,这种满溢人性温暖、彰显人本价值的“新闻故事”,无疑会牢牢集聚眼球、紧紧俘获人心。

不难看出,《新闻联播》的“寻人”惊喜,何尝不也带着一种呼之欲出的“寻己”启迪。这便是,无论是《新闻联播》,还是别的新闻节目,要想创出一条挑战自我、与时俱进的成功改革路径,就需要大小统筹、高低兼顾;而在当前眼下,尤其要把反映普通人喜怒哀乐的社会真实,更多更好地纳入“重要范畴”、展示“新闻本质”。所以说,《新闻联播》的“寻人启事”确实感人,但感动之余,也隐隐揭示了一种继续“缩短距离”的公众期待。

?

岁岁重阳,又至重阳。略知文史就会知道,古代的重阳节更注重形而上的节庆,插茱萸、赏菊花、共登高,但是到了现代,特别是上世纪80年代以来开始重视现实,尊老敬老逐渐成了节日的主题,并在不断得到强化。就在今年6月份,全国人大常委会初次审议老年人权益保障法修订草案,规定每年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为老年节。生活经验也说明,重阳节已经成为越来越重要的“家庭节日”之一。

翻看节前的新闻,感受尤为强烈的是每年此时此刻,各个地方都会举办一些尊老爱老的服务活动,推出一些关爱老人的新措施。例如20日上午,黄埔区新老人院举行了开工仪式,新老人院建成后,将成为广州最大的区级老人院,可能在全市率先实现省、市要求的到2015年每千名老年人拥有养老床位40张的目标。

银发浪潮迅速袭来,整个社会正在经历“养老之痒”。单从数字上看,截至2010年底,中国60周岁以上老年人达到1.78亿,占总人口的13.26%。据预测,到“十二五”期末,老年人口将达到2.21亿,到2025年突破3亿,2055年前后达到峰值4.87亿。

更为紧迫的是,目前中国80岁以上高龄老人超过2000万,失能、半失能老人约3300多万,家庭小型化加上人口流动性的增强,使“空巢”家庭大幅增加,目前已接近50%,养老已经成为背负在各方身上的巨大“鸭梨”。

如何避免老无所依,也是近年热门的公共话题。例如,该建立怎样的养老模式,国家、社会、家庭怎样合理分工,该如何为老年人随配偶或者赡养人迁徙提供条件,为家庭成员照料老年人提供帮助,如何让一直在苦苦支撑的社会基本养老保险避免继续倾颓,如何弥补日渐增大的资金缺口问题,还有那些尚未纳入到养老保险体系中来的农民、流动人口、失业人员等群体的养老问题……

刨除宏观政策的制定,具体操作上更是千头万绪。完备意义上的养老体系,不但要提供生活照料、紧急救援、医疗护理,还要尽可能提供精神慰藉、心理咨询等多种形式的服务。毕竟,关爱老人不只是让他们有吃有住实现“温饱”,还要在精神照料等方面实现“小康”。显然,这些都不是过几个热闹的重阳节就能解决的。

此外,对个人而言,“百善孝为先”,现在需要做的就是让孝道融入生活中的点滴。每到这个节日,不少人总会升腾起一种感恩的情愫,暗暗告诫自己要孝敬父母,可在平时,做的就明显不够,特别是工作之后,整天忙于工作、工于应酬,却冷落了父母,连打个电话都成了勉强而为之事,所以,很多人直到难以挽回那一刻才发出“子欲养而亲不待”的感叹。总之,孝道贵在行中孝,贵在持之以恒。

8月1日,家住桂林的老人周月英失踪,此后,周老太的四个儿子四处寻找,也未找到。此事近日被央视新闻联播播出。次日,桂林警方出动大量干警,在全市12县5区开展地毯式搜寻。

警方为一个失踪老人如此兴师动众,这种做法我是第一次见。不过,不是每个人都能上新闻联播,受到如此规格的重视,“全警找母”之余,警方不妨认真考虑考虑,如何建立一个寻找失踪老人的有效机制。

寻找失踪老人,固然需要加强警方的责任,如对于家属的报案,给予快速处理,在第一时间,用手机彩信等方式,把失踪老人图片发送给每个执勤警员,等等;此外,可多发动民众,例如通过公交电视、街头显示屏、广播电视、微博等媒介,迅速发送失踪老人的信息,发动民众参与搜寻;还可提示民众,平时不妨多留意身边的老年人,发现言语和行为异常者,及时报警。

警方扛起责任,民众广泛参与,社会共同携手,才能让失踪老人“回家”。

□京声(市民)

对媒体人来说,每一条新闻都是一个关于人的故事,新闻的价值彰显人的价值,新闻的重量彰显公民的重量。

前天晚上的新闻联播节目,报道了在桂林工作的文氏四兄弟寻找走失母亲的故事,在新闻之后还刊登了四兄弟寻人的联系方式。节目一出,除了文妈妈的下落惹人担心之外,新闻本身也得到了不少观众的正面响应,在网上被称为“彰显人性的光辉”,还有不少人真的伸出手,帮忙四兄弟寻找母亲。

就节目本身而言,这不是一个独立的寻人启事,是央视新闻节目在近期“我的父亲母亲”系列报道中的一个侧影,是对失忆老人关怀节目的一个组成部分。但是在新闻联播的平台上播出一个普通家庭的寻人故事,的确更有助于贴近民心,也贴近社会发展的脉搏。

在人们的印象中,《新闻联播》往往是中规中矩的。前一段时间,我们在新闻联播中曾看到最美乡村女教师、爱心小院、讨薪日记等基层报道,让不少人对新闻联播的固有看法在发生变化。当然,即便是这次的“寻找母亲”节目,也有一些观众将信将疑,或者对播出的方式有所讨论。从态度上讲这都十分正常,但是以新闻联播为代表的主流媒体新闻节目,的确更需要把握社会发展的直接脉动,展现人性故事,呼应观众诉求,讲述更多“草根故事”。

新闻联播是中国收视份额最大的新闻节目。公众希望它能改变一下刻板印象,既能看到全国最重要的新闻,也期待能看到这些新闻和自己的直接关系。其实对于媒体人来说,每一条新闻都是一个关于人的故事,新闻的价值彰显人的价值,新闻的重量彰显公民的重量。无论新闻的主角职位大小高低、故事悲喜忧欢,越是真实、越从生活中来,越能找到人性的共鸣,新闻就越有生命力。

新闻节目贴近民意、展现人性,其实并不是一味地追求宏大叙事。就新闻联播本身,这些年我们还是看到了一些变化。比如不少普通人开始登陆央视新闻联播,甚至还有农民工兄弟连着四天在新闻中“讨薪”的报道。这是一种进步,它一方面意味着新闻人主动求变,求观众认同,求社会关注;另一方面公众更多能从新闻中,找到他们关注的问题,获得非常真实的帮助。

当然,新闻不是社会发展的答案,而是社会发展的提问。新闻人提的问题越多,社会的思考就会越深入;新闻人提问的方式越直接,回答的公众也就越多。中国社会的改革进程中,新闻人提问题的意识不应发生变化,提问题的方式却需要常变常新。因为中国人的故事在变化,观众的寻求也在变化。从这个意义上说,新闻联播的寻人启事,也在寻找新闻联播自己的改革路径。

□周庆安(学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