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日下午两点半左右,由于新天地站信号故障,上海地铁10号线采用人工调度,导致豫园路站两辆列车相撞。27日晚上举行的上海市政府地铁10号线追尾事故新闻通气会上透露,10号线追尾事故最新伤情数据:就诊检查人员271,其中180人出院,61人住院,30人观察。无危重伤员。(9月28日《中国青年报》)

两月前,上海地铁10号线,就出现过列车开错方向的事。27日下午又是10号线由于信号故障发生追尾重大事故,而此前上海静安区发生的 1115特大火灾事故,“7.23”动车特大追尾事故,似乎又浮现在公众面前,公众面前只是鲜血不住的流,更是安全不能得到正视,是公众的惊慌失措,更是对安全的无奈,这多少让市民的心里产生了阴影。

事故之后,在总结事故原因,防止此类事故重演的同时,更要消除公众心中的阴影,阴影不除,安全事故依然,地铁追尾的伤害还存在。更要追寻安全措施,让安全措施来消弭要公众心中的安全阴影。

公众心中的阴影出现,而是有原因的,没有事故的频频发生,也不会有阴影。上海地铁似乎一直也没有消停过,这起事故之前,就已有多起故障暴露,7月28日,10号线列车开错方向;8月2日,10号线半路“搁浅”;9月15日,8号线突发设备故障。尽管事故发生后,各方面出来表态,或者道歉,或者说明原因,采取了相关措施,但地铁故障频发。

安全事故天天讲,天天防,结果还在发生,而且一再重演。事故发生后,先是当事方的道歉,或者是情真意切,或者是泪流满面。然后就是查找原因,分析事故,总结事故,吸取教训,这些环节过后,安全事故依然频频发生,这是为什么呢?我们的安全措施放到了何处?

追尾事故之后,要消除公众心中的阴影,就要追寻安全措施,找到安全措施,才是找到了安全的保护神。

首先要敲响安事故全的警钟,做到警钟长鸣,防患于未然。公共安全事故牵涉面大,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更关系到社会事业的发展,为了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为了社会事业的发展,我们应该多一份安全意识,多一份清醒,让安全常伴,而让事故远离。


其次,要做到防微杜渐,任何事故都是由一些小事故引发的,更是由于一些小故障引起的,小事故小故障不除,大事故也会随着而来。荀子说:“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重视小事故,大事故就会得不到重视,只有切实重视小事故,从一点一滴掀起,任何事故才能排除。

再之,要心中有安全责任。安全责任重于泰山,安全事故频发的原因,就是忽视了安全责任,将安全挂在墙上,而落实不到行动上,或者不能具体到工作中,在道路上,在行车安全中。事故频发,说明我们一些环节不到位,重视安全程度不到位,应对事故的能力还不足。那么多一份责任,就会多一份安全。

不是我不相信你,而是一些事故确实让我无法相信,地铁还有没有此类事故的重演,这就要社会各方,把安全从墙上取下来,从纸上拿出来,从口中落实到实际行动上,让安全措施到位,才不会让事故的频发,公众心中的阴影才会消除,安全就会永远陪伴我们。

收藏 打印 评论

事实上,公众是否接受道歉更取决于道歉之后的实际行动和整改效果。如果事故原因未能被应用到安全防范方面,事故教训未能得到有效全面的汲取,这样的道歉是不值得信任和接受的。

在上海地铁10号线追尾事故中,地铁方面的微博道歉两度删除耐人寻味。先是:“今天是上海地铁有史以来最黯淡的一天,无论最终原因和责任怎样,给市民乘客造成的伤害和损失尤感愧疚……”不久之后,这条微博删掉了。后来出现第二条:“……我们对乘客造成的伤害、损失深感愧疚。事故发生后车厢里互救互助有序撤离的感人场景让人倍感温暖。那些一路狂奔全力参与抢险的武警消防官兵和抢修队员,让人肃然起敬。我们做得不好,相信我们一定会好的!”不久之后,这条微博又被删除,又重新出现了第一条道歉的微博。

道歉体现的是对事故的一种诚恳态度。正因为道歉常常是责任方勇于承担责任、使事情向好的方向转化的起点,所以道歉也经常被用于危机公关之中,试图以诚恳态度赢得公众的好感和谅解。从上海地铁的道歉微博变化之中,我们发现即使是作为一种危机公关的道歉,也被试图加入了“引导舆论”的内容。

