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莫过于我们坐在一起,你却在玩手机,这是网上流传很广的一句话 ,当这句话成为现实时,多少会有一些悲凉。近日,市民张先生与弟弟妹妹相约去爷爷家吃晚饭 ,饭桌上老人多次想和孙子孙女说说话,但面前的孩子们却个个抱着手机玩,老人受冷落后,一怒之下摔了盘子离席而去。

马丁·海德格尔在面临人类的技术和技术所创造的层出不穷的新产品时一直有一个很大的困惑:在技术化千篇一律的文明时代,人们是否和如何拥有家园。现在,张先生家庭中的一幕重现了海德格尔的迷惑。

手机、电脑、互联网、微博、iPad等技术在创造财富和文明的同时,也可能会毁掉我们的亲情,甚至生活。当技术的另一面——机械、不近情理、不通人性、不解人意、呆板、冰冷和冷漠等缺陷展现时,技术毁掉人们的生活和亲情在所难免。

在尖端的技术和丰富的技术产品面前,人们的生活会因为产品的丰富、精彩和整齐划一而变得单调,甚至被格式化。例如,只是对手机和电脑交流,玩游戏、写作、设计和聊天,这无疑让活生生的生命变得枯萎,人与人更为丰富的面对面情感交流减少或不复存在。这实际上是机器和技术在征服我们,而不是我们在利用和征服机器。

家庭是一个人身体和精神最能依托的地方,也是最能表达和体现情感的港湾,因为,我们所有的关心、牵挂、祝福都是最先送给亲人;我们所有的喜讯、快乐和成功都是最先想与亲人分享;我们受到伤害,出现伤痛,受到打击和挫折,甚至人生失意,都需要亲人的鼓励和疗伤才能康复;我们所有的知识、经验、教训和技能都是首先通过前辈亲人的传授而传承下来;我们所有的面具都只有在家庭才会脱去,所有心里话也才能在家庭的庇荫之下才能吐露。

但是,在技术面前,在一个小小的手机面前,我们便轻易地放弃了这种亲情。我们在手机和电脑上与素不相识的人相谈甚欢,却吝于与亲人面对面交谈几句话,这是技术时代最大的不幸。

在手机和电脑为代表的数字化时代,一个更大的不幸是,人类会丧失经过多年进化而获得的一种能力,即理解他人表情、语义的能力。美国斯坦福大学的一项研究发现,人们每在电脑前度过一小时,面对面与他人的沟通和交流就减少近30分钟。这就让研究人员担心,控制人类面对面交流的神经回路会产生退化,大脑的神经递质也会减少,甚至失去功能。

随之而来的后果是,人们的社交技巧将变得笨拙不堪,我们会很难与他人交流和沟通,甚至经常曲解、忽略微妙的非语言信息,如肢体语言、音调的高低所传达的特殊信息。如果这样的功能继续退化,有时我们就可能误解亲友好们的信息,大脑的社交能力会进一步退化。极端而言,若干年后,在一个国际首脑会议上,一个被误解的表情或手势,就可能造成军事冲突的升级。而在日生活中为何有那么多的暴力,如地铁和公交车上的大打出手,原因之一也是现代人不会面对面地交流和沟通。

近日,市民张先生与弟弟妹妹相约去爷爷家吃晚饭,饭桌上老人多次想和孙子孙女说说话,但弟弟和妹妹吃饱后转身拿起手机继续玩游戏,张先生时不时地回复朋友的微博。老人受到冷落,说了一句“你们就和手机过吧”,一怒之下摔了盘子离席。张先生说,他切身体会到了网上流传很广的那句话,“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莫过于我们坐在一起,你却在玩手机。”(10月15日《城市信报》)

世界是什么最亲?是亲情,更是父母之情,父母叫自己的儿孙坐在一起吃个饭,其实吃的不是饭,吃的是一份情,是一份亲情,是想通过父母与儿孙坐在一起,唠唠嗑,拉拉家长,联络感情,让亲情在这里升温,让父爱母爱在这里也得到升华。

但事实上,如今的社会,亲情却不断地在被消费掉,而且在流失掉,在儿孙的忽视中消费,在儿孙的不重视中被流失。

老人请儿孙吃饭,就是想给儿孙多说几句话,让老人高兴,也让儿孙幸福。可是随着社会的信息化,大人小孩都有了手机,手机打断了亲情,更切断了亲情,况且手机微博及其聊天工具的盛行,随时随地都可以通过手机与社会接轨,每个人不在是私人,而是一个大社会。

但是手机聊天与发微博得有一个场合,更有一个时机,必须时在自己没有与人交流,没有与人接触时,可以让自己与世界接轨,不能在与亲情接轨时,跑偏了轨道,结果上错了船,让亲情被抛弃在一边,其他事物闯进了儿孙的视野,这里,既没有尊重,更没有亲情。

