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tway必威体育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西岸时评> 最新原创 > 正文

给不想干普工的大学生一点成长时间

2014-02-21 06:53? 赵查理?来源:  责任编辑:林锦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去年“国考”失败后,春节间父母一直对王强唠叨,“考公务员才是正道”。1990年生的王强有些恼了,一咬牙来了东莞,住在朋友家,但找了近一星期的工作,光简历就被拒了五六次。但他仍没有放下身段考虑普工,因为觉得读大学后做普工会被人看不起。(2月20日,《南方都市报》)

大学生不想做普工的“累活”,谁又真的愿一辈子做普工呢?在人才市场里,招工和应聘需要你情我愿。大学生想找更好的工作,招聘者要招更好的工人,双方自由选择。王强可以坚持“放不下身段干普工”,而社会则需要为大学生留出一点成长的时间。

一则,在王强的潜意识里,充满了精英思维。他的想法与落魄到“窃书”的孔乙己如出一辙,认为读了大学就不应该干普工。二则,学校教育只有“考试”这个单一的评价体系,与现实脱了节,本应该引导学生适应社会的大学,没有开展到位的职业教育,这让王强们踏入社会后,感无所适从。三则,即便一星期被拒绝五、六次,花费了高成本,只要王强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或比凑合着边干普工边想跳槽,要强得多。

很多人不认可王强的择业观,认为他处于比较尴尬的境地,即自己并没有通过教育成为素质超群的精英,又不具备工作单位所需要的能力和经验,所以五次三番被拒绝。因此,若想改变处处被动的现状,王强该从两方面做出改变。第一,通过继续学习,以精英思维为导向,把自己提升为真正的精英人士,为将来的择业开辟更高的平台,更多的渠道。第二,要合理规划自己的人生,通过生活的磨练获取社会经验,让自己的思维更成熟,做好面对未来的准备。

对于个人而言,能够自我实现的工作才有价值。大学生王强选择依靠自己的努力为生活打拼,社会应该为其创造完善和多元的市场空间,而不是功利化地认为工作才是成功的标尺。因此,我们不妨给不想干普工的大学生一点成长的时间,这也是每个社会人迈出第一步的必经之路。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