事情结果表明,责任方的“引导舆论”,不仅没有达到目的,反而走向了道歉的反面,让社会公众认为道歉的态度并不真诚。原因就在于,当一起事故发生之后,社会公众就看责任方对事故本身的态度,承不承认自己的错,怎么改正错误。这是最关键也是最核心的态度,转移话题、顾左右而言他、说东扯西的方式都只会让公众怀疑和反感。

在道歉一波三折之后,上海地铁方面在事故的新闻通气会上,申通地铁总裁俞光耀鞠躬致歉。在此前7月底和8月初的两次事故后,上海地铁也曾在微博上“表示歉意”,并称“已责成信号供应商进一步查清具体原因,提出针对性整改措施,严防此类故障再次发生”,遗憾的是追尾事故仍不可避免。因而,社会公众担忧此次道歉可能还是止于危机公关。

事实上,公众是否接受道歉更取决于道歉之后的实际行动和整改效果。如果事故原因未能被应用到安全防范方面,事故教训未能得到有效全面的汲取,这样的道歉是不值得信任和接受的。对于乘客来说,就是地铁极度重视每一次哪怕是细微的事故,进而系统地检视地铁运行与管理各方面的安全隐患,最终使地铁通行更加安全,这才是最重要的。如果不能做到这一点,再真诚的道歉都是无用和无效的。

收藏 打印 评论

近来,大连在建地铁多次发生塌陷事故,建地铁的必要性遭到质疑。大连方面回应称,大连城区日益拥堵,但建设轻轨受地面建筑限制,建地铁是最佳选择,虽然大连地下地质条件复杂,施工难度较大,但技术上仍可行。(9月27日 人民日报)

目前是建设地铁的春天,“地铁热”正在席卷全国,无论是京沪等一线城市,还是长春、大连等二线城市,地下施工一片繁忙。据统计,目前全国已经有33个城市上报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规划,其中已审批28个。数据显示,2006年,全国只有10条地铁线路运行,2010年增至48条,2015年则预计会变为96条,到2050年,这一数字将有可能变为289条。

各地争建地铁,都打着以缓解交通拥堵的旗号。但目的绝非如此简单。谋求政绩、拉动GDP,地方政府在挖掘地铁的附加值上想的更远。在这些复杂的“谋划”之下,“地铁热”中出现了追求快工期、盲目攀比和“吃地铁”等不良现象(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梦恕语),而这给地铁的安全带来了极大的隐患。

修建地铁虽耗费巨大,但申请建设地铁的城市,一般都不差钱。目前,地铁的修建技术也日趋成熟。但各地在修建过程中,却仍旧险象环生,事故频出。2009年,深圳地铁施工一周出现三次事故;2010年,北京地铁M15号线顺义站施工事故致2人被埋8人受伤。2011年,昆明一在建地铁施工现场发生事故,导致1死2伤。

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大致有二,一是地质复杂,修建难度大。各地所处位置不同,地质状况有所差别,修建本应因城而异,因地制宜。但很多城市地铁在对地质构造缺乏科学研究和论证的情况下,强行上马,造成事故不断。二是施工管理不到位,人为疏忽造成事故。很多事故都属此类。这不但给地铁修建人员的安全带来威胁,也让人对地铁未来的运营安全产生怀疑。

地铁修建时问题不断,地铁运营状况也不容乐观。就在今天(27日),上海地铁10号线老西门站发生列车追尾致40多人轻伤。而在这之前的7月5日,北京地铁4号线动物园站电梯逆行致1死30伤。地铁运营状况频出,让人看出地铁设备的缺陷以及在运营管理上的不足。

地铁每天运载成千上万的乘客,在安全上不能有一丁点儿打折,一丁点儿的闪失。安全建设、可靠运营是最起码的要求。但目前国内地铁的安全状况却令人堪忧。如任其发展下去,将置更多的乘客于危险境地,也不利于地铁事业的长远发展。这这样的状况,地铁如何能真正驶往春天?