有句哥唱的好,“找点时间,找点空闲,领着孩子常回家看看,带上笑容,带上祝福,陪同爱人,常回家看看,妈妈准备了一些唠叨,爸爸张罗了一桌好饭,生活的烦恼跟妈妈说说,工作的事情向爸爸谈谈,常回家看看,回家看看,哪怕给妈妈刷刷筷子洗洗碗,老人不图儿女为家做多大贡献,一辈子不容易就图个团团圆圆。”

可事实上,这对儿孙却把这些放非但放在一边的,更把自己的父母放在一边,这样哪里有亲情,哪里有感情,只有一种冷漠,更是一种不尊重。

手机是一种工具,更是一种随身士卫,但手机却在大家的爱中而生,更在大家的生活中而得到了爱,朋友相聚不忘玩手机,办公室不忘玩手机,开会不忘记玩手机,在玩手机中,忘记了亲情,让亲情在手机中流失,在相聚中滑掉。

亲情要交流,亲情更要联络,亲情还要尊重,更要重视,那么与父母团聚,请把手机放在一边,把亲情放在心中,让亲情的氛围包围你,也包围着你父母,这胜过手机聊天,胜过手机微博写的下的故事,而且父母聊天,交流更是写在亲情中的最美微博,最美生活,我们不能忘记了亲情中的生活,而且是最美的生活,而让手机给把亲情废了。

  

“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莫过于我们坐在一起,你却在玩手机”,这是网上流传的一个诙谐段子。可当它变为现实,却让人笑不出来。青岛市民张某与亲眷相约去爷爷家搞家庭聚餐,饭桌上,老人多次想跟儿孙说说话,可儿孙却全在玩手机。老人受冷落后,一怒之下,摔盘子离席。(10月15日《城市信报》)

就如“呵呵”是聊天杀手一样,玩手机,也成了面对面情感交流的屏障。一场家宴,本该是个温馨的“亲情对话现场”,不料却因一道手机隔起的“情感围墙”,而生出了代际隔阂,落下个尴尬收场。

玩玩手机,本无大碍。可凡事皆有度,小玩怡情,大玩却会伤感情。家人聚餐,图的就是亲情沟通,共享天伦。对老人而言,子女探望,或是对日常孤独感的代偿,在寂冷的生活中,儿女们的“常回家看看”,不异于心理慰藉,让空白的生活纸张上多点颜色。只可惜,当子女捧起手机,说话心不在焉时,被冷落一旁的老人的疏离感只会剧增,“摔盘离席”,是失望的表征。

玩手机,玩出个亲情疏远、人际冷漠,终是憾事。可平心想想,在生活中,我们又何尝不是“装在套子里的人”,中了手机的“毒”不浅?亲朋团聚,与会上班,刷微博、用微信、聊QQ、玩游戏,已成了不少人的生活习惯。与沉溺手机对应的,是人们“宅”的加剧。很多人终日宅在一隅,坠入手机、电脑织成的“潜网”中,无法自拔。对手机的过度依赖,已成了一种流行病。据调查显示,77%的人每天开手机12小时以上,34%的人24小时开机。专家也疾呼,手机适当用,警惕“手机瘾”。

手机瘾,在潜移默化中蚕食着民众的充实感,也拉大了彼此的心灵间距。尽管它的“技术灵性”,制造出“键盘一摁,天涯变咫尺”的便捷感,可对手机的过度依赖,正削减着人们的健康福祉,更重要的是,它造成了人具象的精神孤独。

网络、手机建构的虚拟空间,仿佛对现实世界的仿拟和补全,也是种欲望容器。看起来,它能以虚无的社交满足感,来填补人们的内心空虚。沉溺其中,似乎能填充人们的精神空格,让人在生活重压中得以解脱。现实郁结,也能在游戏快感里消解。只是,它耗竭了人们的交流欲,减少了人际往来,在“独处”境遇里,人们会感到更深层的孤独。

手机应该是我们的工具,别让手机隔起“情感围墙”,别让我们的身心被工具奴役。

(海峡导报)

老人的摔盘之怒,让电脑面前的笔者也为之一震:在和父母一起吃饭的饭桌上,我也喜欢一手握筷子,一手拿着手机看新闻、刷微博,几乎很少和年迈的爸妈聊聊天了。

是手机绑架了我们吗?真正的原因还在于我们自身。生活中,常有一些人在上班时侃侃而谈,回到家却疲惫懒言;聚会应酬时笑容满面,面对亲友时却麻木冷淡。今年8月,《中国青年报》的调查显示,83.1%的受访者有不同程度的“下班沉默症”。

按照社会学观点,职场里交际行为往往裹挟着现实的利益考量。而亲情互动则以情感为纽带。人的精力有限,强大的工作压力下,职场中人难免让社会互动带着更多的工具色彩,最终也让亲情互动变得疏远和稀缺,“下班沉默症”由此滋生。

“手机依赖症”也罢,“下班沉默症”也罢,解决之道需要良性社会氛围的构建,让我们在工具性交往之外,能顾得上本身的亲情需要。(海峡导报)

相关评论:

手机可能毁掉我们的亲情?

