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tway必威体育

"空巢"是一种选择 勿放大独居青年的孤独

2017-04-13  第057期

临近毕业季,“空巢青年”这个词又火了起来。有人质疑,对年轻人来说,“空巢”的状态是普遍而正常的,太多的悲情只是“自怜”;也有人反击,只有身处其中的人,才能体会到饱受孤独煎熬和失落折磨的滋味。 目前,已有2000万青年在中国过着“一个人的生活”,一个人搬家,一个人看病,一个人忍受痛苦,一个人面对彷徨。[详细]

“空巢青年”现象 迟早要出现

不少人将“空巢青年”现象视为高房价等因素导致的社会问题,这种认知未免过于简单。虽然同为“空巢”,但与老年人在子女离开后的被动式“空巢”不同,“空巢青年”多为自主性选择。

“空巢”拉开了群己距离,成为一种自我划定的牢笼。正因“空巢”成为趋势,所以才需厘清:不是青年的“空巢”形成了社会问题,而是“空巢青年”将自己的生活问题社会化了。[详细]

“空巢青年”的苦忧 无需悲情化解读

社会在讨论“空巢青年”话题时,应该防止“蜻蜓点水”,要在讨论中看到问题,凝聚共识,而不只是对“空巢青年”进行悲情化或理想化的叙事。要看到,所谓“空巢青年”的撒娇也好,索宠也罢,并不全是无病呻吟,这背后存在某些真实的生活难题。

“空巢青年”大多面临着缺乏感情寄托和居住条件差两大困境。这启示我们,关注“空巢青年”的同时,更应该聚焦群体背后的社会硬软件状况。城市的住房供给与居住条件、创业置业的公平竞争机制、社会保障等层面,是否还有进步的空间?[详细]

自怨自艾的“空巢青年” 也应活出精彩

“空巢青年”的出现,与城市化进程密不可分,这是现代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现代人在享受独立、自由生活的同时,也必须接受“空巢”这种现代文明的副产品。但是,一个人的生活,无需自怨自艾,一副世界欠了我的模样。

对“空巢青年”而言,反击社会偏见,最好的办法是努力工作,让自己的生活充实,赚到足够的钱,早日实现财务自由。此外,还要有一颗强大而勇敢的心,多读书,补充自己的头脑;走出家门,结交朋友;拥有丰富多彩的生活,情绪就不会那么敏感。[详细]

年轻人从走向社会到成家立业,中途会遇到空档期。与其自艾自怜,不如利用“空巢期”充实自我。社会在对待“空巢青年”时,也应摘下有色眼镜,为他们的奋斗提供更好的土壤,弥补他们缺失的归属感和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