收藏 打印 评论

昨日14时许,上海地铁10号线老西门站发生列车追尾事故。灾难发生的原因是因信号故障采用人工调度致列车追尾。截止到评论发稿,虽尚未有人员死亡的报告,但已有260人在这场事故中受伤。

灾难既然已经发生,有效救治和信息透明,理应成为事故处理的标准程序,这是对伤者最起码的尊重和对民众最起码的交代。只有正视损失和重视原因,由此刺痛的公共心灵才能得到更好的抚慰。毕竟,每一起公共安全事件,都是公共生活难以承受的重量和痛感。

好的公共生活,有个重要的前提就是安全。也就是搭乘公交的时候可以免于自燃的恐惧,搭乘火车的时候可以免于出轨的恐惧,搭乘地铁可以免于追尾的恐惧,乘坐扶梯可以免于逆行的恐惧……生命至上,免于伤害和死亡,是公共治理最起码的准则。近些年来,各种公共安全问题造成的悲剧,已经让民众普遍感受到我们的公共生活危机四伏。这,或许正是我们的公共服务主体应该着重反思的,这也是最起码的行政伦理。

灾难不断发生,公众的忧患意识要远甚于公共治理者们。也恰恰如此,尽管各种公共安全事故警报长鸣,却避免不了上海地铁追尾事故的发生。

而实际上,这场地铁追尾事故,本是一场可以避免发生的灾难。就在两个月前,同样是上海地铁10号线,同样是信号故障,一列满载乘客、本应开往航中路方向的上海地铁10号线列车,反常地朝虹桥火车站方向开出。这次“列车惊魂”,曾引发民众的惊惧和反思,是个重要的预警。但两月后追尾事故发生,说明这一预警并未引起治理者足够的重视。隐患没有得到及时排除,灾难迟早会再次降临,一次侥幸不能次次侥幸,如此简单的道理要以200多名乘客的伤痛来阐释,代价也未免太过沉重。

车厢里的斑斑血迹,凝结成民众对公共安全深重的忧虑;变形扭曲的车厢,折射出公共治理理念的失偏。也许,事故的陈述又会提及到诸如技术难题、时间仓促等理由,但是在每一条鲜活的生命面前,这些都是空洞苍白的借口。如果不能以保护民众的生命作为至上的准则,那么生命难免成为利益博弈的砝码。缺少对生命最起码的尊敬,公共治理中对民众缺乏足够的虔诚和耐心,尽管有过明显的预警,这场本该避免的灾难还是发生了。

收藏 打印 评论

9月27日14时许,上海地铁10号线发生两车追尾事故,据称系因新天地站信号故障,导致上海地铁10号线采用人工调度,在此期间豫园路站两辆列车相撞。有关此次事故导致的受伤人数,就在人们几次焦急刷新页面的间隙,从最初报道的10余人攀升到40人、100多人,而据上海市卫生局局长徐建光在27日晚间的新闻通气会上说,截至晚上7点,已有271人到医院就诊检查。上海地铁的官方微博在昨日夜间向市民道歉,称这是“上海地铁有史以来最黯淡的一天”。

据《中国之声》报道,在事故发生伊始,官方对此次事故的定性为“碰擦”,继而又称为“轻度追尾”,并在随后发布的快讯中多次强调“无死亡报告”,但即便如此亦无法规避和冲淡地铁追尾事故的严重性——— 追尾就是追尾,怎能有轻重之别?对于地铁这种牵涉万千乘客的公共交通工具,是否有伤亡以及最终被统计出怎样的伤亡数字,都已经只与善后和追责相关。无以消解的,是公众因此而产生的忧虑与恐慌,而直接影响这种情绪扩散和传播的,可能也并非个案事故的严重程度,恰是事故发生的频率。事故频仍,哪怕再小、再“偶然”、再伤亡不大,也将逐渐加重人们对城市公共安全的不安,因为没有谁能够确信:下一次在哪发生,有多严重,又会落到谁的头上?