不顾场合玩手机是一种恶俗

我们无法完全放弃新沟通工具,但并非随时都需要使用它。当亲友团聚的时候,当和孩子们相处的时候,不妨把手机放到一边,好好享受亲情、友情。

近日,有媒体报道,张先生与弟弟妹妹相约去爷爷家吃晚饭,饭桌上老人多次想和孙子孙女说说话,但面前的孩子们却个个抱着手机玩,老人受到冷落后,一怒之下摔了盘子离席。

不由想起一句流行语:“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莫过于我们坐在一起,你却在玩手机。”上述这幕场景,俨然成为这段话的精确脚注。通过这件事,让人看到了社交网络时代的脆弱一面。在这样一个时代,人们并不缺乏沟通工具,然而许多人却患上了沟通匮乏症。

换在20年前,多数人恐怕难以想象互联网会给社会带来如此深刻的变化。特别是随着智能手机的推出,互联网与手机紧密结合,人类更是进入了一个崭新的社会化媒体时代。智能手机就像一部随身携带的笔记本电脑,让人们得以摆脱过去的种种社交障碍。

沟通手段如此多样,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也应越发近了才对。然而,事实并非如此。社交网络时代带来的一个严重问题是,人们越来越孤立,越来越不愿意和其他人面对面沟通交流。大量宅男、宅女的出现,真实反映了这一现象。如今在饭桌上,许多人除了不得不应酬几句外,恨不得立刻埋头玩手机,和网上朋友交流。有时候,和你在网上交流的人其实就坐在对面。社会交往方式的革新,却让人际关系结构变得越来越脆弱,这或许让互联网发明者也想不到。

这造成的一个结果是,那些没有掌握新技术的人们被无形地排斥在社交网络圈外,成为一座座“孤岛”。像报道中提到的这位老人,他既难以进入后辈们的新世界,也难以接受被冷落的现实,即便他没有离席而去,实际上也已被排斥在外。话说回来,那些热衷于埋头玩手机的人,自己也已变成了一座“孤岛”。当他抬头看看四周,所能看到的只是一片热闹的人际荒漠。每个人都看似很忙,每个人却都很孤独,这就是社交网络时代产生的“孤岛效应”。

如果我们乐于享受新技术的极大便利,就不得不接受因此带来的一连串负面效应。但是,当看到人们沉溺于网络互动而日渐丧失现实沟通的能力和乐趣,望着老人们因难以融入新时代而黯然离席,也许该对这一现象加以重视。尤其是,随着智能手机、平板电脑使用人群日益低龄化,面对家里孩子越来越沉迷于与机器对话(如何让孩子安静下来?只需给他一部iPad),现在该是正视和解决这些问题的时候了。

解决这些问题的方式很简单,就是减少对新技术的依赖和迷恋,不被新技术所奴役。处于这个时代,我们无法完全放弃新沟通工具,但并非随时都需要使用它。当亲友团聚的时候,当和孩子们相处的时候,不妨把手机放到一边,好好享受亲情、友情,并让对方真切感受到这一点。

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莫过于我们坐在一起,你却在玩手机,这是网上流传很广的一句话,当这句话成为现实时,多少会有一些悲凉。近日,青岛市民张先生与弟弟妹妹相约去爷爷家吃晚饭,饭桌上老人多次想和孙子孙女说说话,但面前的孩子们却个个抱着手机玩,老人受到冷落后,一怒之下摔了盘子离席。

老人想与孙辈说话,孙辈却与手机亲密,视爷爷如无物,自讨无趣之余,爷爷摔盘而去……这简直是反“手机依赖症”的宣传片创意。不知何时起,在餐桌、在地铁、在开会,甚至在被窝、在厕所,掏出手机玩得不亦乐乎已成了许多人的“习惯动作”,有人甚至将手机称为现代人的“体外器官”。越来越多的人患上了“手机依赖症”——手机没带在身边就心烦意乱、一段时间手机铃声不响就以为关机了、听到别人的手机响下意识掏出自己的手机……在精神病学上说,这算不算是一种强迫症呢?

如果说在个人场合,玩手机不影响别人,倒也无妨;若与别人聚会、聊天时,也有人旁若无人低头只顾自己玩手机,别说上了年纪的老人看到要反感,作为在场的年轻人也会觉得整个聚会、聊天变得索然无味,甚至质疑对方的修养与道德。手机,本为让人们交流更方便,沟通更迅捷,结果却让拥有者依赖上手机,将手机当作玩偶,反而为人们的交流制造了隔阂,使得亲情与友情更加疏离,个人变得更加“孤独”,实在出乎意料。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人们对信息的渴求,手机功能越来越强大,从手机中可以获得的信息越来越丰富,是一个不可逆转的大趋势。我们可以做到的是,在和亲人相处,与别人交往时,不妨将手机调成静音甚至关机,以面对面的交流,提高沟通效果,增进彼此情谊。德国前总统霍斯特·克勒曾一针见血地指出:“现在的年轻人每天都要花好几小时发短信或是上网聊天,而没有进行面对面的交流,我想这是有些可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