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tway必威体育

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西岸时评> 最新原创 > 正文

让“民歌”真正成为“民众的歌曲”

www.fjnet.cn?2012-05-15 09:43? 杨戈琪?来源:东南网 我来说两句

广西卫视举办的新民歌选秀节目“一声所爱,大地飞歌”引发了网友的争议,因为有些参赛的歌曲在许多网友看来算不上“民歌”,不过是流行歌曲罢了,参赛选手是不是跑题了?我的想法是,不是选手跑题,而是我们对“民歌”的理解过于狭窄。

“民歌”与“流行歌曲”的划分标准是不一样的。“流行”是就传唱的范围而言,“民歌”

是就歌曲的文化特质而言。学术界通常认为民歌是民间文学的一部分,由民众创作,在民间流传,描写某一地域的风土人情,表现民众的情感与生活。因此,这二者并不是一组互不相容的概念。流行歌曲也可能是民歌;而民歌,绝大部分不是曾经广泛传唱、风行一时吗?像《诗经》、像元曲,这是中国地地道道的民歌,但在当时,何尝不是流行歌曲?

周作人认为:“只要能真实地表现民间的心情,便是纯粹的民歌。”这种理解抛开传统民歌形式上的特点,准确地把握了民歌的本质。形式上的特点,只是我们对以往的民歌的总结,真正把握了民歌的本质之后对民歌的概念作出界定,这样的定义才是开放性的,才能使民歌与时俱进。才不会使我们因为民歌在新时期表现出新特点,而感到疑惑,从而把这些民歌拒之门外。

固然,当代的流行歌曲,从形式上说,与传统的民歌的特点大异旨趣。但这并不意味着民歌的消亡,只能说民歌在新时代已经表现出不同的特点――民歌既来源于现实的生活,表现民众的情感,那么当民众的生活方式、情感品质发生了变化,民歌的风格也必然会随之发生变化,这有什么奇怪的呢?如果产生民歌的土壤与民歌表现的内容都已发生了变化,我们却死守着民歌固有的定义,拒绝把表现出某些新的特质的民歌作品划入这一范畴,那么必然的结果就是民歌的衰亡。长此以往,民歌就会变成古董,被我们送进博物馆。如果说当代的民歌与传统的民歌相比较而表现出来的不同特点让你失望,那么,你能做的是批评这个时代的趣味或检讨自己的趣味,而没有理由不承认这些作品不是民歌――只要它的确是这一时代的情感的真实反映。

周作人先生论民歌与诗的区别时曾提到,如果说诗强调诗人的个性,民歌则更多地表现民众生活的、情感的共性,所以较之诗,民歌更通俗易懂,易于流行,从这个意义上说,凡真正的纯粹的民歌,几乎都具有成为流行歌曲的潜质。而事实上,现代保存下来的传统的民歌,很多就是那一时代的流行歌曲,如果我们想要民歌能继续焕发生命力,我们首先要做的事就是解除我们人为地为民歌设置的种种禁忌,让那些来源于现实生活的具有时代的新鲜气息的歌曲,能自由地接受民众的选择,经历时间的考验,而不是因为我们观念的偏狭,人为地把它们扼杀在摇篮里。

  • 责任编辑:林雯晶
  • 打印
  • 收藏
  • 【字号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