上海地铁10号线,已经不是第一次出现在全国公众的视野中:就在近两个月前的7月28日,上海地铁10号线列车就出现了令人错愕的“开错方向”事件;7月19日,10号线的一块屏蔽门突然爆裂;8月2日,还是这个10号线,“搁浅”在了半路。按照地铁运营方对地铁10号线事故频发所作出的解释,是由于实施CBTC信号升级调试中发生信息阻塞故障所致,其已责成信号系统供应商进一步查清具体原因,提出针对性整改措施,严防此类故障再次发生。

有细心网友检索出此前的媒体报道,现在读来让人哭笑不得:2005年,泰国地铁发生追尾事故,上海地铁运营有限公司负责人曾向媒体信誓旦旦地表态,称上海地铁“有一整套行车安全管理规范”,还有“列车自动控制系统”的保驾护航,确保不会发生地铁追尾相撞事故。而在2011年7月28日地铁“开错方向”之后,还有运营方负责人信心满满地表示,“每辆列车都有独立电脑系统,受ATP自动保护”,不会追尾。彼时即有论者担心,敷衍成文的回应与推脱,会为下一起事故的发生埋下隐患。


话音未落竟一语成谶,更为严重的地铁追尾事故随即发生。同样事关信号问题,这次是在信号故障发生后采用人工调度时导致列车相撞。信号故障已然成为近来最频繁刺激公众神经的词汇之一。而据媒体报道,为上海地铁10号线提供信号系统的,正是“7·23”温州动车追尾事故的信号系统供货商——— 卡斯柯信号有限公司。该公司由通号集团和阿尔斯通(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合资成立。有媒体据公开信息统计获知,卡斯柯承揽或参与的已建、在建地铁信号项目达28项,其中仅京沪两地就占20项,而广州地铁6号线、深圳地铁2号线和5号线均位列在建项目中。

怎么又是它?!频频发生的动车、地铁事故,竟不约而同地指向了同一个技术问题、同一家信号系统供应商。有媒体曾用“胎生于铁路系统内部”、“从地铁领域发迹”、“国内地铁信号系统的领军企业”等词汇来修饰这家名为“卡斯柯”的信号系统供应商。在此堪称危急的时刻,有必要回头思考,这一企业所承揽的国内众多地铁、高铁项目,是否经得住起码的程序拷问?而据报道,该公司参与的各类招投标过程,以及更早的发迹传奇,都有一团挥之不去的体制垄断阴影。不少地铁线路信号系统的招投标,在门槛设立初始,就几乎注定了只有像卡斯柯这样的“铁道部系统内公司”才拥有和具备中标的资质。但即便就是这样被严格设定的资质要求,到头来还是问题不断,事故发生后又不可避免地会出现“老子调查儿子”等吊诡现象。长远来看,技术难题终究是可以被攻破和解决的,但那些可能不仅属于技术层面的因素,则使人们的忧虑满是绝望的哀伤。

收藏 打印 评论

27日下午,由于新天地站信号故障,上海地铁10号线采用人工调度,导致豫园路站两辆列车相撞。有271人受伤,救援正在进行中。(9月27日新华网)

上海地铁10号线终于酿成流血事件,所幸的是事故暂时没有造成人员死亡,但地铁惊魂却在敲响警钟,地铁大跃进一定要汲取高铁教训,乘客安全永远是第一位的,以速度牺牲安全是不能接受的。

上海地铁10号线出事,一点也不意外。近两个月,它就小“病”不断:7月28日19时,正值晚高峰时期,10号线列车因“信号故障”而“开错方向”;8月2日上午,10号线故障,门打不开,乘客只能排队从驾驶室出去……对于不断出现的信号故障,承包商卡斯柯公司的说法是:“上海10号线工期紧、任务重,由于前期土建进度的严重滞后,导致信号系统有效调试时间不断被压缩……”专家表示,地铁的无线信号系统——移动闭塞系统,要求非常严格。一旦出现问题,就会导致地铁出现“追尾”和“擦边”问题。上海地铁10号线由于工期紧、任务重,只好牺牲信号系统的调试时间,并对频频出现的故障视而不见,这样的地铁不出故障才怪呢。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增加和基础设施建设步伐的加快,地铁建设呈现大跃进局面。迄今为止,已有近30个城市在着手轨道交通的建设、规划,涉及地铁线路项目有110多条。上海、北京、广州等大城市,其地铁营运里程、年均客流量已跃居世界前列。一些地下地质条件复杂、施工难度大的中等城市也不顾公众质疑,坚持上马,以致施工阶段就频频塌方。隧道及地下工程专家王梦恕曾公开坦言:“实际上,我们用10年的时间就完成了发达国家100年走过的历程。”

10年完成发达国家100年才能干成的事,固然极大地改善了城市的交通,方便了市民的出行,但是一哄而起,大干快上,相互攀比——比公里数、比工期短,萝卜快了不洗泥也是极具风险的。当人才、技术、管理等软件跟不上地铁建设速度,各种硬事故也就无可避免:扶梯故障、线路失电、方向开错、车门中途开启、屏蔽门爆裂、车门无法打开……对于每天运输数十万乃至数百万人的“高密度”交通工具来说,哪怕是一个小小疏忽,对乘客来说都可能是致命的。

收藏 打印 评论

人们都想“高高兴兴出门,安安全全回家”。而地铁是城市最重要的公共交通工具,一旦发生事故,对人的心理打击无疑非常巨大。抓地铁安全只有动了“真格”,民众才会相信“安全承诺”,乘坐地铁的时候才会安心。

昨日,上海地铁10号线发生追尾事故,导致271人就诊。所幸此次“追尾”事故没有造成人员死亡。昨晚,上海方面召开新闻通气会,申通地铁董事长俞光耀在现场鞠躬道歉。目前,上海已经成立了由市安监部门牵头的事故调查小组,市建交委、交港局及第三方独立方参与调查。

不管是什么样的原因,上海地铁10号线发生追尾事故恐怕都非偶然。7月28日,同样是10号线就曾发生“开错方向”事件。地铁运营方的解释是因为信号系统故障,同时表示,上海地铁避免追尾有技术保障。而在2005年1月,泰国地铁追尾事故发生后,上海地铁也曾经如此表态。

和“7·23”温州动车事故一样,明明有保证“不会追尾”的系统设计,列车“追尾”这种小概率事件还是发生了,这究竟是为什么?

人们都想“高高兴兴出门,安安全全回家”。而地铁是城市最重要的公共交通工具,一旦发生事故,对人的心理打击无疑非常巨大。

“7·23”温州动车事故发生之后,各地地铁展开了一次安全大检查。各地地铁运营方纷纷表示,有技术保障,可防追尾。上海地铁追尾事故说明,有些地铁运营方并没有真正排查安全隐患,即便是发生了地铁“倒行”事故,仍然在用“技术保障”塞责公众,应付上级。

“追尾”事故让上海地铁运营方颜面扫地事小,各地地铁是否存在同样严重的安全隐患,才是最大的问题。现在,公众担心的是,地铁追尾的风险并非上海地铁10号线所独有。

现在,记者调查已经发现,上海地铁10号线的信号供应商为卡斯柯,也是温州动车相撞事故线路的信号供应商。据知情人士透露,除了上海之外,卡斯柯还是北京、天津、大连、深圳、广州等若干条已建或在建地铁线路的信号供应商。而在这些城市,近年来,地铁信号故障多有发生。


所以,上海地铁“追尾”事故的背后,可能是全国地铁所面临的系统性安全风险。而公众想知道的是,过去每次信号故障发生后,上海及各地地铁究竟做了些什么?有没有全面召回问题信号设备?对信号供应商又采取了怎样的制裁措施?

另一方面,有轨交专家表示,实在无法理解上海地铁列车在电话闭塞下追尾。“电话闭塞”简单说就是2个车站区间通过打电话的方式联系、调度,也就是靠人工调度。地铁追尾究竟有多少“人祸”的因素,也希望上海方面彻底调查。

近年来,各地地铁建设速度加快,但与此同时,地铁安全事故也有增多的迹象。各地已经释放的这些安全警示信号,必须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地铁建设的速度与安全不能出现严重脱节。最怕的就是,有些地方对地铁事故频繁已经麻木,任由警示红灯闪烁不停,而安全意识呼呼大睡。

昨日,地铁追尾事故发生后,上海应急机制全面启动,展开救援。上海市委书记俞正声也第一时间赶到医院看望受伤乘客。晚上,上海方面又召开新闻通气会,向公众说明情况,保证信息公开透明。这固然向公众表明了解决问题的诚意,也显示出当地在应对突发事件时的成熟。然而,一个地方应急措施做得再好,再到位,都不如事故没有发生。

收藏 打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